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34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其设有内置管、引流连接管和接头;所述内置管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引流孔有若干列,相邻列的引流孔呈交叉状分布,位于同一列的相邻引流孔间距为5‑8mm,引流孔相邻列的距离为3‑5mm,引流孔直径为1‑2mm;所述内置管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棱条,相邻支撑棱条之间形成引流槽;所述内置管与引流连接管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接头包括引流连接管连接部、封闭盖和引流瓶管连接部,所述引流瓶管连接部为台柱状,从头端至尾端逐渐变细,且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内置管为软硅胶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胸腔引流管引流效率显著提高,能时刻保持引流通畅,安全性强,置入更方便,引流更彻底,更适宜于婴幼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矫治畸形。当患儿手术后,常规需要置胸腔引流管,将积聚在纵隔和胸腔的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心脏压塞、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胸腔引流管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胸腔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本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注意观察、思考和总结,发现目前临床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胸腔引流管存在以下缺陷:(1)管道偏硬,原型占位大,不适宜于新生儿、小婴幼儿,尤其心脏偏大的状态下使用;(2)内置引流孔少,负压引流下易不畅;(3)引流管孔径过大,偏硬致强性负压吸引下易部分组织出现潜在出血倾向;(4)材质较硬,置管时不易调节位置和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内置管、引流连接管和接头;所述内置管其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引流孔有若干列,相邻列的引流孔呈交叉状分布;所述内置管其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棱条,相邻支撑棱条之间形成引流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高效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内置管、引流连接管和接头;所述内置管其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引流孔有若干列,相邻列的引流孔呈交叉状分布;所述内置管其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棱条,相邻支撑棱条之间形成引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列的引流孔的间距为5-8mm,引流孔相邻列的距离为3-5mm,引流孔直径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分布于内置管的整个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剖视图视角下,所述支撑棱条的边缘为抛物线形状;或所述支撑棱条的截面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其横截面为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