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桥梁工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巨大的建设需求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制拼装的桥梁结构以其标准化、模块化的施工方式,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并具有对既有交通干扰少、绿色、环保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非常适合于桥梁工程的建设。目前,在预制拼装桥梁的应用方面,对于桥梁下侧的预制拼装桥墩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主要集中于低烈度地震设防区的跨江、跨海桥梁以及城市桥梁。然而,对于高烈度地震设防区,现有的拼装桥墩的抗倾覆性能差,由于拼装桥墩的墩身与承台之间拼接构造接缝的存在,导致预制拼装桥墩的侧向约束较弱,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横向滑移,并导致出现桥墩的墩角部位因应力集中而损伤破碎的问题,其抗震性能相较于现浇整体式桥墩而言,存在明显不足,在地震中更容易遭受破坏,并且一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包括预制墩柱与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应力筋和耗能连接件;所述预制墩柱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承台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和所述耗能连接件相连接形成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包括预制墩柱与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应力筋和耗能连接件;所述预制墩柱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承台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和所述耗能连接件相连接形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墩柱包括多个,所述预制墩柱的上侧设置有搭载结构,所述预制墩柱的顶部与所述搭载结构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和所述耗能连接件相连接形成整体;
和/或,所述预制墩柱内设有沿其长边方向排布的第二预应力筋,所述预制墩柱包括多个预制节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一端锚固在所述预制墩柱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基础承台并锚固在所述基础承台的侧面,或,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两端均锚固在所述预制墩柱上,所述第一预应力筋中部的至少一段位于所述基础承台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墩柱的底部设有脚座,所述脚座与所述基础承台通过多个所述耗能连接件相连接,多个所述耗能连接件沿所述预制墩柱的竖直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两端均锚固在所述脚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中部位于所述基础承台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预埋管道;所述第一预埋管道包括第一直线段、U形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预埋于所述脚座内,所述U形段预埋于所述基础承台内且所述U形段的两端位于所述基础承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上端均位于所述脚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下端均位于所述脚座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所述U形段的两端相对应;
所述第一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穿过所述第一预埋管道,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两端从所述第一预埋管道的两端伸出并锚固在所述脚座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沿所述预制墩柱的长边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峰,白天宁,白玉磊,杜修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