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民递专利>正文

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09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地锚和第一撑杆,第一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地锚,第一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地锚和第二撑杆,第二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二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地锚,第二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能减少占用地面以上的空间,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木二杆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树木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一些特殊的地段、广场或道路,树木防台风吹倒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支撑则担心树木倾覆,如果用常规支架支撑,支撑架占用空间和位置,支架使用过多还会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能减少占用地面以上的空间,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地锚和第一撑杆,第一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地锚,第一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地锚和第二撑杆,第二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二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地锚,第二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锚的端部设有防止该第一地锚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一防拔倒勾,该第一防拔倒勾远离该第一地锚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该第二地锚的端部设有防止该第二地锚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二防拔倒勾,该第二防拔倒勾远离该第二地锚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锚内设有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转轴,该第一地锚的外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活动孔,该第一防拔倒勾的一端穿过该第一活动孔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转轴;该第二地锚内设有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第二转轴,该第二地锚的外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活动孔,该第二防拔倒勾的一端穿过该第二活动孔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二转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拔倒勾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挡板,该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转轴,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活动孔的宽度;该第二防拔倒勾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挡板,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转轴,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挡板,该第二挡板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活动孔的宽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挡板远离该第一连接板的侧边设有第一齿状结构;该第二挡板远离该第二连接板的侧边设有第二齿状结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拔倒勾相对于该第一地锚向外张开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该第二防拔倒勾相对于该第二地锚向外张开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锚靠上第一横板,该第一横板沿着该第一地锚的径向设置,该第一横板固定在该第一地锚的外壁上;该第二地锚靠上第二横板,该第二横板沿着该第二地锚的径向设置,该第二横板固定在该第二地锚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撑杆远离该第一地锚的端部设有第一支撑块,该第一撑杆铰接于该第一支撑块,该第一支撑块的侧面设有第一胶垫,该第一胶垫用于抵靠在树干上;该第二撑杆远离该第二地锚的端部设有第二支撑块,该第二撑杆铰接于该第二支撑块,该第二支撑块的侧面设有第二胶垫,该第二胶垫用于抵靠在树干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树木二杆支撑机构还包括绑带,该绑带用于将该第一支撑块和该第二支撑块固定在树干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架与该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85°~120°。本技术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利用第一地锚和第二地锚牢固的固定在土壤中,利用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支撑树木,因此,只需两套支撑架即可实现对树木的稳固支撑,减少占用地面以上的空间,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支撑树干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刚插入土壤时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另一方向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撑块或第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支撑树干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第一支撑架10包括第一地锚11和第一撑杆12,第一地锚11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一撑杆1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地锚11,第一撑杆12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第二支撑架20包括第二地锚21和第二撑杆22,第二地锚21用于固定在土壤中,第二撑杆2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地锚21,第二撑杆22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进一步地,第一地锚11的端部设有防止第一地锚11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一防拔倒勾111,第一防拔倒勾111远离第一地锚11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第二地锚21的端部设有防止第二地锚21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二防拔倒勾211,第二防拔倒勾211远离第二地锚21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拔倒勾111可固定在第一地锚11的外壁上,或者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地锚11上;第二防拔倒勾211可固定在第二地锚21的外壁上,或者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地锚21上。进一步地,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刚插入土壤时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另一方向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地锚或第二地锚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第一地锚11内设有第一容置腔101,第一容置腔101内设有第一转轴116,第一地锚11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容置腔101连通的第一活动孔102,第一防拔倒勾111的一端穿过第一活动孔10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轴116;第二地锚21内设有第二容置腔201,第二容置腔201内设有第二转轴216,第二地锚21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容置腔201连通的第二活动孔202,第二防拔倒勾211的一端穿过第二活动孔20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转轴216。当第一地锚11刚插入土壤中时,第一防拔倒勾111受土壤的挤压收容在第一容置腔101中,如图2和图3所示;当向土壤外拔第一地锚11时,第一防拔倒勾111受土壤的阻力张开,并伸入土壤中,增加了第一地锚11的抗拉力,有利于防止第一地锚11被拔出,如图1所示;当第二地锚21刚插入土壤中时,第二防拔倒勾211受土壤的挤压收容在第二容置腔201中,如图2和图3所示;当向土壤外拔第二地锚21时,第二防拔倒勾211受土壤的阻力张开,并伸入土壤中,增加了第二地锚21的抗拉力,有利于防止第二地锚21被拔出,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防拔倒勾1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2和第一挡板113,第一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116,第一连接板1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挡板113,第一挡板113的宽度大于第一活动孔102的宽度;第二防拔倒勾211包括第二连接板212和第二挡板213,第二连接板21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转轴216,第一连接板1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挡板213,第二挡板213的宽度大于第二活动孔202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213呈弧形结构,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213的形状与第一地锚11、第二地锚21的外壁匹配;当第一连接板112收容在第一容置腔101中时,第一挡板113可抵靠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地锚和第一撑杆,该第一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该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第一地锚,该第一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该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地锚和第二撑杆,该第二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该第二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第二地锚,该第二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地锚和第一撑杆,该第一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该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第一地锚,该第一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该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地锚和第二撑杆,该第二地锚用于固定在土壤中,该第二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第二地锚,该第二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树干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地锚的端部设有防止该第一地锚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一防拔倒勾,该第一防拔倒勾远离该第一地锚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该第二地锚的端部设有防止该第二地锚从土壤中拔出的第二防拔倒勾,该第二防拔倒勾远离该第二地锚的一端用于伸入土壤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地锚内设有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转轴,该第一地锚的外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活动孔,该第一防拔倒勾的一端穿过该第一活动孔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转轴;该第二地锚内设有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第二转轴,该第二地锚的外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活动孔,该第二防拔倒勾的一端穿过该第二活动孔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二转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木二杆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防拔倒勾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挡板,该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转轴,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活动孔的宽度;该第二防拔倒勾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挡板,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转轴,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民递陈厚明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郑民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