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0229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离子提取物由生物活性玻璃、浸提介质和添加物组成;其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浸提介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1~200 mg/mL,所述添加物与浸提介质的体积比是3~10%。制备该离子提取物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菌条件下,用浸提介质浸没生物活性玻璃,得到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置于无菌条件下振荡孵育;(3)将步骤(2)所得孵育产物离心、过滤除去粉体,随后加入添加物,涡旋振荡混匀后得到离子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子提取物制备方法便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促进创面再上皮化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屏障,一方面为人体抵御物理因素如光、热、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损失。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构成,其中表皮位于最外层,主要承担皮肤的屏障功能。表皮中90%以上的细胞是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经过不断分化使表皮形成复层上皮,从上到下为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由于覆盖于体表,皮肤经常受到损伤。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快速启动创伤愈合机制使得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及时地恢复,但是许多因素如伤口感染、局部缺血、糖尿病等会影响皮肤恢复的进程,使创面迁延不愈,形成难愈创面。一般情况下,难愈创面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生理行为会发生异常,造成创面再上皮化进程缓慢,屏障功能无法重塑,需要外界条件介入,促进皮肤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生物活性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牙齿等硬组织修复。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生物活性玻璃对于软组织如皮肤的修复也有促进作用,其释放的离子会激活多条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行为,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某些情况下,直接使用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可能会出现粉体在皮肤创面处分布不均匀,出现局部堆积,离子释放后造成局部较强的碱性化学环境,产生细胞毒性,造成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子提取物具有良好得生物相容性,能够降低细胞通透性,增强屏障功能,促进难愈创面再上皮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之一实现。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由生物活性玻璃、浸提介质和添加物组成;其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浸提介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1~200mg/mL,所述添加物与浸提介质的体积比是3~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生物活性玻璃是以SiO2-CaO-P2O5三元系统为主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其中SiO2摩尔百分比是40~80%,CaO的摩尔百分比为10~40%,P2O5的摩尔百分比为1~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为58S生物活性玻璃。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浸提介质为DMEM培养基、无血清的角质形成细胞专用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溶液、生理盐水、无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添加物为表皮生长因子、转化因子α、胰岛素、氢化可的松、L-谷氨酰胺、肾上腺素、转铁蛋白、牛脑垂体提取物、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菌条件下,用浸提介质浸没生物活性玻璃,得到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置于无菌条件下振荡孵育;(3)将步骤(2)所得孵育产物离心、过滤除去粉体,随后加入添加物,涡旋振荡混匀后得到离子提取物。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1)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用100~500目筛网进行过筛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2)所述振荡孵育是在恒温摇床中,其中温度设置为20~37℃,振荡速度设置为50~150rpm。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2)所述振荡孵育的时间为12~72h。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应用于制备皮肤护理或皮肤创面修复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离子提取物可以通过涂敷、喷洒等手段在创面治疗中应用,也可作为基础溶剂添加其他成分进行功能化应用,对于治疗难愈创面以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调控细胞通透性,增强皮肤屏障功能。(2)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可以加速创面再上皮化过程,缩短创面愈合时间。(3)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制得的离子提取物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单层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制得的离子提取物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1)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制备:量取534.17mL去离子水倒入烧杯,放入30℃恒温水浴锅中,将13.03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滴加至去离子水中,使用数显恒温搅拌器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用蠕动泵以15mL/min的速度加入660.6mL的正硅酸乙酯,在添加过程中使用数显恒温搅拌器持续搅拌,待正硅酸乙酯添加完毕后,再持续搅拌30min使其充分溶解。用蠕动泵以5mL/min的速度加入65.4mL的磷酸三乙酯,在添加过程中使用数显恒温搅拌器持续搅拌,待磷酸三乙酯添加完毕后,再继续搅拌1h使其充分水解。称取421.095g四水硝酸钙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添加过程中使用数显恒温搅拌器持续搅拌,待四水硝酸钙添加完毕后,再继续搅拌3~4h直至溶液澄清,随后停止搅拌。用保鲜膜密封烧杯口,置于室温下陈化3天,之后分别在60℃和120℃的烘箱中,各干燥3天,使其水分完全挥发。然后置于650°C的马弗炉中热处理3h,即得到生物活性玻璃。(2)将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球磨,用400目筛网过筛,随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干燥后得到无菌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3)取1g无菌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均匀地铺在直径10cm的无菌培养皿中,随后加入5mL的皮肤细胞基础培养基(ATCC),浸没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生物活性玻璃与浸提介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0mg/mL。(4)将培养皿用封口胶密封置于恒温摇床中,设置摇床温度为37℃,摇床震荡速度为80rpm,孵育24小时。(5)将步骤(4)的混合物吸出离心过滤除去粉体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体积比为3%的添加物,添加物由转化因子α、L-谷氨酰胺、氢化可的松、胰岛素、转铁蛋白、肾上腺素、牛脑垂体提出物、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组成。经过涡旋混匀,然后得到离子提取物。实施例2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1)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制备:量取267.085mL去离子水倒入烧杯,放入30℃恒温水浴锅中,将6.515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滴加至去离子水中,使用数显恒温搅拌器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用蠕动泵以15mL/min的速度加入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生物活性玻璃、浸提介质和添加物组成;其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浸提介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1~200 mg/mL,所述添加物与浸提介质的体积比是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生物活性玻璃、浸提介质和添加物组成;其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浸提介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1~200mg/mL,所述添加物与浸提介质的体积比是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是以SiO2-CaO-P2O5三元系统为主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其中SiO2摩尔百分比是40~80%,CaO的摩尔百分比为10~40%,P2O5的摩尔百分比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为58S生物活性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提介质为DMEM培养基、无血清的角质形成细胞专用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溶液、生理盐水、无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离子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物为表皮生长因子、转化因子α、胰岛素、氢化可的松、L-谷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唐凤玲付晓玲王刚欧阳鹿曾诗涵田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佛山今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