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三棱镜的光色散研究装置虽然比较多,但是目前市面上缺少一种不同形状的白光照射在不同角度的三棱镜上对色散影响的研究装置,现在市面上的色散研究装置基本都很类似,很多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接触并了解接过,造成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很低,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开口,外壳内底面中部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底面和外壳的内底面采用轴承连接,第二转盘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外壳内底面上第二转盘圆孔内竖直设置有三棱镜,第二转盘的顶面横向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采用轴承连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设置为圆形且同轴,第一转盘的中部开设有圆孔,三棱镜的顶部从第一转盘上的圆孔穿出并竖直向上延伸,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开口,外壳(1)内底面中部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二转盘(2),第二转盘(2)底面和外壳(1)的内底面采用轴承连接,第二转盘(2)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外壳(1)内底面上第二转盘(2)圆孔内竖直设置有三棱镜(3),第二转盘(2)的顶面横向设置有第一转盘(5),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2)采用轴承连接,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2)均设置为圆形且同轴,第一转盘(5)的中部开设有圆孔,三棱镜(3)的顶部从第一转盘(5)上的圆孔穿出并竖直向上延伸,第二转盘(2)上以第二转盘(2)的圆心为原点圆形等距阵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开口,外壳(1)内底面中部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二转盘(2),第二转盘(2)底面和外壳(1)的内底面采用轴承连接,第二转盘(2)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外壳(1)内底面上第二转盘(2)圆孔内竖直设置有三棱镜(3),第二转盘(2)的顶面横向设置有第一转盘(5),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2)采用轴承连接,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2)均设置为圆形且同轴,第一转盘(5)的中部开设有圆孔,三棱镜(3)的顶部从第一转盘(5)上的圆孔穿出并竖直向上延伸,第二转盘(2)上以第二转盘(2)的圆心为原点圆形等距阵列有三个径向设置的第一腰型孔(4),第一转盘(5)上以第一转盘(5)的圆心为原点圆形等距阵列有三个向第一转盘(5)中点延伸的环状腰型孔(6),第二转盘(2)底面每个所述第一腰型孔(4)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每个所述第一腰型孔(4)均与对应的所述滑轨平行,第二转盘(2)底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块(7),滑块(7)的顶面设置有L型夹杆(8),L型夹杆(8)的竖直部底部分别从环状腰型孔(6)、第一腰型孔(4)中穿过并固定在对应的滑块(7)上,L型夹杆(8)的横向部向三棱镜(3)方向延伸,L型夹杆(8)的横向部向三棱镜(3)延伸一侧竖直固定有夹块(9),外壳(1)内底面上第一转盘(5)旁固定有固定块(26),固定块(26)上横向螺纹连接有下螺杆(28),第一转盘(5)外圈上固定有支撑块(30),支撑块(30)上竖直方向螺纹连接有上螺杆(27),上螺杆(27)可紧贴在第二转盘(2)的顶面上,第二转盘(2)底面靠近外圈位置固定有摩擦圈(29),下螺杆(28)可贴合在摩擦圈(29)的外圈上,外壳(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光源(10),光源(10)旁设置有形状调控机构,形状调控机构可以使光源(10)照射不同形状的白光在三棱镜(3)上,外壳(1)内侧壁上形状调控机构对立面一侧安装有白屏(11),外壳(1)内侧壁上安装有摄影器,摄影器可将白屏(11)上显示的图像实时反馈到教室中的多媒体显示屏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散研究用三棱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状调控机构包括第一卷筒(12)、转轴(13)、遮光罩(14)、遮光带(15)、第二卷筒(16)、支撑座(17)和档片(19),支撑座(17)安装在外壳(1)白屏(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有能,刘莉,周晓霞,杨丞,刘晓芝,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