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丽清专利>正文

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12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垫板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央弯曲压褶,且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匀压制有两组凹槽,第二垫板的前后表面左侧均缝制有卡扣,第二垫板的上表面右侧缝制有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撑板中中间拱起,使得收缩板将支撑板支撑起来贴合双腿内部进行支撑,缓解使用过程中双腿由于长时间弯曲造成的酸痛,电动伸缩杆带动操作杆在大腿根部往盆底肌之间来回抵压协助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同时通过按摩点阵对下腹部进行按摩刺激收缩,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女性在分娩时,盆底肌肉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在分娩后,几乎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做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如专利CN201520740620.9公开了一种产后盆底康复仪,包括箱体、治疗接线以及设置在箱体中的电波电路板,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接线插座,接线插座一侧通过排线与电波电路板连接,所述接线插座的结构包括嵌在箱体侧壁的接线体,接线体内部设有导电针,接线体为柱形绝缘体,所述接线体外壁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壁的端部设有卡销,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治疗接线包括治疗头、插头以及连接在治疗头和插头之间的传输线,插头的侧壁端部设置有与卡销卡接的L形卡槽,插头外套设一个与连接管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与连接管螺纹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插头和连接管通过双重固定,有效杜绝了插头从接线插座上掉出的问题。但是不便于产妇自己在家长期使用。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板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央弯曲压褶,且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匀压制有两组凹槽,所述第二垫板的前后表面左侧均缝制有卡扣,所述所述第二垫板的上表面右侧缝制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上表面底部超过超声波焊接有电池盒,所述压片的上表面中央胶合有开关按钮,所述压片的上表面顶部和底部左侧均缝制有绑带,两组所述绑带分别与两组所述卡扣卡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腔中央横向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套筒套接有收缩板。优选的,所述压片的内表面底部通过超声波焊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焊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与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压片的内表面顶部均匀缝制有按摩点阵。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正负极分别与电池盒的负极和按摩点阵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按摩点阵的负极与开关按钮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按钮的负极与电池盒的正极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的内表面通过凹槽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套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及支撑板之间相互覆盖,便于收纳携带,使用者平躺在第二垫板以及第一垫板上,将支撑板中中间拱起,使得收缩板将支撑板支撑起来贴合双腿内部,双腿分别位于两组凹槽中贴合,进行支撑,缓解使用过程中双腿由于长时间弯曲造成的酸痛,电动伸缩杆带动操作杆在大腿根部往盆底肌之间来回抵压协助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同时通过按摩点阵对下腹部进行按摩刺激收缩,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能够单人在家操作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片结构后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第一垫板1,第二垫板2,支撑板3,凹槽4,卡扣5,压片6,电池盒7,开关按钮8,绑带9,转轴10,收缩板11,滑槽12,电动伸缩杆13,操作杆14,按摩点阵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第一垫板1和第二垫板2,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垫板2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中央弯曲压褶,且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匀压制有两组凹槽4,第二垫板2的前后表面左侧均缝制有卡扣5,第二垫板2的上表面右侧缝制有压片6,压片6的上表面底部超过超声波焊接有电池盒7,压片6的上表面中央胶合有开关按钮8,压片6的上表面顶部和底部左侧均缝制有绑带9,两组绑带9分别与两组卡扣5卡合。其中,支撑板3的内腔中央横向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壁通过套筒套接有收缩板11。压片6的内表面底部通过超声波焊接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壁焊接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杆14,操作杆14的端部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插接,操作杆14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12的外部,压片6的内表面顶部均匀缝制有按摩点阵15。电动伸缩杆13正负极分别与电池盒7的负极和按摩点阵15的正极电性连接,按摩点阵15的负极与开关按钮8的正极电性连接,开关按钮8的负极与电池盒7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一垫板1的内表面通过凹槽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套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未使用的时候,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及支撑板3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板3位于第二垫板2的底部,且第一垫板1位于支撑板3的底部,便于收纳携带,当需要使用的时候,转开使得第一垫板去、第二垫板2及支撑板3三者处于水平状态,将该装置放置在床上或者瑜伽垫上,使用者平躺在第二垫板2以及第一垫板1上,将双腿弯曲,根据双腿弯曲的程度用手先将支撑板3中中间拱起,再转出支撑板3底部的收缩板11,使得收缩板11将支撑板3支撑起来贴合双腿内部,双腿分别位于两组凹槽4中贴合,进行支撑,缓解使用过程中双腿由于长时间弯曲造成的酸痛,将压片6从双腿大腿根部之间覆盖到腹部,利用两组绑带9与卡扣5相连绑紧,打开开关按钮8,使得电动伸缩杆13带动操作杆14在大腿根部往盆底肌之间来回抵压协助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同时通过按摩点阵15对下腹部进行按摩刺激收缩,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开关按钮8对其实现控制,由于开关按钮8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第一垫板(1)和第二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板(2)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中央弯曲压褶,且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匀压制有两组凹槽(4),所述第二垫板(2)的前后表面左侧均缝制有卡扣(5),所述第二垫板(2)的上表面右侧缝制有压片(6),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底部超过超声波焊接有电池盒(7),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中央胶合有开关按钮(8),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顶部和底部左侧均缝制有绑带(9),两组所述绑带(9)分别与两组所述卡扣(5)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第一垫板(1)和第二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板(2)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中央弯曲压褶,且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匀压制有两组凹槽(4),所述第二垫板(2)的前后表面左侧均缝制有卡扣(5),所述第二垫板(2)的上表面右侧缝制有压片(6),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底部超过超声波焊接有电池盒(7),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中央胶合有开关按钮(8),所述压片(6)的上表面顶部和底部左侧均缝制有绑带(9),两组所述绑带(9)分别与两组所述卡扣(5)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腔中央横向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通过套筒套接有收缩板(11)。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丽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