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46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护腕机构,所述护腕机构包括护腕外层,所述护腕外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固定块。该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通过外部压力对护腕机构产生力,这样作用力会传递到橡胶板上,通过橡胶板再次传递到弹力固定块的表面,这样就是使弹力固定块发生形变,进而使弹力固定块内部的弹簧一和伸缩杆会进行下降,这样就对护腕机构进行了作用力的缓冲,这样使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可以使腕部收到的冲击力明显的减弱,很好的保护了手腕,显著的提高了护腕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具体为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
技术介绍
拳击运动是一项在体育界经久不衰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相结合的运动目,有很多拳击运动员或拳击爱好者在平时的比赛时都要用到拳击手套;拳击运动员出拳力量大,若不保护,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脱臼,戴上拳击手套后,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的同时也保护对手。但是现在很多的拳击手套的护腕结构不是很完美,特别是运动员出拳的力度较大时,这样容易使运动员的手腕处造成很大的弯折角度,容易使运动员的手腕处造成受伤或者脱臼,这样给运动员造成了很大的伤痛。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具备了在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通过护腕机构内的弹力固定块可以使腕部减少弯折角度,这样防止运动员的手腕处因用力过大造成手腕受伤的情况等优点,解决了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可以防止因用力过大导致腕部弯折角度过大,而造成手腕受伤或脱臼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护腕机构,所述护腕机构包括护腕外层,所述护腕外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固定块,所述弹力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力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弹簧一套在伸缩杆的外围,所述弹力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手套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手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指套,所述手套本体的左端设置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上设置有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弹力固定块的数量有三个。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弹力固定块的之间分别通过弹簧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力固定块的形状为“凸”形。优选的,所述弹力固定块的中心内部为空心状。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弹力固定块的内部上下两端,所述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弹力固定块的内部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海绵垫的形状为三角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通过外部压力对护腕机构产生力,这样作用力会传递到橡胶板上,通过橡胶板再次传递到弹力固定块的表面,这样就是使弹力固定块发生形变,进而使弹力固定块内部的弹簧一和伸缩杆会进行下降,这样就对护腕机构进行了作用力的缓冲,这样使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可以使腕部收到的冲击力明显的减弱,很好的保护了手腕,显著的提高了护腕的功能。2、该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通过伸缩杆进行下降可以使橡胶垫内的气囊压瘪,这样就使气囊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出气孔排出,这样就使气囊内的气体可以对皮肤的表面进行吹气,这样在使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通过气囊和出气孔可以对皮肤的表面形成降温,有利于运动员在使用这个拳击手套的舒适性。3、该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通过设置弹簧二可以对每两个弹力固定块之间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在远动员在进行大力出拳时,通过弹簧二可以对弹力固定块产生一定的拉力,减少腕部的弯折角度,这样防止运动员的手腕处因用力过大造成手腕受伤的情况,手套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的形状为三角形,海绵垫可以对手心处的腕部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运动员大力出拳时,腕部的弯折角度也会随着力度会变大,通过海绵垫设置为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没两个海绵垫之间产生折叠,这样可以防止手腕的弯折角度,当运动员需要防御时,双拳并在脸前,手背部面向对手,手掌部位朝向自己,此时弹力固定块可以减轻对手的击打力量,从而降低运动员受到的击打程度,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内部结构平面图。图中:1手套本体、2粘扣带、3魔术贴、4护腕机构、5护腕外层、6橡胶板、7弹力固定块、8伸缩杆、9弹簧一、10弹簧二、11气囊、12出气孔、13海绵垫、14指套、1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粘扣带2,粘扣带2上设置有魔术贴3,手套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指套14,手套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护腕机构4,护腕机构4包括护腕外层5,护腕外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橡胶板6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固定块7,弹力固定块7的数量有三个,每两个弹力固定块7的之间分别通过弹簧二10固定连接,弹力固定块7的形状为“凸”形,弹力固定块7的中心内部为空心状,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一9,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8,伸缩杆8由固定端和伸缩端组成,伸缩杆8设置在弹簧一9的内部,弹簧一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上下两端,伸缩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上下两端,弹簧一9套在伸缩杆8的外围,这样使弹力固定块7受到外力挤压时,这样可以使弹簧一9和伸缩杆8同时在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进行下降,进而可以对弹力固定块7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弹力固定块7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的内部设置有气囊11,气囊11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12,通过外部压力对护腕机构4产生力,这样作用力会传递到橡胶板6上,通过橡胶板6再次传递到弹力固定块7的表面,这样就是使弹力固定块7发生形变,进而使弹力固定块7内部的弹簧一9和伸缩杆8会进行下降,这样就对护腕机构4进行了作用力的缓冲,通过伸缩杆8进行下降可以使橡胶垫15内的气囊11压瘪,这样就使气囊1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出气孔12排出,这样就使气囊11内的气体可以对皮肤的表面进行吹气,这样在使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通过气囊11和出气孔12可以对皮肤的表面形成降温,有利于运动员在使用这个拳击手套的舒适性,通过设置弹簧二10可以对每两个弹力固定块7之间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在远动员在进行大力出拳时,通过弹簧二10可以对弹力固定块7产生一定的拉力,减少腕部的弯折角度,这样防止运动员的手腕处因用力过大造成手腕受伤的情况,手套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的形状为三角形,海绵垫13可以对手心处的腕部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运动员大力出拳时,腕部的弯折角度也会随着力度会变大,通过海绵垫13设置为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没两个海绵垫13之间产生折叠,这样可以防止手腕的弯折角度,当运动员需要防御时,双拳并在脸前,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护腕机构(4),所述护腕机构(4)包括护腕外层(5),所述护腕外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所述橡胶板(6)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固定块(7),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一(9),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弹簧一(9)套在伸缩杆(8)的外围,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的内部设置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12),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海绵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护腕机构(4),所述护腕机构(4)包括护腕外层(5),所述护腕外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所述橡胶板(6)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固定块(7),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一(9),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弹簧一(9)套在伸缩杆(8)的外围,所述弹力固定块(7)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的内部设置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12),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海绵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腕结构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指套(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召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特尔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