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8468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机构、控制指示模块及测量组件。固定机构设置于底板的前端面,用于将底板的后端面与电梯的层门固定连接。控制指示模块,设置于底板前端面,用于检测并显示层门的门锁回路通断状况。测量组件,设置于底板前端面的一侧且可相对底板上下移动,用于获取层门啮合长度数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测量装置与层门固定连接或分离,控制指示模块可以显示门锁回路的通断状态,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测量组件可以精确地读出层门啮合的长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及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关闭时,门锁闭合回路连通时,电梯层门门锁的闭合时的啮合长度需要在一定阈值范围内,否则层门可能闭合不牢靠,会造成安全隐患。同理,电梯层门开启时,门锁闭合回路断开时,电梯层门的门锁的断开时的啮合长度也需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保证电梯层门正常开启。传统的测量方法使用钢直尺测量,精度较低,通用性不强。部分测量方法采用位移传感器,测试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能够方便地测出电梯门锁的层门的啮合长度,测量精度较高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使用该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方法。第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面,用于将所述底板的后端面与电梯的层门固定连接;控制指示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用于检测并显示层门的门锁回路通断状况;测量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的一侧且可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用于获取层门啮合长度数值。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固定机构将测量装置固定在层门上的合适位置上,再将测量组件与电梯的层门的活动锁钩连接,最后将控制指示模块与与电梯的门锁回路连接。测量时通过逐渐下压活动锁钩,带动测量组件移动,直到控制指示模块发出连通指示,此时测量组件的读数即为门锁的啮合长度。固定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测量装置与层门固定连接或分离,控制指示模块可以显示门锁回路的通断状态,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测量组件可以精确地读出层门啮合的长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件和穿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可沿所述支撑件往复运动;所述刻度尺上端套设有测量片,所述刻度尺的下端设置有调零机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测量片之间设有压缩弹性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为磁性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指示模块包括:盒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形成一密闭空间;电源,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包括夹钳和触点,所述夹钳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触点串联在所述电源与所述指示灯之间,所述夹钳可以伸出所述盒体外一段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刻度尺两端设有螺纹,所述测量片通过一与所述螺纹匹配的固定螺母固定于所述刻度尺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零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匹配的第一调零螺母和第二调零螺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微调机构,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微调机构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可在所述微调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刻度尺的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丝杠副、导向滑轨及导向滑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丝杠副的滑上连接,所述丝杠副的两端的支架上设有可供所述滑块穿过的通孔,所述丝杠副的丝杆一端设有旋转手柄,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滑轨上,所述导向滑块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第二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零:对刻度尺进行调零,并固定调零结果;固定微调:将底板固定在电梯的层门的合适位置上,使测量片的上端面与电梯的层门的固定锁钩的上端面齐平;连接控制指示模块:将控制指示模块中的电流传感器的夹钳夹持在电梯的门锁回路中的任一导线上;闭合啮合长度测量:驱动电梯的层门的活动锁钩逐渐向固定锁钩方向移动,并推动所述测量片运动,直到控制指示模块指示门锁回路导通,此时支撑件端面所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即为闭合啮合长度;断开啮合长度测量:继续驱动电梯的层门的活动锁钩向固定锁钩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再驱动活动锁钩逐渐向背向固定锁钩方向移动,直到控制指示模块指示门锁回路断开,此时支撑件端面所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即为断开啮合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微调步骤包括:固定:将底板固定在电梯的层门上,使测量片与电梯层门的活动锁钩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微调:通过微调机构驱动支撑件移动,直到测量片的上端面与固定锁钩的上端面齐平。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指示模块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底板100,固定机构200,控制指示模块300,指示灯310,电流传感器320,支撑件400,刻度尺500,测量片510,压缩弹性件600,调零机构700,第一调零螺母710,第二调零螺母720,微调机构800,丝杠副810,支架811,滑块812,旋转手柄820,导向滑轨830,导向滑块831,活动锁钩900,固定锁钩9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00及设置于底板100上的固定机构200、控制指示模块300及测量组件。固定机构200设置于底板100的前端面上,用于将测量装置的后端面电梯的层门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夹持、吸附等固定方式。控制指示模块300用于检测并显示电梯的层门的门锁回路的通断状况,门锁啮合时,门锁回路会导通,门锁分离时,门锁回路会断开,实际电梯运行过程中门锁回路导通时门锁啮合长度需大于一定阈值。测量组件设置在底板100的前端面上,可相对底板100上下移动,使用时与层门的活动锁钩900连接,通过获取活动锁钩的移动距离来测量层门的啮合长度数值。测量时通过逐渐下压活动锁钩,带动测量组件移动,直到控制指示模块发出连通指示,此时测量组件的读数即为门锁的啮合长度。安装方便,测量步骤简单且测量精度高。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指示模块300可以采用声音信号或者视觉信号来指示门锁回路的通断状态。参照图1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面,用于将所述底板的后端面与电梯的层门固定连接;/n控制指示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用于检测并显示层门的门锁回路通断状况;/n测量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的一侧且可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用于获取层门啮合长度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面,用于将所述底板的后端面与电梯的层门固定连接;
控制指示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用于检测并显示层门的门锁回路通断状况;
测量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前端面的一侧且可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用于获取层门啮合长度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件和穿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可沿所述支撑件往复运动;所述刻度尺上端套设有测量片,所述刻度尺的下端设置有调零机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测量片之间设有压缩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磁性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示模块包括:
盒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形成一空间;
电源,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电流传感器,包括夹钳和触点,所述夹钳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触点串联在所述电源与所述指示灯之间,所述夹钳可以伸出所述盒体外一段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两端设有螺纹,所述测量片通过一与所述螺纹匹配的固定螺母固定于所述刻度尺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匹配的第一调零螺母和第二调零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调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勋林晓明李继承戚政武苏宇航陈英红杨宁祥梁敏健彭晓军谢小娟崔靖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