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口径针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25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公开了一种可变口径针筒,包括由复数节针槽片拼接而成的筒身,每节针槽片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针槽,每节针槽片的结构均相同,每节针槽片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上插销孔、下插销孔,相邻两节针槽片之间通过销子先后穿过相邻的上插销孔、下插销孔进行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增减针槽片的个数来改变筒身的口径,且增减针槽片后,增减后的针槽片与原有针槽片仍能够贴合围成筒身,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口径针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可变口径针筒。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针织机的针筒口径大小固定,只能对一定范围口径的织物进行针织,口径差别较大的织物就需要更好不同口径针筒的针织机来生产,这会占用较多的生产空间和资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口径针筒,筒身的口径可更改,可使用口径不同的织物的生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可变口径针筒,包括由复数节针槽片拼接而成的筒身,每节针槽片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针槽。可通过增减针槽片的个数来改变筒身的口径。作为优选,每节针槽片的结构均相同。每节针槽片结构相同,便于增减针槽片后,使增减后的针槽片与原有针槽片贴合围成筒身。作为优选,每节针槽片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上插销孔、下插销孔,相邻两节针槽片之间通过销子先后穿过相邻的上插销孔、下插销孔进行定位。拆装方便。作为优选,相邻两节针槽片中位于左侧的针槽片命名为左节针槽片、位于右侧的针槽片命名为右节针槽片,左节针槽片的右端与右节针槽片的左端贴合,左节针槽片的下插销孔与右节针槽片的上插销孔对齐。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针筒的筒身通过复数节结构相同的针槽片拼接而成,需要生产口径较大的织物时,拼入适当节数的针槽片,扩大筒身的口径,来生产口径较大的织物,需要生产口径较小的织物时,拆下适当节数的针槽片,减小筒身的口径,适应生产口径较小的织物;每节针槽片均设置有上插销孔和下插销孔,相邻的两节针槽片之间通过销子、对齐的上插销孔、下插销孔配合来定位,增减针槽片的操作较为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邻两节针槽片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针槽片、2—针槽、3—上插销孔、4—下插销孔、5—左节针槽片、6—右节针槽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可变口径针筒,如图1-3所示,包括由复数节针槽片1拼接而成的筒身,可视为筒身在纵向方向上被均匀切割成复数节结构相同的针槽片1,每节针槽片1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针槽2。在本实施例中,每节针槽片1正面设有两个针槽2。针槽片1紧贴围成筒身,可通过增减针槽片1的个数来调节筒身的口径大小,来适用不同口径大小的织物,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每节针槽片1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上插销孔3、下插销孔4,相邻两节针槽片1中的一上插销孔3与一下插销孔4对齐且插入一销子进行定位。相邻两节针槽片1中位于左侧的针槽片1命名为左节针槽片5、位于右侧的针槽片1命名为右节针槽片6,左节针槽片5的右端与右节针槽片6的左端贴合,此时左节针槽片5的下插销孔4与右节针槽片6的上插销孔3在竖直方向上对齐,且右节针槽片6的上插销孔3位于左节针槽片5的下插销孔4的正上端。左节针槽片5与右节针槽片6贴合后,将销子插入对齐了的上插销孔3和下插销孔4内,从而将两节针槽片1定位住。为了提高相邻两节针槽片1的连接稳定型,每节针槽片1背面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上插销孔3,每节针槽片1背面另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下插销孔4,相邻两节针槽片1通过两销子定位。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变口径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复数节针槽片拼接而成的筒身,每节针槽片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针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口径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复数节针槽片拼接而成的筒身,每节针槽片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口径针筒,其特征在于:每节针槽片的结构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口径针筒,其特征在于:每节针槽片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上插销孔、下插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兆建林鸿斌周柏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小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