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66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A;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A处于的环境温度区间T,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区间对应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获取实时检测的室内盘管温度B;在室内盘管温度B达到所述防高温温度阈值C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保护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与环境温度相关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使得在不同室内温度下,进入防高温保护的数值能够改变,采用该新颖性控制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机组可靠性与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美好追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热泵型空调机组一般有防高温控制功能,用于防止制热全过程中机组排气压力过高、排气温度过高及压缩机过载,以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具体的,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当室内盘管达到防高温保护值时,空调室外风机停止运行,等室内盘管温度降低至相应数值时又会恢复室外风机的正常运行。受制于现有技术、制造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室内盘管温度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存在一温差,温差大小与实际室内盘管温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大小有关,实际室内盘管温度变化越快、越大,则温差值就越大,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状态下,室内盘管温度变化量在压缩机做同等制热工作时也不尽相同。但是,现有技术仅是设定一个固定的防高温保护值(如56℃),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也无法改变,如在制热开机阶段或者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均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或者与运行阶段相关的一个阈值,此种控制方法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A;/n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A处于的环境温度区间T,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区间对应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n获取实时检测的室内盘管温度B;/n在室内盘管温度B达到所述防高温温度阈值C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保护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A;
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A处于的环境温度区间T,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区间对应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
获取实时检测的室内盘管温度B;
在室内盘管温度B达到所述防高温温度阈值C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保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区间T被环境温度阈值分隔开,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设置的数量为N个,N为一个正的自然数,且N≥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环境温度区间均设置有与其一一对应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且不同环境温度区间的防高温温度阈值C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高温温度阈值C的数值随着环境温度区间内对应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区间T设置三个,分别对应两个环境温度阈值,第一环境温度阈值A1、第二环境温度阈值A2,且A1<A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境温度区间的环境温度T1<A1,与之相对应的第一防高温温度阈值为C1;第二环境温度区间的环境温度A1≤T2≤A2,与之相对应的第二防高温温度阈值为C2,C1>C2;第三环境温度区间的环境温度T3>A2,与之相对应的第三防高温温度阈值为C3,C2>C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阈值A1为22℃~25℃之间的数值;所述第二环境温度阈值A2为27℃~29℃之间的数值;第一防高温温度阈值C1为57℃~59℃之间的数值;第二防高温温度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友坚岳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