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096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以及固定绑带,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相铰接,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自连接座的左端侧壁向右端侧壁方向贯穿连接座的穿带孔;所述固定绑带包括能够自穿带孔中穿过的柔性的带体,所述带体的首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带体的尾端依次穿过所有的连接座上的穿带孔从而与带体首端的连接扣相连,所述连接扣上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带体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满足不同胸径苗木固定支撑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树木种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苗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新栽的苗木移栽完成后,由于根系尚未扎深扎实,极易摇晃,特别是常绿树和树冠较大的落叶树种,即使是带土球的树木,难免会被大风吹动,甚至被风吹倒,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存活。目前,为使移栽的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提高苗木存活率,常采用对苗木进行支撑的方式防止苗木倾斜甚至倒伏。利用支撑结构能够稳定树干,使根系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有利于新根生长。现有的苗木支撑结构一般包括支撑杆和环抱苗木主干的固定环,支撑杆和固定环连接。传统的固定环主要使用两个相对的半圆形抱箍组合而成,两个抱箍之间利用螺栓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苗木的胸径变化较大,而抱箍的尺寸可选择性较小,因此经常会出现抱箍的尺寸与苗木的胸径不匹配的情况,需要在苗木的主干与抱箍之间增加一些填充物,既影响了支撑的效果,也不美观。同时由于抱箍的大小不能调整,随着树木的生产胸径增大,抱箍容易勒进树干,相当于给苗木戴上了“紧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具有满足不同胸径苗木固定支撑需求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以及固定绑带,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相铰接,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自连接座的左端侧壁向右端侧壁方向贯穿连接座的穿带孔;所述固定绑带包括能够自穿带孔中穿过的柔性的带体,所述带体的首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带体的尾端依次穿过所有的连接座上的穿带孔从而与带体首端的连接扣相连,所述连接扣上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带体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苗木不同的胸径大小来调节带体所形成的环的大小,在调节时,只需松开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调节带体与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的相对位置,即可根据苗木胸径大小来对带体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之间设置有当带体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之间时防止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分离的连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之间脱离,从而造成带体的松动,使支撑杆与苗木的树干之间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扣包括相对的侧板以及位于相对的侧板之间的连接部,相对的的侧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自连接部的左右两侧伸出从而在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侧板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杆与连接部之间留有带体能够穿过的间隔,所述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均通过连接环与其中一根固定杆转动相连,所述带体的首端与另一根固定杆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带体在固定杆处回绕,从而使带体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用于与苗木的树干相抵接的一端包在内部的弹性的保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苗木的树干进行保护,避免连接座直接与树干相抵接造成树干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包括贴合在连接座用于与苗木的树干相抵接的一端端面上的保护片以及套固在连接座上的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保护套安装到连接座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通过螺栓与连接座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放置保护套从连接座上掉落遗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片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连接座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透气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树干与保护套相接触位置的透气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相连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支撑杆之间相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座能够将支撑杆的底端与地面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避免支撑杆的位置出现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支撑杆相铰接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开设有贯穿座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地锚,所述地锚包括一端为尖端的杆体,所述杆体与尖端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不能穿过安装孔的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地锚插入到地面的内部,即可将固定座与地面固定在一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能够根据苗木不同的胸径大小来调节带体所形成的环的大小,在调节时,只需松开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调节带体与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的相对位置,即可根据苗木胸径大小来对带体进行调节;2.通过在连接座上设置保护套,从而能够对苗木的树干进行保护,避免树干出现损伤;3.通过固定座能够将支撑杆的底端与地面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避免支撑杆的位置出现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苗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座以及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11、连接座;111、连通孔;112、穿带孔;12、固定座;121、座板;122、地锚;1221、杆体;1222、挡片;2、固定绑带;21、带体;22、连接件;221、连接扣;2211、侧板;2212、连接部;2213、安装槽;2214、固定杆;222、第一卡合板;2221、第一凹槽;2222、卡齿;223、第二卡合板;2231、第二凹槽;224、连接环;3、保护套;31、保护片;311、透气孔;32、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根地面向树木倾斜设置的支撑杆1以及大小可调的环形的固定绑带2,通过固定绑带2从而将支撑杆1的顶端与苗木的树干绑固在一起。参照图3,支撑杆1为圆柱形的杆体,位于支撑杆1的顶端处设置有与支撑杆1相铰接的连接座11,位于支撑杆1的底端处设置有与支撑杆1相交接的固定座12。在采用支撑杆1对苗木的树干进行支撑的时候,连接座11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端面与苗木的树干贴合在一起,由于连接座11与支撑杆1之间相铰接,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支撑杆1与连接座11之间的角度,确保位于支撑杆1底端的固定座12能够与贴合在地面上。参照图3、图4,连接座11包括一端与支撑杆1相铰接的矩形的座板,连接座11远离支撑杆的一段设置有套固在连接座11上的保护套3。保护套3包括贴合在连接座11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端面上的保护片31以及套箍在连接座11上的套环32,套环32与保护片31一体成型均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套环32通过螺栓与连接座11之间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将套环32与连接座11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保护套3不能与连接座11之间脱离,当需要对保护套3进行更换的时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1)以及固定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处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相铰接,所述连接座(11)上设置有自连接座(11)的左端侧壁向右端侧壁方向贯穿连接座(11)的穿带孔(112);所述固定绑带(2)包括能够自穿带孔(112)中穿过的柔性的带体(21),所述带体(21)的首端设置有连接扣(221),所述带体(21)的尾端依次穿过所有的连接座(11)上的穿带孔(112)从而与带体(21)首端的连接扣(221)相连,所述连接扣(221)上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所述带体(21)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1)以及固定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处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相铰接,所述连接座(11)上设置有自连接座(11)的左端侧壁向右端侧壁方向贯穿连接座(11)的穿带孔(112);所述固定绑带(2)包括能够自穿带孔(112)中穿过的柔性的带体(21),所述带体(21)的首端设置有连接扣(221),所述带体(21)的尾端依次穿过所有的连接座(11)上的穿带孔(112)从而与带体(21)首端的连接扣(221)相连,所述连接扣(221)上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所述带体(21)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之间设置有当带体(21)的尾端夹持固定在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之间时防止第一卡合板(222)和第二卡合板(223)分离的连接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221)包括相对的侧板(2211)以及位于相对的侧板(2211)之间的连接部(2212),相对的侧板(221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自连接部(2212)的左右两侧伸出从而在连接部(2212)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安装槽(2213),两个安装槽(2213)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杆(2214),所述固定杆(2214)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侧板(2211)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杆(2214)与连接部(2212)之间留有带体(21)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建军倪志伟陈鹏举高堃向寒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