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伟敏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05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包括病床,病床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两个护栏的上端均夹持设置有U形块,U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部插设有固定螺栓,两个U形块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具有可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夹具规格的特点,具体使用时,转动第移固定螺母可以解除外螺纹筒与支撑板的固定后,可以将外螺纹筒沿滑槽移动,转动第二固定螺母可以解除橡胶锥环与螺纹杆的紧密贴合,进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两个L形夹具的高度和距离,使佩戴夹具的患者较为舒适,且夹具夹持在患者的腰部,防止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
技术介绍
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沿胸骨正中切口,需要将病人的胸骨劈开,手术完毕后,为了防止对病人胸部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患者必须仰卧,不得侧卧,特别在术后二个月内,更不能侧卧,否则会将导致胸骨愈合后畸形。现有的心内科术后护理措施是使用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对病人进行夹持,防止病人不经意间发生侧卧,但是现有的夹具款式固定,无法根据不同体型的病人改变夹具的大小,进而使佩戴夹具的病人较为不适,且现有的夹具大多固定在病人的胸口处,当病人相转动身体使会对病人的胸部产生挤压,进而可能会使病人的伤口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夹具款式固定,无法根据不同体型的病人改变夹具的大小,进而使佩戴夹具的病人较为不适,且现有的夹具大多固定在病人的胸口处,当病人相转动身体使会对病人的胸部产生挤压,进而可能会使病人的伤口受到伤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包括病床,所述病床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两个所述护栏的上端均夹持设置有U形块,所述U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插设有固定螺栓,两个所述U形块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处,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位于支撑板下端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片,所述外螺纹筒位于支撑板上端的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外螺纹筒的内部,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夹具,所述L形夹具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外螺纹筒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锥环,所述橡胶锥环活动套接在螺纹杆的表面上,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护栏的表面接触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开有弧形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具有可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夹具规格的特点,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母使外螺纹筒上升,进而带动固定片与支撑板紧密接触,进而使外螺纹筒与支撑板固定,转动第移固定螺母可以解除外螺纹筒与支撑板的固定后,可以将外螺纹筒沿滑槽移动,通过设设置的第二固定螺母挤压橡胶锥环下降,进而使锥形槽挤压橡胶锥环与螺纹杆紧密贴合,转动第二固定螺母可以解除橡胶锥环与螺纹杆的紧密贴合,进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两个L形夹具的高度和距离,使佩戴夹具的患者较为舒适,且夹具夹持在患者的腰部,防止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的俯视图;图3为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病床1、护栏2、U形块3、螺孔4、螺栓5、支撑板6、调节机构7、滑槽71、外螺纹筒72、固定片73、第一固定螺母74、夹持机构8、插槽81、螺纹杆82、L形夹具83、橡胶垫84、锥形槽85、橡胶锥环86、第二固定螺母87、弧形槽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包括病床1,病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2,两个护栏2的上端均夹持设置有U形块3,U形块3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4,螺孔4内部插设有固定螺栓5,两个U形块3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机构8。其中,调节机构7包括滑槽71,滑槽71开设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两端处,滑槽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螺纹筒72,外螺纹筒72位于支撑板6下端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片73,外螺纹筒72位于支撑板6上端的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74。其中,夹持机构8包括插槽81,插槽81开设在外螺纹筒72的内部,插槽81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82,螺纹杆8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夹具83,L形夹具8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84,外螺纹筒72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锥形槽85,锥形槽85的内部设置有橡胶锥环86,橡胶锥环86活动套接在螺纹杆82的表面上,螺纹杆82的上端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87。其中,固定螺栓5与护栏2的表面接触设置。其中,第一固定螺母74和第二固定螺母87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其中,橡胶垫84的表面上开有弧形槽9。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具有可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夹具规格的特点,具体使用时,将两个U形块3卡接在护栏2的上端,可以推动U形块3带动支撑板6在病床1的上端移动,转动螺栓5使螺栓5与护栏2接触,进而可以将U形块3与护栏2固定,固定住外螺纹筒72同时转动第一固定螺母74可以带动外螺纹筒72上升,进而带动固定片73与支撑板6紧密接触,进而使外螺纹筒72与支撑板6固定,反向转动第一固定螺母74可以解除外螺纹筒72与支撑板6的固定后,进而可以将外螺纹筒72沿滑槽71移动,固定住外螺纹筒72的同时转动第二固定螺母87可以带动第二固定螺母87挤压橡胶锥环86下降,进而使锥形槽85挤压橡胶锥环86与螺纹杆82紧密贴合,反向转动第二固定螺母87可以解除锥形槽85对橡胶锥环86的挤压,进而解除橡胶锥环与螺纹杆的紧密贴合,进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形调节两个L形夹具83的高度和距离,使佩戴夹具的患者较为舒适,且夹具夹持在患者的腰部,防止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损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包括病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2),两个所述护栏(2)的上端均夹持设置有U形块(3),所述U形块(3)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4),所述螺孔(4)内部插设有固定螺栓(5),两个所述U形块(3)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包括病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2),两个所述护栏(2)的上端均夹持设置有U形块(3),所述U形块(3)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4),所述螺孔(4)内部插设有固定螺栓(5),两个所述U形块(3)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滑槽(71),所述滑槽(71)开设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两端处,所述滑槽(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螺纹筒(72),所述外螺纹筒(72)位于支撑板(6)下端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片(73),所述外螺纹筒(72)位于支撑板(6)上端的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夹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敏
申请(专利权)人:蒋伟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