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48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4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带钢飞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原品种成材率提高了0.5%;集装箱薄材合同执行率获得极大提高,由75%提升到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集装箱薄材作为某钢厂1580mm热轧机组的主打产品,属于盈利高效品种,因此保障薄材的稳定顺行,和薄材合同的良好执行,是1580线生产稳定和获取利润的良好保障。在生产集装箱1.6mm规格时,存在精轧F6机架带钢头部板形状态不良,带钢头部撞击F6机架出口护板后翘起,产生飞飘和起套现象,撞击F7机架(末机架)入口导卫,造成咬入困难,后续合同不能正常执行,需要改厚规格轧制(厚度由1.6mm改为2.0mm),严重的会造成头部堆套顺折轧破或头部双层卡钢,薄材无法正常生产,即使没有堆钢,产品能最终成卷,但是由于带钢本体有轧破或划伤,导致产品的成材率低,同时工作辊辊面可能有损伤,影响后续生产,给生产的顺行和产品合同的良好执行带来极大的困难,解决此问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避免由于头部飞起而产生的废品,提高集装箱薄材产品合格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1)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带钢头部穿带平稳,板形呈微中浪;2)精轧负荷分配: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3)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4)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5)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所述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厚度为1.6mm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带钢出末机架后飞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平均每月减少废品50吨,原品种成材率提高了0.5%;2)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合同执行率获得极大提高,由75%提升到95%以上,效果显著,实现了集装箱薄材稳定供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1)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带钢头部穿带平稳,板形呈微中浪;优化后三架轧机弯辊力,改善机架出口板形质量;弯辊力是各个机架出口板形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调整固化弯辊力,将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调整趋于一致,保证各个机架出口板形控制稳定,且板形为微中浪,降低带钢出倒数第二架轧机后头部飞起的几率。2)精轧负荷分配: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优化负荷分配,提高弯辊力作用效率。优化集装箱薄材二级负荷分配,调整精轧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以改善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带钢板形,提升钢卷板形质量,降低带钢头部出倒数第二架轧机后飞起几率。3)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优化倒数第二架轧机切水板护板角度,减小带钢头部和护板间的冲击力。调整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减小护板表面与轧线标高的高度差,使带钢在穿带过程中,与护板平缓接触,避免带钢头部飞起。4)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调整切水板树脂条更换标准和使用周期,将切水板磨损标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切水板树脂条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树脂条与轧辊能够很好贴合、不漏水,保证切水板护板角度,避免带钢头部飞起。5)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合理匹配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将倒数第二架轧辊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切水板与轧辊贴合后,可以保证出口下切水板护板与下辊辊面的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带钢头部飞起。所述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厚度为1.6mm以下。实施例1:本实施例精轧机组7架轧机,F7轧机为末机架。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1)保证精轧F5~7三个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吨,带钢头部穿带平稳,板形呈微中浪;2)负荷分配:F1~F7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各机架压下率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F1~F7架轧机压下率轧机F1F2F3F4F5F6F7压下率/%484635292115103)F6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6~-4mm范围内;4)F6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5)F6工作辊辊径: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n1)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带钢头部穿带平稳,板形呈微中浪;/n2)精轧负荷分配: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n3)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n4)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n5)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1)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带钢头部穿带平稳,板形呈微中浪;
2)精轧负荷分配: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
3)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委何士国贺亮王杰王刚于斌王存张吉富赵毓伟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