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梅专利>正文

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81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开关结构,开关结构包括开关、安装板、导向座,导向座安装在安装板上,导向座与安装板之间形成隔爆间隙,导向座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延长杆,延长杆的两端贯穿安装板,导向座与延长杆之间形成隔爆间隙,延长杆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旋钮,延长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开关一端的开关轴连接。本申请的开关通过外部的旋钮驱动延长杆来带动内部常规开关的旋转,使得壳体内部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实现可靠的隔离防爆;导向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当驱动开关旋转的延长杆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将导向座和延长杆进行独立拆卸更换,无需将整个安装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爆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如:延时开关、轻触开关、光电开关、双控开关等),开关一般都是一种塑料的外壳中通过外力使得两导线接触或者分离来实现电路的连通和切断,但是正是由于其外壳采用塑料的原因,所以其耐热性能比较低,容易熔化而产生危险,特别是危险气体环境下使用的机器人用的开关,由于危险气体经常会出现爆炸、火灾等重大危险隐患,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危险气体环境下使用的机器人进行控制时,有必要采用隔爆型的开关,以提高在危险发生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开关、安装板、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导向座与安装板之间形成隔爆间隙,所述导向座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延长杆,延长杆的结构符合GB3836.2的防爆相关要求,所述延长杆的两端贯穿安装板,所述导向座与延长杆之间形成隔爆间隙,所述延长杆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旋钮,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开关一端的开关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采用钢结构板制成。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开关为常规转换开关,所述开关位于壳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壳体的一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旋钮防护座,所述旋钮防护座的内部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旋钮防护座位于旋钮的外周上。优选的,所述导向座与安装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开关设置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形成的壳体内部,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是钢铁的5倍)、出色的耐热性(可以耐受2000℃以上的高温)、出色的抗热冲击性的优点,其隔爆效果好;开关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部的旋钮驱动延长杆来带动内部常规开关的旋转,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部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其隔爆结合面的长度达到相关要求,实现可靠的隔离防爆,符合GB3836.2的防爆要求;导向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当驱动开关旋转的延长杆长时间使用后,随着延长杆与导向座之间的隔爆间隙的增加,可以将导向座和延长杆进行独立拆卸更换,无需将整个安装板进行更换,有效节省了设备维护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开关的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的开关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开关结构;3、安装板;4、旋钮防护座;5、导向座;6、延长杆;7、开关;8、联轴器;9、隔爆间隙;10、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7,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开关结构2,所述开关结构2包括开关7、安装板3、导向座5,所述导向座5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导向座5与安装板3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导向座5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延长杆6,该延长杆6的结构符合防爆相关要求;所述延长杆6的两端贯穿安装板3,所述导向座5与延长杆6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延长杆6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旋钮10,所述延长杆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8与开关7一端的开关7轴连接。开关7通过外部的旋钮10来带动内部开关7的旋转,内部安装有常规的转换开关7,利用延长杆6的形式来操作,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1内部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实现可靠的隔离防爆,防爆开关结构2按照GB3836.2的要求进行防爆设计,其隔爆结合面的长度达到相关要求。所述壳体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开关7设置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形成的壳体1内部,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是钢铁的5倍)、出色的耐热性(可以耐受2000℃以上的高温)、出色的抗热冲击性的优点,其隔爆效果好。所述安装板3采用钢结构板制成。参照图1-2,所述安装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的外壁上。参照图1-2,所述开关7为常规转换开关,所述开关7位于壳体1的内部。参照图1-2,所述安装板3远离壳体1的一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旋钮防护座4,所述旋钮防护座4的内部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旋钮防护座4位于旋钮10的外周上。旋钮防护座4的设置,可以对外部的旋钮10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不小心触碰到旋钮10导致内部开关7发生旋转。参照图1-2,所述导向座5与安装板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导向座5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当开关7延长杆6长时间使用后,随着隔爆间隙9的增加,可以进行独立更换,无需将整个安装板3更换。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7,在使用时,旋转外部的旋钮10,旋钮10旋转会驱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延长杆6旋转,延长杆6旋转时,通过联轴器8带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1内部的常规开关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开关7的正常打开和关闭,开关7打开和关闭的整个过程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1内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完成,实现可靠的隔离防爆;当开关7延长杆6长时间使用后,随着隔爆间隙9的增加,可以旋转将导向座5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导向座5和延长杆6,维修方便,而且无需将整个安装板3进行更换,有效节省了设备维护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开关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2)包括开关(7)、安装板(3)、导向座(5),所述导向座(5)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导向座(5)与安装板(3)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导向座(5)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延长杆(6),所述延长杆(6)的两端贯穿安装板(3),所述导向座(5)与延长杆(6)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延长杆(6)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旋钮(10),所述延长杆(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8)与开关(7)一端的开关(7)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开关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2)包括开关(7)、安装板(3)、导向座(5),所述导向座(5)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导向座(5)与安装板(3)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导向座(5)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延长杆(6),所述延长杆(6)的两端贯穿安装板(3),所述导向座(5)与延长杆(6)之间形成隔爆间隙(9),所述延长杆(6)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旋钮(10),所述延长杆(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8)与开关(7)一端的开关(7)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气体环境用机器人的隔爆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