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瑞震专利>正文

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315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壳体上的左前和左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右前和右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左后和右后插孔左右间隔设置,左前和右前插孔左右间隔设置;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收紧轮均绕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分别位于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插孔下;胸部按压带的左右端的左后和右后连接件分别插设左后和右后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左后和右后收紧轮;腹部按压带的左右端的左前和右前连接件分别插设左前和右前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左前和右前收紧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便快捷,更能符合全胸腔包覆按压以及全腹腔包覆按压概念,达到全胸腔以及全腹腔压力分布式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
,特别涉及心肺复苏仪与按压带
,具体是指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心肺复苏仪的按压结构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点按压结构,将工作主机放置在患者的胸前上方,由仪器的按压伸缩头对患者实施按压。另一种是三面包覆式按压结构,该工作主机是在患者背部,通过收缩按压带迫使患者胸腔形变,实施按压。现有的心肺复苏仪的单点按压结构,主要的缺点在于,主机在患者的胸前上方,单靠按压伸缩头对患者心脏进行按压,使用较为麻烦,需要将按压伸缩头对准心脏位置,实施按压前的准备工作时间长,稳定性差,在工作期间可能会发生按压伸缩头偏移按压区域,导致按压效果下降。而采用三面包覆式按压结构的心肺复苏仪,由于其结构导致对于体型较小的患者,尤其是中国大多数体型娇小的女性以及儿童患者,无法得到很有效的使用,而该结构工作状态下实际上处于上下按压,并未起到全胸腔按压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心肺复苏仪,其更能符合全胸腔包覆按压以及全腹腔包覆按压概念,达到全胸腔以及全腹腔压力分布式的状态,并且在安装心肺复苏仪和按压带时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安装简便快捷,更能符合全胸腔包覆按压以及全腹腔包覆按压概念,达到全胸腔以及全腹腔压力分布式的状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点是,包括胸部按压带、腹部按压带和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所述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包括壳体、左前收紧轮、右前收紧轮、左后收紧轮和右后收紧轮,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前插孔、右前插孔、左后插孔和右后插孔,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左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右前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脊柱的两侧以及位于所述人体的心脏水平线下,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所述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腹部下;所述左前收紧轮、所述右前收紧轮、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均绕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前插孔、所述右前插孔、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下;所述胸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后连接件和右后连接件,所述左后连接件和所述右后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所述腹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件和右前连接件,所述左前连接件和所述右前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前收紧轮和所述右前收紧轮。较佳地,所述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还包括第一前收紧轮卡扣、第一后收紧轮卡扣、第一前弹簧和第一后弹簧,所述左后连接件是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中部穿设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左端,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和后端裸露在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左端外,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外,所述第一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前并套设在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一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外,所述第一后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后并套设在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一后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和所述左后收紧轮。更佳地,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一前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一前倾斜外侧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的底面为第一前倾斜底面,所述第一前倾斜底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一后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一后倾斜外侧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的底面为第一后倾斜底面,所述第一后倾斜底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较佳地,所述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还包括第二前收紧轮卡扣、第二后收紧轮卡扣、第二前弹簧和第二后弹簧,所述右后连接件是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中部穿设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右端,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和后端裸露在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右端外,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外,所述第二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前并套设在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二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右后收紧轮和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后端外,所述第二后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后并套设在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二后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和所述右后收紧轮。更佳地,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二前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二前倾斜外侧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前端,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前端的底面为第二前倾斜底面,所述第二前倾斜底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后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二后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二后倾斜外侧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后端,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后端的底面为第二后倾斜底面,所述第二后倾斜底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较佳地,所述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还包括第三前收紧轮卡扣、第三后收紧轮卡扣、第三前弹簧和第三后弹簧,所述左前连接件是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接件的中部穿设所述的腹部按压带的左端,所述第三卡接件的前端和后端裸露在所述的腹部按压带的左端外,所述左前收紧轮上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前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三卡接件的前端外,所述第三前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前收紧轮卡扣前并套设在所述左前收紧轮上,所述第三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前收紧轮和所述第三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三后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三卡接件的后端外,所述第三后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后收紧轮卡扣后并套设在所述左前收紧轮上,所述第三后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按压带、腹部按压带和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所述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包括壳体、左前收紧轮、右前收紧轮、左后收紧轮和右后收紧轮,其中:/n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前插孔、右前插孔、左后插孔和右后插孔,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左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右前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脊柱的两侧以及位于所述人体的心脏水平线下,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所述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腹部下;/n所述左前收紧轮、所述右前收紧轮、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均绕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前插孔、所述右前插孔、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下;/n所述胸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后连接件和右后连接件,所述左后连接件和所述右后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n所述腹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件和右前连接件,所述左前连接件和所述右前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前收紧轮和所述右前收紧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按压带、腹部按压带和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所述全胸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包括壳体、左前收紧轮、右前收紧轮、左后收紧轮和右后收紧轮,其中: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前插孔、右前插孔、左后插孔和右后插孔,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左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右前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脊柱的两侧以及位于所述人体的心脏水平线下,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左右间隔设置用于置于所述人体下且位于所述人体的腹部下;
所述左前收紧轮、所述右前收紧轮、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均绕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前插孔、所述右前插孔、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下;
所述胸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后连接件和右后连接件,所述左后连接件和所述右后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后插孔和所述右后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右后收紧轮;
所述腹部按压带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件和右前连接件,所述左前连接件和所述右前连接件分别插设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并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前收紧轮和所述右前收紧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还包括第一前收紧轮卡扣、第一后收紧轮卡扣、第一前弹簧和第一后弹簧,所述左后连接件是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中部穿设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左端,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和后端裸露在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左端外,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外,所述第一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前并套设在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一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收紧轮和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外,所述第一后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后并套设在所述左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一后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和所述左后收紧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一前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一前倾斜外侧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前端的底面为第一前倾斜底面,所述第一前倾斜底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的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外的外侧面为第一后倾斜外侧面,所述第一后倾斜外侧面沿从前往后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所述的第一卡接件的后端的底面为第一后倾斜底面,所述第一后倾斜底面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后收紧轮卡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统按压结构还包括第二前收紧轮卡扣、第二后收紧轮卡扣、第二前弹簧和第二后弹簧,所述右后连接件是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中部穿设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右端,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和后端裸露在所述的胸部按压带的右端外,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外,所述第二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前并套设在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二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右后收紧轮和所述第二前收紧轮卡扣,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前后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外并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接件的后端外,所述第二后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后并套设在所述右后收紧轮上,所述第二后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后收紧轮卡扣和所述右后收紧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阶段交互性循环恢复支持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震赵晨骏沈坚
申请(专利权)人:朱瑞震宋洪琪沈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