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管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00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包,包括:内部设有导尿管的第一包装体;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包装体,发热体用以产生热量以调节导尿管的硬度,第二包装体与第一包装体连接;设于第一包装体内的第一液体包,第一液体包内盛装有用以当第一液体包破裂时与导尿管接触实现润滑导尿管并能够传递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的第一液体。上述导尿管包结构简单、便携、卫生,且具有自发热、自润滑、即开即用、便捷无菌的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医护人员和使用患者提供便利,并且可以确保导尿管从包装袋取出的过程中就能够完成管体自润滑及管体软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尿管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导尿管包。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非留置性导尿管,在尿失禁及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导尿管在置管过程中存在着摩擦阻力大、管身硬度高等问题,易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加插管阻力,甚至造成尿道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带有超滑涂层的导尿管可显著降低置管阻力,提升使用体验,因此更多患者倾向于使用超滑导尿管。导尿管管身硬度取决于材料本体,即便导管表面有超滑涂层的存在,在正常使用或某些特定环境下(如低温),导尿管硬度过大、弯曲困难,依旧会造成舒适感下降乃至物理性损伤尿道粘膜。此外,由于使用个体的尿道狭窄度、敏感度和病变程度的差异,不同患者对导尿管的硬度有种不同的需求。将导尿管加热后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软化导尿管,拓宽导管硬度适用范围,同时缩小导尿管温度与人体温度差异,减少低温下尿道的应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和舒适度。然而,在室内(如商场)、户外、公共场所等加热不便场景下,该使用方法受到约束;同时,管体与外部热源接触也会增加细菌污染的风险。因此,如何避免由于导尿管加热不便而导致导尿管加热使用受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尿管包,该导尿管包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上导尿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管体硬度大、置管困难、尿道损伤等问题,该导尿管包具有自发热、自润滑、即开即用、便捷无菌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尿管包,包括:内部设有导尿管的第一包装体;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包装体,所述发热体用以产生热量以调节所述导尿管的硬度,所述第二包装体与所述第一包装体连接;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内的第一液体包,所述第一液体包内盛装有用以当所述第一液体包破裂时与所述导尿管接触实现润滑所述导尿管并能够传递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的第一液体。可选地,所述第二包装体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包装体和所述第二包装体之间设有用以封装所述第一包装体和所述第二包装体的导热隔层。可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盛装有第二液体的第二液体包;若干个用以当所述第二液体包破裂时与所述第二液体接触反应以产生热量的发热颗粒。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均为无菌水。可选地,所述第二液体包设于所述第一液体包的正下方。可选地,所述第二包装体上设有若干个用以供所述第二包装体内部蒸汽排出的排气孔。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和所述第二包装体的外部、用以实现二者悬挂固定的悬挂部。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针对导尿管应用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导尿管包,具体来说,上述导尿管包包括第一包装体和第二包装体,其中,第二包装体与第一包装体连接,第一包装体的内部设有导尿管,导尿管用于供患者实现导尿;第二包装体的内部设有发热体,发热体用于产生热量,并能够传导至第一包装体内,从而可以降低导尿管的硬度,进而软化管体;进一步地,第一包装体内还设有第一液体包,第一液体包内盛装有第一液体,当第一液体包破裂时,第一液体用于与导尿管接触以润滑导尿管,同时,第一液体还能够传递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也就是说,上述导尿管包通过第二包装体中的发热体产生热量并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包装体内,进而通过第一液体传导至导尿管,这样一来,导尿管受热均匀持久,管体硬度随水温升高而软化,不仅可以实现导尿管表面的润滑作用,而且可以使管体柔软,从而可以解决置管困难及尿道机械损伤的问题,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上述导尿管包结构简单、便携、卫生,且具有自发热、自润滑、即开即用、便捷无菌的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医护人员和使用患者提供便利,并且可以确保导尿管从包装袋取出的过程中就能够完成管体自润滑及管体软化;同时,导尿管包采用第一包装体内的第一液体实现管体的润滑以及对管体的加热软化,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并且使用时不受时间、场合的约束,便捷无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尿管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第一包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包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包装体、11-第一液体包、12-导尿管、2-第二包装体、21-第二液体包、22-发热颗粒、23-排气孔、3-悬挂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导尿管包,该导尿管包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上导尿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管体硬度大、置管困难、尿道损伤等问题,该导尿管包具有自发热、自润滑、即开即用、便捷无菌的特点。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尿管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第一包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包装体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尿管包,包括第一包装体1和第二包装体2,其中,第二包装体2与第一包装体1连接,第一包装体1的内部设有导尿管12,导尿管12用于供患者实现导尿;第二包装体2的内部设有发热体,发热体用于产生热量,该热量能够传导至第一包装体1内,从而可以降低导尿管12的硬度,进而软化管体。当然,第一包装体1和第二包装体2均可以设置为包装袋体或者包装壳体,为了便于热量的传导,导尿管包可以设置为上下两层的结构,即第一包装体1与第二包装体2上下设置,且具有发热体的第二包装体2设于下方。此外,第一包装体1内还设有第一液体包11,第一液体包11内盛装有第一液体,一方面,当第一液体包11破裂时,第一液体用于与导尿管12接触以润滑导尿管12,另一方面,第一液体还能够传递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使导尿管12受热均匀、充分。这样一来,上述导尿管包通过第二包装体2中的发热体产生热量并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包装体1内,进而通过第一液体传导至导尿管12,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导尿管12受热均匀持久,管体硬度随水温升高而软化,不仅可以实现导尿管12表面的润滑作用,而且可以使管体柔软,从而可以解决置管困难及尿道机械损伤的问题,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在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尿管包,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部设有导尿管(12)的第一包装体(1);/n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包装体(2),所述发热体用以产生热量以调节所述导尿管(12)的硬度,所述第二包装体(2)与所述第一包装体(1)连接;/n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1)内的第一液体包(11),所述第一液体包(11)内盛装有用以当所述第一液体包(11)破裂时与所述导尿管(12)接触实现润滑所述导尿管(12)并能够传递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的第一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管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设有导尿管(12)的第一包装体(1);
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包装体(2),所述发热体用以产生热量以调节所述导尿管(12)的硬度,所述第二包装体(2)与所述第一包装体(1)连接;
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1)内的第一液体包(11),所述第一液体包(11)内盛装有用以当所述第一液体包(11)破裂时与所述导尿管(12)接触实现润滑所述导尿管(12)并能够传递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的第一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装体(2)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体(1)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包装体(1)和所述第二包装体(2)之间设有用以封装所述第一包装体(1)和所述第二包装体(2)的导热隔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尿管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顺杰周容涛纪竹青张桢焱张帅栾世方殷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