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其结构包括罐体、进油口、罐盖、支撑脚、出油口,罐盖与罐体为螺纹连接,罐体内壁设置有罐体卡槽,进油口固定安装于罐盖上方,支撑脚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脚固定安装于罐体外侧,出油口与罐体为焊接结构,罐体包括电机、固定板、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第三转动筒、过滤网,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支撑脚上,第一转动筒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可滑动于罐体内壁的罐体卡槽上,该装置对机械油采用多次过滤,离心式过滤使得过滤效果更好,能够使得油和杂质分离,分离后的机械油便进行再次使用,机械油中的杂质能够得到更好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属于化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化工机械是化学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化工生产中为了将原料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成品,往往需要经过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以及反应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等一系列化工过程,实现这些过程所用的机械,常常都被划归为化工机械。常常会用到大量的机械油,对化工机械进行润滑保护,在这些机械用长期使用后,便会混合大量的杂质,为了避免直接倾倒污染环境,需要对其进行回收使用,因此需要用到一种收油装置,但是该现有技术化工机械生产中用到的收油装置,对机械油仅仅通过一次性过滤,便进行再次使用,这种过滤效果差,机械油中的杂质不能充分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以解决现有化工机械生产中用到的收油装置,对机械油仅仅通过一次性过滤,便进行再次使用,这种过滤效果差,机械油中的杂质不能充分的清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其结构包括罐体、进油口、罐盖、支撑脚、出油口,所述罐盖与罐体为螺纹连接,所述罐体内壁设置有罐体卡槽,所述进油口固定安装于罐盖上方,所述支撑脚设置有四根,且所述四根支撑脚固定安装于罐体外侧,所述出油口与罐体为焊接结构,所述罐体包括电机、固定板、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第三转动筒、过滤网,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支撑脚上,所述第一转动筒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可滑动于罐体内壁的罐体卡槽上,所述第一转动筒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动筒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转动筒的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转动筒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转动筒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第二转动筒的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三转动筒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槽,且所述第三卡槽与过滤网相卡接,所述第一转动筒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轴外环设置有密封轴承,且所述密封轴承外环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筒与第三转动筒为同一轴心。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的罐体卡槽为环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过滤网为同一中心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第三转动筒上均设置有过滤孔,且所述第一转动筒上的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二转动筒上的过滤孔直径,且所述第二转动筒上的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三转动筒上的过滤孔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与电机为同一中心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罐盖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混合大量的杂质的机械油从进油口倒入第三转动筒内,先经过过滤网初步过滤,紧接着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电机进行转动,电机转动时将带动第一转动筒进行转动,第一转动筒转动也将带动第二转动筒与第三转动筒进行转动,此时便会产生离心力,使得油通过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第三转动筒上的过滤孔甩出,通过出油口排出,机械油中的杂质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第三转动筒进行逐层过滤,该装置对机械油采用多次过滤,离心式过滤使得过滤效果更好,能够使得油和杂质分离,分离后的机械油便进行再次使用,机械油中的杂质能够得到更好的清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的第一转动筒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进油口-2、罐盖-3、支撑脚-4、出油口-5、电机-11、固定板-12、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过滤网-1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罐体1、进油口2、罐盖3、支撑脚4、出油口5,所述罐盖3与罐体1为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内壁设置有罐体卡槽,所述进油口2固定安装于罐盖3上方,所述支撑脚4设置有四根,且所述四根支撑脚4固定安装于罐体1外侧,所述出油口5与罐体1为焊接结构,所述罐体1包括电机11、固定板12、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过滤网16,所述电机11通过固定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脚4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可滑动于罐体1内壁的罐体卡槽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转动筒13的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第二转动筒14的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槽,且所述第三卡槽与过滤网16相卡接,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与电机11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转轴外环设置有密封轴承,且所述密封轴承外环与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与第三转动筒15为同一轴心,所述罐体1内壁的罐体卡槽为环状,所述固定板12与过滤网16为同一中心线,所述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上均设置有过滤孔,且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的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二转动筒14上的过滤孔直径,且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的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三转动筒15上的过滤孔直径,所述进油口2与电机11为同一中心线,所述支撑脚4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所述罐盖3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专利所说的电机11采用型号为TCH18-100-50S,该装置寿命强,散热佳,所述电机11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为常见的驱动连接,此为公知技术。例如,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混合大量的杂质的机械油从进油口2倒入第三转动筒15内,先经过过滤网16初步过滤,紧接着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电机11进行转动,电机11转动时将带动第一转动筒13进行转动,第一转动筒13转动也将带动第二转动筒14与第三转动筒15进行转动,此时便会产生离心力,使得油通过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上的过滤孔甩出,通过出油口5排出,机械油中的杂质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进行逐层过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罐体(1)、进油口(2)、罐盖(3)、支撑脚(4)、出油口(5),所述罐盖(3)与罐体(1)为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内壁设置有罐体卡槽,所述进油口(2)固定安装于罐盖(3)上方,所述支撑脚(4)设置有四根,且所述四根支撑脚(4)固定安装于罐体(1)外侧,所述出油口(5)与罐体(1)为焊接结构,所述罐体(1)包括电机(11)、固定板(12)、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过滤网(16),所述电机(11)通过固定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脚(4)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可滑动于罐体(1)内壁的罐体卡槽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转动筒(13)的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第二转动筒(14)的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槽,且所述第三卡槽与过滤网(16)相卡接,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与电机(11)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转轴外环设置有密封轴承,且所述密封轴承外环与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机械生产用过滤效果好的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罐体(1)、进油口(2)、罐盖(3)、支撑脚(4)、出油口(5),所述罐盖(3)与罐体(1)为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内壁设置有罐体卡槽,所述进油口(2)固定安装于罐盖(3)上方,所述支撑脚(4)设置有四根,且所述四根支撑脚(4)固定安装于罐体(1)外侧,所述出油口(5)与罐体(1)为焊接结构,所述罐体(1)包括电机(11)、固定板(12)、第一转动筒(13)、第二转动筒(14)、第三转动筒(15)、过滤网(16),所述电机(11)通过固定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脚(4)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可滑动于罐体(1)内壁的罐体卡槽上,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转动筒(13)的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转动筒(14)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左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第二转动筒(14)的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三转动筒(15)上方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槽,且所述第三卡槽与过滤网(16)相卡接,所述第一转动筒(13)与电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坪塘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