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87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箭靶,该箭靶的靶体由若干片体层层堆叠而成,并形成有前、后二靶面,而固定板则夹合于靶体的上、下缘,并以固定单元将其束紧固定,再于靶体的外周缘套合有护套,当箭射到时,可箭射入于片体之间,这样不仅可避免损坏靶面,同时可延长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箭靶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在射箭时,均会设置有箭靶,以供箭可以射入箭靶内,作为练习及比赛时计分之用,而该箭靶的材质系以褟褟米或布质制作为主,因此箭靶经箭多次射穿后,则会在箭靶表面上留下坑洞,而影响到后续射箭的固定,以致于必须经常更换箭靶,增加购置上的开销,因此在使用上并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损坏靶面,同时可延长寿命的箭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箭靶,它设有靶体,该靶体由片体层层堆叠固定而形成靶面。 该箭靶设有固定板夹合于靶体的上、下缘。 该箭靶设有固定单元束紧固定于靶体的周缘。 该箭靶设有护套套合于靶体的外周缘,该护套顶缘设有提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确实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系利用片体层层堆叠而形成靶体的靶面,而该片体可由发泡EPE塑料制成,具有伸缩性,因此,当箭射到时,可射入于片体之间,从而可保持靶面的完整性,避免遭到破坏,以延长寿命,并可节省购置成本。 2、本技术的片体系堆叠形成二靶面,从而可以绘制不同的图案,以供可任意翻转其中一靶面,作为射箭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箭射入靶体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靶体 11片体 12前靶面 13后靶面 2固定板 3固定单元4护套 41提把 42钉针A箭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靶体1、固定板2、固定单元3及护套4,其中靶体1,其由若干的片体11层层堆叠而成,该等片体11可由发泡EPE塑料的材质所制成,其发泡系数系在于10倍至15倍之间,又该等片体11堆叠后可形成前、后二靶面,即前靶面12及后靶面13,且在该前靶面12及后靶面13上可绘制有不同的图案,例如红心、动物等。 固定板2,其可夹合于靶体1的上、下缘。 固定单元3,其可供束紧固定于靶体1及固定板2的周缘。 护套4,可供套合于靶体1的外周缘,该护套4顶缘设有一提把41,又护套4可借由钉针42将其固定于靶体1上。 本技术在组合时,如图2所示,可将适当数量的片体11予以层层堆叠而成一靶体1,再以固定板2上、下夹合该等片体11,使其可夹固成形,再以固定单元3将其束紧固定于靶体1及固定板2上,将其固结成一体,而不致分开散乱,再以护套4套合在靶体1的外周缘,并以钉针42将其钉固,从而不会任意松动移位,使该靶体1的前、后侧,可显露形成为前、后靶面12、13,并在该前靶面12及后靶面13上绘制有图案,如此,则可轻易组装完成。 使用时,可用手提取护套4上的提把41,从而可以方便携带及任意搬移,当靶体1固定于射箭场内适当位置处后,可选择前靶面12及后靶面13其中之一进行射箭。当开始射箭时,即可瞄准靶体1的前靶面12或后靶面13开始射箭,如图3所示,当发射出的箭A接触到前靶面12或后靶面13时,由于该靶体1为多层的片体11堆叠而成,且该等片体11具有伸缩性,从而可使箭A穿入二片体11之间的空隙,利用层层片体11的夹持性将箭A予以固定,如此,则可依照箭A固定于前靶面12或后靶面13上任一位置处,而计算得分,当在靶体1上拔出箭A后,由于片体11的伸缩性,从而缩合成为一完整的前靶面12或后靶面13,不会留下任何的坑洞,以供可长久使用,不会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箭靶,其特征在于:它设有靶体,该靶体由片体层层堆叠固定而形成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箭靶,其特征在于它设有靶体,该靶体由片体层层堆叠固定而形成靶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靶,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固定板夹合于靶体的上、下缘。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雅
申请(专利权)人:錞扬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