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清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36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包括承托底板,承托底板的一侧成型有挡板,承托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若干车轮,其特征在于:承托底板的上端面安置有水槽,水槽的一端抵靠在挡板上,水槽另一端的上侧成型有槽口,水槽的槽口内插设有直角梯形状的翻转料斗,翻转料斗安置在钢构托座上,钢构托座固定在水槽的内侧底面上,翻转料斗的斜面端穿过水槽的槽口固定有若干铰接支座,铰接支座通过铰接轴和支撑架相铰接,支撑架固定在承托底板上并抵靠在水槽的外壁上;所述翻转料斗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漏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
技术介绍
:钢渣处理滚筒是目前转炉渣处理设备之一,滚筒渣处理生产工艺是将转炉产生的高温液态渣,由渣罐接渣后,倒入旋转的滚筒中,在滚筒内经过冷却水冷却和钢球破碎后,形成颗粒均匀、常温的固态钢渣,从滚筒篦条中间缝隙通过,滚筒篦条像一道筛子,合格的钢渣才能通过,再由排渣口排出,整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渣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模式。滚筒在处理钢渣过程中要使用大量循环水,作为滚筒的冷却水,冷却水为高温钢渣和滚筒筒体降温后再从滚筒内流入循环水池,在此过程中夹会带了大量的冶金粉抹,逐渐沉淀在水池中,为了保证循环水池的水量,要不断的将沉淀物抓出水池,而水池中沉淀物的清理工作繁琐忙,从而需要方便快捷的装置实现水池中沉淀物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其能方便实现对冶金用循环水中的残渣等杂质的清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包括承托底板,承托底板的一侧成型有挡板,承托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若干车轮,其特征在于:承托底板的上端面安置有水槽,水槽的一端抵靠在挡板上,水槽另一端的上侧成型有槽口,水槽的槽口内插设有直角梯形状的翻转料斗,翻转料斗安置在钢构托座上,钢构托座固定在水槽的内侧底面上,翻转料斗的斜面端穿过水槽的槽口固定有若干铰接支座,铰接支座通过铰接轴和支撑架相铰接,支撑架固定在承托底板上并抵靠在水槽的外壁上;所述翻转料斗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漏水孔;所述水槽的上、下端分别成型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槽的外壁上,上分别固定有与出水孔或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管接头和进水管接头,水槽的内壁上固定有与进水孔相连通同的连接管,连接管上铰接有弯管,弯管的出口端位于翻转料斗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承托底板上挡板的上端固定有扶手。优选的,所述翻转料斗背离斜面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有拉手。优选的,所述翻转料斗的上端面低于水槽的上端面,水槽上槽口的下端面高于钢构托座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的漏水孔阵列在翻转料斗上,翻转料斗的内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层过滤纱布。优选的,所述承托底板一侧的车轮为定向轮,承托底板另一侧的车轮为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的弯管和连接管的铰接方式为,弯管插接在连接管内,弯管的外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卡条,连接管的内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卡槽,弯管的卡条插接在连接管的卡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提出可移动的循环水槽代替沉淀池,能方便实现对冶金用循环水中的残渣等杂质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托底板;1a、挡板;2、车轮;3、水槽;3a、槽口;4、钢构托座;5、翻转料斗;5a、漏水孔;6、铰接支座;7、支撑架;8、出水管接头;9、进水管接头;10、连接管;11、弯管;12、拉手;13、扶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包括承托底板1,承托底板1的一侧成型有挡板1a,承托底板1的下端面上固定若干车轮2,承托底板1的上端面安置有水槽3,水槽3的一端抵靠在挡板1a上,水槽3另一端的上侧成型有槽口3a,水槽3的槽口3a内插设有直角梯形状的翻转料斗5,翻转料斗5安置在钢构托座4上,钢构托座4固定在水槽3的内侧底面上,翻转料斗5的斜面端穿过水槽3的槽口3a固定有若干铰接支座6,铰接支座6通过铰接轴和支撑架7相铰接,支撑架7固定在承托底板1上并抵靠在水槽3的外壁上;所述翻转料斗5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漏水孔5a;所述水槽3的上、下端分别成型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槽3的外壁上,上分别固定有与出水孔或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管接头8和进水管接头9,水槽3的内壁上固定有与进水孔相连通同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上铰接有弯管11,弯管11的出口端位于翻转料斗5的上方。所述承托底板1上挡板1a的上端固定有扶手13。所述翻转料斗5背离斜面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有拉手12。所述翻转料斗5的上端面低于水槽3的上端面,水槽3上槽口3a的下端面高于钢构托座4的上端面。所述的漏水孔5a阵列在翻转料斗5上,翻转料斗5的内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层过滤纱布。所述的翻转料斗5内插有纱布袋,纱布袋的外边套设在翻转料斗5的侧边上。所述承托底板1一侧的车轮2为定向轮,承托底板1另一侧的车轮2为万向轮。所述的出水管接头8和进水管接头9上均固定连接有球阀。所述的弯管11和连接管10的铰接方式为,弯管11插接在连接管10内,弯管11的外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卡条,连接管10的内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卡槽,弯管11的卡条插接在连接管10的卡槽内。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为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将可移动的水槽3代替固定的水池使用,出水管接头8和进水管接头9连接钢渣处理滚筒的循环水管,从而带杂质的水从翻转料斗5内进入,通过纱布袋或纱布的过滤,从漏水孔5a流入水槽3内;而需要清理杂质时可以移动水槽3到杂质倾倒处,通过翻转料斗5,将过滤堆积的杂质倾倒出水槽3,从而便于实现对钢渣处理滚筒中流出的残渣的清理。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包括承托底板(1),承托底板(1)的一侧成型有挡板(1a),承托底板(1)的下端面上固定若干车轮(2),其特征在于:承托底板(1)的上端面安置有水槽(3),水槽(3)的一端抵靠在挡板(1a)上,水槽(3)另一端的上侧成型有槽口(3a),水槽(3)的槽口(3a)内插设有直角梯形状的翻转料斗(5),翻转料斗(5)安置在钢构托座(4)上,钢构托座(4)固定在水槽(3)的内侧底面上,翻转料斗(5)的斜面端穿过水槽(3)的槽口(3a)固定有若干铰接支座(6),铰接支座(6)通过铰接轴和支撑架(7)相铰接,支撑架(7)固定在承托底板(1)上并抵靠在水槽(3)的外壁上;所述翻转料斗(5)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漏水孔(5a);/n所述水槽(3)的上、下端分别成型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槽(3)的外壁上,上分别固定有与出水孔或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管接头(8)和进水管接头(9),水槽(3)的内壁上固定有与进水孔相连通同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上铰接有弯管(11),弯管(11)的出口端位于翻转料斗(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包括承托底板(1),承托底板(1)的一侧成型有挡板(1a),承托底板(1)的下端面上固定若干车轮(2),其特征在于:承托底板(1)的上端面安置有水槽(3),水槽(3)的一端抵靠在挡板(1a)上,水槽(3)另一端的上侧成型有槽口(3a),水槽(3)的槽口(3a)内插设有直角梯形状的翻转料斗(5),翻转料斗(5)安置在钢构托座(4)上,钢构托座(4)固定在水槽(3)的内侧底面上,翻转料斗(5)的斜面端穿过水槽(3)的槽口(3a)固定有若干铰接支座(6),铰接支座(6)通过铰接轴和支撑架(7)相铰接,支撑架(7)固定在承托底板(1)上并抵靠在水槽(3)的外壁上;所述翻转料斗(5)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漏水孔(5a);
所述水槽(3)的上、下端分别成型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槽(3)的外壁上,上分别固定有与出水孔或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管接头(8)和进水管接头(9),水槽(3)的内壁上固定有与进水孔相连通同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上铰接有弯管(11),弯管(11)的出口端位于翻转料斗(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冶金用循环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