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3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设有呼叫器和手环,所述呼叫器设有输液管通孔、电源开关、信号灯、床号设置键盘、呼叫器屏幕、第一红外发射器、语音提示器、电池、微处理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第三红外接收器、电缸和夹板;所述手环设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手环显示屏、第三红外发射器、手环电池和手环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三红外发射器和第三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自动停止补液,并让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因此能彻底避免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空气进入和回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输液报警器是根据输液需要反复换药的规律所设计。经查阅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输液报警器主要为盲人、重症监护病人、老年人等长期需要补液或卧床不便呼叫护士的病人所设计的,是一种监测输液和滴空提示报警的电子装置。然而,当今医院护士大多实行的都是责任制护理,由于工作繁忙,当病人摁下呼叫铃时往往责任护士都不在护士吧台,无法第一时间看见显示屏幕上的床号,导致无法及时更换补液;其次,当多名患者同时摁下呼叫铃时,病房呼叫系统显示屏会同时跳出多个床号进行滚动式提示,导致无法第一时间让分管的床位护士得知确切病人信息;再者,临床上的病人往往认为不能浪费药液,往往都在输液滴管即将滴完时才摁下呼叫铃,输液器不能及时被关闭,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经常会出现输液管滴空进入空气的情况,当护士到达时,输液管滴空,病人血液回流,还需要护士再一次排除输液管内空气,浪费时间,而且浪费药液。专利文献CN201067547Y,公告日2008.06.04,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系统,包括一带有刻度的输液装置,安装在输液装置内部的液位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的报警器。原理是: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快输完后,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专利文献CN205339740U,公告日2016.06.29,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器,其主要由外壳、滴壶壳、输液滴壶、弹性元件、固定触点、活动触点、电源和报警器组成,滴壶壳的外径小于外壳的内径,滴壶壳和外壳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滴壶壳上有一活动触点,外壳上与活动触点相对的位置上有一固定触点,当输液滴壶里有多量液体时,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分离,当输液滴壶里有少量液体时,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合。活动触点、固定触点、电源、报警器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原理是:当正常输液时,由于输液滴壶内有多量液体,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分离,报警器不工作;当输液即将完成时,输液滴壶内只有少量液体,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合,报警器工作,提醒医护人员。专利文献CN205019523U,公告日2016.02.10,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管卡槽、红外发射管、开关按钮和指示灯,上壳下方设置有下壳,所述上壳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上壳上表面中间垂直设置有所述输液管卡槽,所述输液管卡槽上下端各设置有卡扣,所述输液管卡槽中间位置偏上设置有所述红外发射管,所述输液管卡槽一侧设置有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上方设置有所述指示灯和扬声器。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射管实时监测输液管内的溶液,指示灯和扬声器用于产生报警信号。然而,以上专利文献都是在输液即将结束时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仍然未能解决如前所述的缺点,还是有可能因为医护人员过于繁忙、不能及时看到屏幕叫号或者叫号较多时护士不能快速识别确切病人信息而导致输液管滴空。因此亟需一种能自动停止补液、有助于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以更好地避免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空气进入以及回血现象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停止补液、有助于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以更好地避免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空气进入以及回血现象的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设有呼叫器,所述呼叫器为长方体空腔结构,设有在其中一条侧边位置相铰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边位置通过锁紧组件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边处还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缺口,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构成输液管通孔;所述呼叫器设有电源开关、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呼叫器电池、微处理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电缸和夹板,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相对于输液管通孔的中心轴对称,所述电缸设有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和夹板分别设在输液管通孔的两侧且位置相对,且所述丝杠和夹板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下方;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语音提示器、电缸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呼叫装置还设有手环,所述手环设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手环显示屏、屏幕消息清除按钮、第三红外发射器、手环电池和手环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手环显示屏、屏幕消息清除按钮和第三红外发射器均与手环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呼叫器还设有床号设置键盘、呼叫器屏幕、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三红外接收器,所述床号设置键盘、呼叫器屏幕、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三红外接收器均与呼叫器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三红外发射器和第三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所述丝杠头端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和夹板分别位于输液管通孔的两侧且位置相对。所述锁紧组件为相吸的磁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铰接边的对边均设有缺口,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在缺口处形成凹槽。所述夹板固定于呼叫器的内壁上。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呼叫装置,补液结束时不仅能令使用者收到报警信号,而且装置设有电缸、弹簧和夹板,能够夹持住输液管,自动停止输液;2、本技术的呼叫装置设有与呼叫器通信的手环,手环与呼叫器间通信,因此能让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3、在停止补液时,电缸的丝杠头端的弹簧具有缓冲作用,在对输液管进行夹持的过程中所施加的力是柔性的;4、呼叫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相铰接边的对边位置设有凹槽,方便护士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取下呼叫器;5、呼叫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磁片保持闭合,固定方式简便。综上,本技术的呼叫装置能确保不会发生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过多的空气进入以及回血的情况,为使用者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也进一步避免了再次排气所导致的时间浪费和药液浪费,而且操作方便,节省护士的时间和精力,非常适用于输液过程的监督。【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外部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其呼叫器的内部示意图。附图3是电缸、弹簧和夹板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外部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其呼叫器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00.呼叫器200.手环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磁片4.凹槽5.输液管通孔6.电源开关7.信号灯8.床号设置键盘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呼叫器,所述呼叫器为长方体空腔结构,设有在其中一条侧边位置相铰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边位置通过锁紧组件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边处还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缺口,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构成输液管通孔;所述呼叫器设有电源开关、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呼叫器电池、微处理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电缸和夹板,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相对于输液管通孔的中心轴对称,所述电缸设有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和夹板分别设在输液管通孔的两侧且位置相对,且所述丝杠和夹板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下方;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语音提示器、电缸均与微处理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呼叫器,所述呼叫器为长方体空腔结构,设有在其中一条侧边位置相铰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边位置通过锁紧组件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边处还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缺口,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构成输液管通孔;所述呼叫器设有电源开关、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呼叫器电池、微处理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电缸和夹板,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相对于输液管通孔的中心轴对称,所述电缸设有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和夹板分别设在输液管通孔的两侧且位置相对,且所述丝杠和夹板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下方;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语音提示器、电缸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装置还设有手环,所述手环设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手环显示屏、屏幕消息清除按钮、第三红外发射器、手环电池和手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梦蕾李孝红严丽艳沈海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