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0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具有容置凹腔的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下壳体上并具有收纳凹腔的上壳体、设置在收纳凹腔内的插头,以及设置在容置凹腔内并于插头配合的母端子;当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时,插头与母端子连接,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围合形成密闭空间;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紧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拉紧系统。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形成密闭空间,插头和母端子都位于密闭空间内,减少了灰尘/水分对插头和母端子的影响;壳体之间通过拉紧系统拉紧,保障了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牢固性,避免松动,即减少了外部灰尘/水分进入到上壳体与下壳体围成的密闭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
本技术属于开关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开关通常包括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插头和设置在下壳体上的母端子,插头插入母端子内即可导通电路。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很容易松动,造成外部的灰尘/水分很容易进入到开关内,严重影响到开关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部的灰尘/水分容易进入开关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关包括具有容置凹腔的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并具有收纳凹腔的上壳体、设置在所述收纳凹腔内的插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凹腔内并于所述插头配合的母端子;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插头与所述母端子连接,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拉紧系统。本技术提供的开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开关,上壳体合拢在下壳体上时,插头和母端子导通,电流能通过插头和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凹腔的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并具有收纳凹腔的上壳体、设置在所述收纳凹腔内的插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凹腔内并于所述插头配合的母端子;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插头与所述母端子连接,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拉紧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凹腔的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并具有收纳凹腔的上壳体、设置在所述收纳凹腔内的插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凹腔内并于所述插头配合的母端子;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插头与所述母端子连接,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拉紧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系统包括通过枢轴枢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把手、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并用于将所述上壳体拉紧在所述下壳体上的第一紧固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把手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并用于将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第二紧固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把手上的第一滑槽和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并用于滑入所述第一滑槽内并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的杆体;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为入口,在所述杆体从所述第一滑槽的入口进入并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的滑动路径上,所述滑动路径离所述枢轴的距离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具有凸向所述枢轴并供所述杆体卡入的凹陷卡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的卡位和设置在所述把手上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位配合的卡钩,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将钩在所述卡位上的所述卡钩压向所述卡位的压紧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把手上的第二滑槽、滑动板以及弹性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广胡承彬曾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