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相邻监测点间坐标变化而测定位移量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相邻监测点间坐标变化而测定监测点位移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下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基坑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和竖向位移监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2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相邻监测点间坐标变化而测定位移量的方法,主要用于基坑的水平位移量测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步骤S1:坐标系定义;/n定义监测坐标作为绝对坐标系(X,Y),所监测的基坑位于绝对坐标系(X,Y)中;/n在绝对坐标系中定义相对坐标系(x,y),选定基坑一边两拐角处的监测点作为工作基点A0、An,A0到An的连线即为直线kX+bY+c=0,以A0为原点,直线kX+bY+c=0为x轴,垂直于直线kX+bY+c=0的为y轴;建立相对坐标系(x,y),其余监测点按空间顺序依次标记为A1、A2……An;基坑其他边的监测点按类似方法处理;/n定义观测坐标系(x',y'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相邻监测点间坐标变化而测定位移量的方法,主要用于基坑的水平位移量测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坐标系定义;
定义监测坐标作为绝对坐标系(X,Y),所监测的基坑位于绝对坐标系(X,Y)中;
在绝对坐标系中定义相对坐标系(x,y),选定基坑一边两拐角处的监测点作为工作基点A0、An,A0到An的连线即为直线kX+bY+c=0,以A0为原点,直线kX+bY+c=0为x轴,垂直于直线kX+bY+c=0的为y轴;建立相对坐标系(x,y),其余监测点按空间顺序依次标记为A1、A2……An;基坑其他边的监测点按类似方法处理;
定义观测坐标系(x',y'),其中观测坐标系垂直于相对坐标系的x轴;
步骤S2:测量各监测点在监测坐标系下的绝对坐标的初始值,分别标记为Ai(Xi,Yi),其中i取值为0-n,则有各监测点间距离为
步骤S3:根据监测点Ai(Xi,Yi)及直线方程kX+bY+c=0可以计算监测点Ai到x轴的垂线距离Li与y轴同侧为正,反侧为负;
步骤S4:建立各监测点的相对坐标系,以工作基点A0为原点,A0到An之间连线为x轴,连线的垂直方向为y轴;得到以工作基点A0为原点的相对坐标系,Li为监测点到x轴的垂距,各监测点间在x轴上的距离为或,则各点的相对坐标为
步骤S5:在各监测点上,布设用于发射红外线或激光的发射装置和接收靶位或其它能测定相对位置变化的方式,并以接收靶位建立垂直于基坑水平面的观测坐标系(x',y'),用于测量各相邻监测点间的时间空间坐标变化(Δx′i,Δy′i),Δx′i其中表示监测点朝向基坑内的偏移量,Δy′i表示该监测点的沉降变化量;
步骤S6:在各监测点布置测距装置,测量各监测点间距离的时间位移变化Δlt,其中t表示时间变量,在实际测量中Δlt≈0,因此忽略不计;
步骤S7:根据空间位移坐标(Δx′i,Δy′i),计算各监测点位移后在其相对坐标系内的相对坐标,则有Ai的相对坐标为
步骤S8:各监测点的在Y方向的坐标值也是等同于用视准线法或小角法测量的监测点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相邻监测点间坐标变化而测定位移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根据监测点位移后相对坐标计算监测点在监测坐标系下坐标的步骤,其步骤如下:
步骤S9:根据工作基点A0、An在绝对坐标系的坐标(X0,Y0),(Xn,Yn),在相对坐标系下的坐标(0,0),(0,Dn),其中计算这两个坐标系的平移旋转转换参数:旋转参数θ,平移参数(X0,Y0);
步骤S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万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合众精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