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05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通过在床尾安装有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的仿生支撑面、带动仿生支撑面做圆周平移运动的运动部、给所述运动部以驱动力的驱动部,三者结合后,病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自主控制开关按钮以控制仿生支撑面的圆周平移的距离和方向,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而无需他人的帮助进行锻炼,节省了不必要的医护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一些因身体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的瘫痪病人、植物人和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常因身体手脚疏于活动,造成各部位肌肉萎缩无力,而且病人长期无法动弹会产生一系列的肩椎、腰椎、血液流通不畅等疾病。为了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为活动不便者进行辅助锻炼,大大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包括床体和床尾,所述床尾呈竖立的平板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床尾上的运动部和给与所述运动部驱动力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承载平台、电机、稳压电源、单片机、驱动器和开关按钮,所述电机、稳压电源、单片机、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运动部包括仿生支撑面、实心转盘、连接杆、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所述仿生支撑面、实心转盘、连接杆位于所述床尾一侧,所述仿生支撑面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所述实心转盘为两个,并与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一一对应,并同轴心设置,所述连接杆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的周边径,并与所述仿生支撑面可拆卸式联接,所述仿生支撑面和所述连接杆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位于所述床尾另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联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联接,所述主动轮受到所述驱动部的电机给予的驱动力后,转动,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同步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实心转盘同方向转动,由此带动所述仿生支撑面做圆周方向的平移。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控制所述开关按钮的关停,从而自主控制所述仿生支撑面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来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节省了不必要的医护人员的时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床体四周边设置有一段槽,所述开关按钮置于所述槽内,并可在槽内移动。这样病人可以根据自身身高和手的位置,随意移动槽内的开关按钮,以缩短和开关按钮的距离,从而方便手部操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床体正下方。充分利用病床床下的空间,使得整个医疗用床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面覆盖安装有遮挡盖。将运动部用遮挡盖给罩起来,将其与外界隔开,防止机械伤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杆一体化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上。制造更方便,同时保证了所述实心转盘的同步运动带动所述仿生支撑面的运动的精确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康复辅助医疗用床,通过在床尾安装有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的仿生支撑面、带动仿生支撑面做圆周平移运动的运动部、给所述运动部以驱动力的驱动部,三者结合后,病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自主控制开关按钮以控制仿生支撑面的圆周平移的距离和方向,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而无需他人的帮助进行锻炼,节省了不必要的医护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康复辅助医疗用床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床尾部分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床尾部分的右视图(去除遮挡盖);图中1、床体1a、床尾1b、槽2、开关按钮3、仿生支撑面4、遮挡盖5、实心转盘5a、连接杆6、电机7、稳压电源8、承载平台9、单片机10、驱动器11、第一同步带12、第二从动轮13、第二同步带14、第一从动轮15、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包括床体(1)和床尾(1a),所述床尾1a呈竖立的平板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床尾1a上的运动部和给与所述运动部驱动力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承载平台8、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和开关按钮2,所述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8上,所述运动部包括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所述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位于所述床尾1a一侧,所述仿生支撑面3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所述实心转盘5为两个,并与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一一对应,并同轴心设置,所述连接杆5a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5的周边径,并与所述仿生支撑面3可拆卸式联接,所述仿生支撑面3和所述连接杆5a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位于所述床尾1a另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通过第二同步带13联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4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联接,所述主动轮15受到所述驱动部的电机6给予的驱动力后,转动,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13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14同步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1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实心转盘5同方向转动,由此带动所述仿生支撑面3做圆周方向的平移。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控制所述开关按钮2的关停,从而自主控制所述仿生支撑面3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来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节省了不必要的医护人员的时间。所述仿生支撑面3可以做成腿部曲线样式,便于和腿部更好的贴合。所述床体1四周边设置有一段槽1b,所述开关按钮2置于所述槽1b内,并可在槽1b内移动。这样病人可以根据自身身高和手的位置,随意移动槽1b内的开关按钮,以缩短和开关按钮的距离,从而方便手部操作。所述承载平台8设置于所述床体1正下方。充分利用病床床下的空间,使得整个医疗用床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大大减小。所述第二从动轮1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4上面覆盖安装有遮挡盖4。将运动部用遮挡盖给罩起来,将其与外界隔开,防止机械伤人。所述连接杆5a一体化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5上。制造更方便,同时保证了所述实心转盘5的同步运动带动所述仿生支撑面3的运动的精确性。运动过程细节如下:当按下预设在床体1四周一位置的开关按钮2,启动机器,稳压电源7开始给单片机9供电,单片机9将控制驱动器10,驱动器10将使电机6以指定速度转动。电机6转动提供的动力经主动轮15传输给实心圆盘5。该实心圆盘5质量大,稳定性好,实心圆盘5上设置有安装仿生支撑面3的支撑结构,实心圆盘5转动将带动仿生支撑面3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仿生支撑面的支撑一面能始终保持对脚的向上支撑力,并带动腿做圆周平移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康复辅助医疗用床,通过在床尾安装有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的仿生支撑面、带动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包括床体(1)和床尾(1a),所述床尾(1a)呈竖立的平板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床尾(1a)上的运动部和给与所述运动部驱动力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承载平台(8)、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和开关按钮(2),所述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8)上,所述运动部包括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所述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位于所述床尾(1a)一侧,所述仿生支撑面(3)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所述实心转盘(5)为两个,并与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一一对应,并同轴心设置,所述连接杆(5a)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5)的周边径,并与所述仿生支撑面(3)可拆卸式联接,所述仿生支撑面(3)和所述连接杆(5a)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位于所述床尾(1a)另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通过第二同步带(13)联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4)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联接,所述主动轮(15)受到所述驱动部的电机(6)给予的驱动力后,转动,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13)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14)同步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1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实心转盘(5)同方向转动,由此带动所述仿生支撑面(3)做圆周方向的平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辅助医疗用床,包括床体(1)和床尾(1a),所述床尾(1a)呈竖立的平板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床尾(1a)上的运动部和给与所述运动部驱动力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承载平台(8)、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和开关按钮(2),所述电机(6)、稳压电源(7)、单片机(9)、驱动器(10)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8)上,所述运动部包括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所述仿生支撑面(3)、实心转盘(5)、连接杆(5a)位于所述床尾(1a)一侧,所述仿生支撑面(3)用于放置并支撑病人的肢体,所述实心转盘(5)为两个,并与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一一对应,并同轴心设置,所述连接杆(5a)形成于所述实心转盘(5)的周边径,并与所述仿生支撑面(3)可拆卸式联接,所述仿生支撑面(3)和所述连接杆(5a)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3)、第二从动轮(12)、第一从动轮(14)和主动轮(15)位于所述床尾(1a)另一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妹邵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泽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