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03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一种术后腹带,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其包括矩形布带,矩形布带上设有多个引流孔,矩形布带外侧固定设有收紧贴,所述矩形布带内侧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魔术贴,一块矩形布带上可拆卸的设有两块更换布块,更换布块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更换布块上设有多个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患者因为引流管周围渗液刺激皮肤,着凉;减少医生的换药次数和更换时间,渗湿后无需频繁更换矩形布带,不用重新松解引流管固定用的细绳,节约松绑细绳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腹带。
技术介绍
外科腹部手术以后,经常使用医用弹力腹带进行腹部手术后的包扎和固定,以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在外科腹部手术中经常需要进行肠造口术及泌尿造口。现有技术中,医用弹力腹带因没有开口及造口袋排放孔,佩戴后会使引流管受压在腹带中,影响有效引流,并会造成受压部位皮肤受损;此外,造口袋也被压在腹带里面,粪便、尿液和气体排出困难,于是从皮肤与底板之间的空隙中排出,导致造口袋容易渗漏、使用时间缩短,增加了造口用品的费用;经常渗漏还可增加造口周围皮肤炎的发生率,影响生活质量。另外,肠造口和泌尿造口患者由于手术方式使之排便、排尿方式及自身形象改变,造口袋不隐藏,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外,对医护人员而言,现有技术中的腹带不利于术后观察造口黏膜血运情况,每次巡房时都需打开腹带观察造口情况,并由两名护士再次包好腹带,这样大大浪费了护士的人力与劳动时间。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170641.0的一种外科腹带,包括背部区、腹部区及固定区,背部区置于腹部区与固定区之间且连接于腹部区与固定区;腹部区一侧设有收纳部,收纳部连接于背部区,腹部区另一侧设有连接体,连接体可与固定区可拆卸连接;背部区设有调整部,调整部位于背部区与固定区之间;固定区上设有插口,插口与收纳部位于背部区同侧。本技术通过在背部区设置调整部使得腹带具有加压包扎的功能;将固定区与连接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患者对腹带拆装方便;通过在腹部区设置收纳部,腹部手术的患者可以将药包放置于其中,避免了现有的腹带在固定药包时容易导致药包从患者身上脱落的情况发生;此外,固定区上设置的插口用于疏导患者身上的引流管,其更换腹带麻烦,并且患者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度高,减少腹带更换次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腹带,包括矩形布带,矩形布带上设有多个引流孔,矩形布带外侧固定设有收紧贴,所述矩形布带内侧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魔术贴,一块矩形布带上可拆卸的设有两块更换布块,更换布块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更换布块上设有多个开口,矩形布带能包裹着病人的腰腹,收紧贴用于收紧矩形布带,一块矩形布带上有两块更换布块,更换布块同样也是矩形,面积等于矩形布带面积的一般,更换布块可以从矩形布带上取下来,采用的是魔术贴拆卸,简单方便,矩形布块无需更换,矩形布带上的引流孔用于放置引流管,引流管同时还会穿过更换布块的开口,更换布块更换时,引流管可以直接穿过开口,更换过程中不影响引流管。进一步,所述矩形布带内侧的中间设有遮边布,由于采用的是魔术贴,魔术贴如果直接与皮肤接触,容易划伤皮肤,并且接触容易感觉到不舒服,故在矩形布带内侧中间设有遮边布,用于遮挡魔术贴的边角,防止魔术贴与皮肤接触。进一步,所述遮边布有两个,位于中间魔术贴的两端,具体的遮边布位置,位于魔术贴的两端,魔术贴中间会贴有更换布块,更换布块用于吸收患者产生的液体或者药液,遮边布不建议将整个魔术贴遮住,仅仅遮挡两端即可,遮挡中间的话,遮边布不能更换,容易弄脏。进一步,所述遮边布为三角形结构,尽可能节省遮边布的面积,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进一步,所述更换布块包括防水层和吸水层,防水层和吸水层缝接,防水层上设有与矩形布带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魔术贴,常规设置,防水层与矩形布带连接,吸水层与皮肤接触。进一步,所述吸水层是无菌纱布包裹着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因为吸水层是与人体接触的,所以吸水层表面是无菌纱布,无菌纱布与人体直接接触,使用无菌纱布能防止病人的伤口出现感染。进一步,所述引流孔为腰型孔,引流孔与更换布块上的开口方向一致,腰型孔有一定长度,引流管可以在引流孔中调整位置,防止引流管弯折。进一步,所述更换布块上的开口方向朝一侧,开口方向决定更换布块的取出方向,不采用朝上或者朝下设置是因为开口和引流孔与矩形布块受力一直,在使用时,矩形布带是横向受力,如果引流孔和开口是上下设置的,矩形布带受的力会导致引流孔和开口张开,矩形布带拉伸比较长,如果引流孔和开口是横向设置,就不会被拉开。进一步,所述引流孔和开口的数量为2~4个,数量过多容易导致矩形布块容易变形,穿在病人身上容易拉伸,一个更换布块上2~4个开口,对应的,一块矩形布带上有4~8个引流孔。进一步,所述收紧贴与所述引流孔间隔设置,收紧贴一端缝接固定在矩形布带上,收紧贴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收紧贴可拆卸连接,收紧贴与引流孔间隔设置是在引流孔中设置有引流管时,收紧贴收紧时不会影响到引流管,同时,在收紧贴的根部可以设置绳环,引流管穿过绳环,然后通过细绳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患者因为引流管周围渗液刺激皮肤,着凉;减少医生的换药次数和更换时间,渗湿后无需频繁更换矩形布带,不用重新松解引流管固定用的细绳,节约松绑细绳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矩形布带的外侧正视图;图2—为图1中收紧贴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矩形布带的内侧正视图;图4—为图1中更换布块的正视图;图5—为图1中更换布块的剖视图;图中:1—矩形布带,11—引流孔,12—收紧贴,13—魔术贴,2—更换布块,21—防水层,22—吸水层,3—开口,4—遮边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5:本实施例的一种术后腹带,包括矩形布带1,矩形布带1上设有多个引流孔11,矩形布带1外侧固定设有收紧贴12,收紧贴12与所述引流孔11间隔设置,收紧贴12一端缝接固定在矩形布带1上,收紧贴12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收紧贴12可拆卸连接,图中为两侧收紧贴12端部粘贴连接,也可以是纽扣连接等,收紧贴12与引流孔11间隔设置是在引流孔11中设置有引流管时,收紧贴12收紧时不会影响到引流管,收紧贴12的根部还设有绳环,绳环搭配细绳用于绑紧固定引流管,绳环是一条布带,细绳两端与收紧贴12一同缝接在矩形布带1上,具体参照图2,图2中虚线表示缝纫线。矩形布带1内侧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魔术贴13,一块矩形布带1上可拆卸的设有两块更换布块2,更换布块2通过魔术贴13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更换布块2上设有多个开口3,更换布块2上的开口3方向朝一侧或者朝下;引流孔11为腰型孔,引流孔11与更换布块2上的开口3方向一致,引流孔11和开口3的数量为2~4个,图中数量为3个,收紧贴12的数量为4条。矩形布带1内侧的中间设有遮边布4,遮边布4有两个,位于中间魔术贴13的两端,遮边布4为三角形结构。更换布块2包括防水层21和吸水层22,防水层21和吸水层22缝接,防水层21上设有与矩形布带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魔术贴13,吸水层22是无菌纱布包裹着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本技术通过可拆卸的更换布块2实现减少更换时间,同时不需要更换矩形布带1,更换布块2的两层结构,不仅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腹带,包括矩形布带(1),矩形布带(1)上设有多个引流孔(11),矩形布带(1)外侧固定设有收紧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布带(1)内侧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魔术贴(13),一块矩形布带(1)上可拆卸的设有两块更换布块(2),更换布块(2)通过魔术贴(13)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更换布块(2)上设有多个开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腹带,包括矩形布带(1),矩形布带(1)上设有多个引流孔(11),矩形布带(1)外侧固定设有收紧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布带(1)内侧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魔术贴(13),一块矩形布带(1)上可拆卸的设有两块更换布块(2),更换布块(2)通过魔术贴(13)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更换布块(2)上设有多个开口(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布带(1)内侧的中间设有遮边布(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边布(4)有两个,位于中间魔术贴(13)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边布(4)为三角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布块(2)包括防水层(21)和吸水层(22),防水层(21)和吸水层(22)缝接,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莲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