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及其开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34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包括:两个固定平台、两个活动台板和多个支撑柱;固定平台的端部分别位于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每个固定平台的上部都设置有铰接轴柱;每个活动台板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台板的铰接端与铰接轴柱相铰接,两个活动台板可围绕铰接轴柱向内摆动至闭合状态、向外摆动至开放状态;各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每个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部,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水底滚轮;其中,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具有由外向内的下斜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亲水平台开闭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闭式亲水平台及其开闭方法在平时不影响亲水平台的连续性,在排水涵洞大流量排水时不影响排水,同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及其开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景观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及其开闭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镇河道治理工程中,为满足景观需要,一般建设有亲水平台,而亲水平台在支沟、排水涵洞出口的位置,亲水平台将出现中断,这就破坏了亲水平台的连续性,降低了居民的游览体验。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在亲水平台末端设置踏步,行人通过踏步行走至河堤顶部,在经另一端踏步再回到清水平台,通行不便。另外,设置人行桥连接,人行桥过低则影响支沟或排水涵洞排水,人行桥过高会导致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及其开闭方法,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包括:两个固定平台,其端部分别位于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平台的上部都设置有铰接轴柱;两个活动台板,每个所述活动台板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台板的铰接端与所述铰接轴柱相铰接,两个所述活动台板可围绕所述铰接轴柱向内摆动至闭合状态、向外摆动至开放状态;多个支撑柱,各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水底滚轮;其中,所述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具有由外向内的下斜坡。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可选地,还包括水底导轨,所述水底导轨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并与所述水底滚轮相配合,所述水底导轨沿着所述水底滚轮的活动范围分布,其内端对应所述活动台板闭合时所述水底滚轮的位置,其外端对应所述活动台板闭合时所述水底滚轮的位置。可选地,每个所述活动台板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及其所述水底滚轮,每个所述支撑柱分别靠近所述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一角,对应的,每个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水底滚轮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条所述水底导轨。可选地,所述水底导轨凸出水底表面,所述水底滚轮在所述水底导轨的上部滚动。可选地,所述活动台板的铰接端设置有铰接孔,每个所述活动台板搭在一个所述固定平台的端部上,并通过铰接孔套在所述铰接轴柱上。可选地,所述铰接轴柱设置与所述固定平台的端部的内侧一角处,所述活动台板的铰接端的内侧的一角处与所述铰接轴柱相铰接。可选地,所述活动台板的铰接端的外侧的一角处的底部设置有台面滚轮,对应的,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台面导轨,所述台面导轨与所述台面滚轮相匹配,所述台面导轨沿着所述台面滚轮的滚动范围分布。可选地,所述台面导轨为槽型结构,其槽底深度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由外至内不断加深,所述台面滚轮伸入所述台面导轨中。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亲水平台开闭方法,是在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的固定平台上分别设置铰接轴柱,在每个铰接轴柱上分别铰接一个活动台板,使两个活动台板的活动端可围绕铰接轴柱摆动至拼合状态,在每个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部连接支撑柱,在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水底滚轮,在活动台板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设置成由外向内的下斜坡;当排水涵洞水流较小时,在重力作用下,水底滚轮向下斜坡滚动直至两个活动台板拼合;当排水涵洞排水水流较大时,排水水流冲击支撑柱向外运动,带动两个活动台板向外打开。本专利技术的开闭式亲水平台若遇排水涵洞出口的小流量排水水流,排水水流可在两个活动台板的下部空间通过,若遇大流量排水水流,活动台板在受到大流量排水水流冲击力下围绕铰接轴柱转动使其自动打开,降低对排水涵洞排水的影响。排水涵洞大流量排水水流过后,活动台板在重力作用下围绕铰接轴柱转动至自动拼合,实现两侧固定平台的连通。在平时不影响亲水平台的连续性,在排水涵洞大流量排水时不影响排水,同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开闭式亲水平台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开闭式亲水平台的俯视图。在以上图中:1固定平台;2铰接轴柱;3活动台板;4支撑柱;5水底滚轮;6水底导轨;7台面滚轮;8台面导轨。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包括:两个固定平台1、两个活动台板3和多个支撑柱4;两个固定平台1的端部分别位于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每个固定平台1的上部都设置有铰接轴柱2;每个活动台板3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台板3的铰接端与铰接轴柱2相铰接,两个活动台板3可围绕铰接轴柱2向内摆动至闭合状态、向外摆动至开放状态;各个支撑柱4设置在每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部,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水底滚轮5;其中,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具有由外向内的下斜坡。当排水涵洞的排水水流较小时,在重力作用下,两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支撑柱4下端的水底滚轮5沿着下斜坡向内侧滚动,使两个活动台板3分别摆动至闭合状态,两个活动台板3将两个固定平台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亲水平台,不影响行人通行,排水涵洞的排水水流从两个活动台板3的下方流过;当涵洞水流增大时,此处水位也升高,排水水流冲击支撑柱4的推力推动两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向外侧张开,远离排水涵洞,同时两个活动台板3沿着下斜坡升高,减少了对排水涵洞排水的影响。实施例2参考图1和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水底导轨6,水底导轨6设置在每个支撑柱4的下方,并与水底滚轮5相配合,水底导轨6沿着水底滚轮5的活动范围分布,其内端对应活动台板3闭合时所述水底滚轮5的位置,其外端对应活动台板3闭合时水底滚轮5的位置。水底导轨6可由金属制成,沿着水底滚轮5的滚动轨迹铺设,与水底滚轮5相匹配,可减少水底滚轮5与水底之间的摩擦力。实施例3参考图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每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柱4及其水底滚轮5,每个支撑柱4分别靠近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一角,对应的,每个支撑柱4和水底滚轮5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条水底导轨6。两个支撑柱4分别位于每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两个角的下表面,可对活动台板3提供稳定的支撑,每个支撑柱4的下端均设置水底滚轮5,对应的,每个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方设置两条水底导轨6,分别与两个支撑柱4下端的水底滚轮5相配合。实施例4参考图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水底导轨6凸出水底表面,水底滚轮5在水底导轨6的上部滚动。为了避免水底淤泥或者其他杂物进入水底导轨6与水底滚轮5之间,影响活动台板3的摆动,水底导轨6最好凸出水底表面,水底滚轮5在水底导轨6上滚动。实施例5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活动台板3的铰接端设置有铰接孔,每个活动台板3搭在一个固定平台1的端部上,并通过铰接孔套在所述铰接轴柱2上。活动台板3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2相配合,使活动台板3可围绕铰接轴柱2摆动,同时铰接轴柱2并不妨碍活动台板3在摆动过程中高度发生变化。实施例6参考图2,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铰接轴柱2设置与固定平台1的端部的内侧一角处,活动台板3的铰接端的内侧的一角处与铰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固定平台(1),其端部分别位于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平台(1)的上部都设置有铰接轴柱(2);/n两个活动台板(3),每个所述活动台板(3)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台板(3)的铰接端与所述铰接轴柱(2)相铰接,两个所述活动台板(3)可围绕所述铰接轴柱(2)向内摆动至闭合状态、向外摆动至开放状态;/n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设置在每个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部,所述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水底滚轮(5);/n其中,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具有由外向内的下斜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闭式亲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固定平台(1),其端部分别位于排水涵洞出口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平台(1)的上部都设置有铰接轴柱(2);
两个活动台板(3),每个所述活动台板(3)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台板(3)的铰接端与所述铰接轴柱(2)相铰接,两个所述活动台板(3)可围绕所述铰接轴柱(2)向内摆动至闭合状态、向外摆动至开放状态;
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设置在每个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部,所述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水底滚轮(5);
其中,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下方的水底具有由外向内的下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亲水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底导轨(6),所述水底导轨(6)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柱(4)的下方,并与所述水底滚轮(5)相配合,所述水底导轨(6)沿着所述水底滚轮(5)的活动范围分布,其内端对应所述活动台板(3)闭合时所述水底滚轮(5)的位置,其外端对应所述活动台板(3)闭合时所述水底滚轮(5)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式亲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4)及其所述水底滚轮(5),每个所述支撑柱(4)分别靠近所述活动台板(3)的活动端的一角,对应的,每个所述支撑柱(4)和所述水底滚轮(5)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条所述水底导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式亲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底导轨(6)凸出水底表面,所述水底滚轮(5)在所述水底导轨(6)的上部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