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2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技术领域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包括如下部分:装配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中心轴;转动套装在固定中心轴上的机芯支架;转动穿装在机芯支架上的转动中心轴;同轴套装在转动中心轴上的按摩滚筒;以及安装在机芯支架上的、驱使转动中心轴围绕其轴线自转的驱动马达;其中,转动中心轴和固定中心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配合,以使转动中心轴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的轴线在预设的角度内公转。使按摩滚筒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公转,以达到滚动按摩的效果。该机芯可安装于办公座椅或其它按摩设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
本技术涉及按摩
,具体来说,是一种按摩机芯。
技术介绍
按摩椅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按摩椅的肌肉放松功能可以大幅度改善用户的生活品质。对于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上的工作者来说,每天颈肩部承受的压力比普通人多,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放松颈肩部。目前市面上很多办公椅上的按摩头枕,大多是采用将按摩机芯固定在滑动轨道上,或者按摩机芯在固定位置处按摩,手动调整调整按摩机芯位置,对不同部位进行按摩。采用以上的按摩机芯方案,会导致按摩椅的体积大,另外按摩机芯大多采用光滑圆柱或者滚轮,按摩方式单一,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使按摩滚筒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公转,以达到滚动按摩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包括如下部分:装配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中心轴;转动套装在固定中心轴上的机芯支架;转动穿装在机芯支架上的转动中心轴;同轴套装在转动中心轴上的按摩滚筒;以及安装在机芯支架上的、驱使转动中心轴围绕其轴线自转的驱动马达;其中,所述转动中心轴和固定中心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配合,以使转动中心轴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的轴线在预设的角度内公转。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位置反馈系统,以调控转动中心轴的公转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马达设置为自带角度编码器的伺服驱动马达,且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滚筒转动地套装在转动中心轴上,且按摩滚筒的旋转轴线与转动中心轴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至少包括一套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所述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包括行星齿轮和中心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同轴固定套装转动中心轴,所述中心齿轮同轴固定套装固定中心轴,所述行星齿轮滚动啮合中心齿轮。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反馈系统包括一固定设置的位置反馈板,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转动套接转动中心轴,所述连杆另一端转动套接固定中心轴,所述连杆上安装有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位置感应器,所述位置反馈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位置感应器感应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沿转动中心轴的公转轨迹排布。进一步地,所有感应元件围绕固定中心轴的轴线环形排布。进一步地,在转动中心轴的公转角度的两个极限位置均至少布置一个感应元件。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元件设置为传感器并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传动系结构,所述驱动马达通过驱动传动系结构与转动中心轴传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滚筒为圆筒结构,且在其外周壁面上分布有若干按摩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转动中心轴自转,从而带动行星齿轮围绕中心齿轮作滚动啮合,从而使得转动中心轴围绕固定中心轴作一定角度内的往复式公转运动,使得按摩凸起在滚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颈肩部位不断挤压和滑动,达到滚动按摩的效果;2)可以根据按摩需要设定转动中心轴的公转角度范围,可以利用控制终端直接控制驱动马达的输出转矩,也可以利用位置反馈系统控制转动中心轴的公转角度范围,从而使得按摩滚筒的摆动区域被限定在人体的需按摩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位置反馈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视角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固定中心轴,2-中心齿轮,3-机芯支架,4-驱动马达,5-驱动轮,6-皮带,7-从动轮,8-转动中心轴,9-行星齿轮,10-按摩滚筒,10a-按摩凸起,10b-滚筒单元部,11-头枕,12-柔性按摩支撑层,13-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控制终端可以是遥控器、手机app、控制面板或其它控制终端类型。如图1-6所示,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安装于办公室座椅的头枕11的壳体13之内,以头枕11的壳体13作为安装基础,该机芯包括如下部分:装配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中心轴1;转动套装在固定中心轴1上的机芯支架3;转动穿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转动中心轴8;同轴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的按摩滚筒10;以及安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驱使转动中心轴8围绕其轴线自转的驱动马达4;其中,上述转动中心轴8和固定中心轴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配合,以使转动中心轴8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1的轴线在预设的角度内公转。上述按摩滚筒10转动地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且按摩滚筒10的旋转轴线与转动中心轴8的轴线重合,按摩滚筒10为圆筒结构,且在其外周壁面上分布有若干按摩凸起10a,上述按摩凸起10a为凸球状结构,所有按摩凸起10a均布在按摩滚筒10外周壁上,按摩凸起10a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优选为PU材料。上述按摩滚筒10的外周壁结构呈现为环形的曲线凹槽结构并与颈肩部的生理结构相适配,以便托住颈肩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从而获得最佳的按摩体验。本实施例中的头枕11设有与壳体13结合安装的柔性按摩支撑层12,本实施例的机芯整体均处于柔性按摩支撑层12内腔中,并且按摩滚筒10及其按摩凸起10a抵触柔性按摩支撑层12内壁,在按摩时颈肩部靠在柔性按摩支撑层12外壁,随着按摩滚筒10围绕固定中心轴1公转,按摩滚筒10在颈肩部区域滚动,使得按摩凸起10a不断接触颈肩部,而且由于按摩凸起10a由弹性材料制成,按摩凸起10a可以在按摩时进行自由伸缩变形,因此,按摩凸起10a相当于若干柔性按摩浮点并交替接触颈肩部,使得按摩更加舒适,不会造成施力过大的导致不舒适的缺陷。上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套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包括行星齿轮9和中心齿轮2,行星齿轮9同轴固定套装转动中心轴8,中心齿轮2同轴固定套装固定中心轴1,行星齿轮9滚动啮合中心齿轮2。该机芯还包括驱动传动系结构,驱动马达4通过驱动传动系结构与转动中心轴8传动配合。驱动传动系结构包括驱动轮5、皮带6、从动轮7,由图3可知,驱动轮5同轴固定套装在驱动马达4的输出轴上,从动轮7同轴固定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皮带6套装驱动轮5和从动轮7。为了节约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从动轮7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的一轴端上,行星齿轮9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的另一轴端上,按摩滚筒10处于从动轮7和行星齿轮9之间的位置,驱动马达4恰好处于机芯支架3内部,以使得按摩时只有按摩滚筒10与人体的需按摩区域接触。本实施例中的机芯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位置反馈系统,以调控转动中心轴8的公转角度。驱动马达4可以设置为自带角度编码器的伺服驱动马达,且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以实现位置反馈的功能。上述位置反馈系统包括一固定设置的位置反馈板17,还包括一连杆14,本实施例中位置反馈板17固定安装在中心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n装配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中心轴(1);/n转动套装在固定中心轴(1)上的机芯支架(3);/n转动穿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转动中心轴(8);/n同轴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的按摩滚筒(10);以及/n安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驱使转动中心轴(8)围绕其轴线自转的驱动马达(4);/n其中,所述转动中心轴(8)和固定中心轴(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配合,以使转动中心轴(8)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1)的轴线在预设的角度内公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装配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中心轴(1);
转动套装在固定中心轴(1)上的机芯支架(3);
转动穿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转动中心轴(8);
同轴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的按摩滚筒(10);以及
安装在机芯支架(3)上的、驱使转动中心轴(8)围绕其轴线自转的驱动马达(4);
其中,所述转动中心轴(8)和固定中心轴(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配合,以使转动中心轴(8)自转的同时围绕固定中心轴(1)的轴线在预设的角度内公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位置反馈系统,以调控转动中心轴(8)的公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4)设置为自带角度编码器的伺服驱动马达,且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滚筒(10)转动地套装在转动中心轴(8)上,且按摩滚筒(10)的旋转轴线与转动中心轴(8)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至少包括一套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所述行星齿轮传动组合件包括行星齿轮(9)和中心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9)同轴固定套装转动中心轴(8),所述中心齿轮(2)同轴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超李勇兵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氪若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