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01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肥一体灌溉机不易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精确调节灌溉量的难题,公开了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第一滑杆、导杆、滑板、激光灯、盛料箱、通孔、导水板、出液管、万向管、定位杆、手柄、支撑板、底板、万向轮、电动机、第一端盖、搅拌杆、导管、水箱、固定杆、第一滑块、第一螺旋弹簧、第二端盖、第二滑杆、螺帽、第二螺旋弹簧、第二滑块、进料孔和导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利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再结合激光灯和滑板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不同生长阶段农作物的准确施肥和灌溉,更加节约水资源,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水肥一体化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肥一体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的操作: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现有的对肥料施肥的时候,一般都是人工进行撒肥,撒肥的过程中容易受风力的影响而使肥料飘散,从而会影响施肥效果,一般都是施肥和灌溉分开进行的,而这样分开操作,在进行灌溉的时候,容易灌溉不均匀,从而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不易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主要是针对一些一同种植的植物,例如玉米和花生在进行种植的时候,玉米较高而花生较低,其水和肥料的需求量就会有所不同,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的,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而影响需水量的关键因素也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其叶片也会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发生变化,对需水量也会有所变化,现有的不易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的难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表面右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支撑板左侧设置有盛料箱,所述盛料箱与支撑板之间对称焊接有定位杆,所述盛料箱底端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盛料箱两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盛料箱外表面对称固定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外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管,所述盛料箱上端面对称焊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外侧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与导杆相对应的导槽,所述滑板下表面对称安装有激光灯,所述滑板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盛料箱内部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盛料箱表面下侧开设有进料孔,所述盛料箱左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盛料箱之间焊接有固定杆,所述水箱与盛料箱之间接通有导管,所述水箱顶端安装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第二螺旋弹簧内部套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杆表面上侧安装有螺帽。作为优选,所述滑板与导杆滑动配合,滑板上表面粘贴有橡胶层,导杆表面均匀设置有刻度。作为优选,所述激光灯上安装有电源。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板为空心结构且分别与通孔和出液管相通。作为优选,所述万向管为竹节结构且为碳素钢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橡胶垫,第一滑块与盛料箱滑动配合,盛料箱顶面开设有与第一滑杆滑动配合的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供第二滑杆滑动配合的孔,螺帽与第二滑杆螺纹配合,第二滑块的直径等于水箱的内径,第二滑块上粘贴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机的设置,可以使用搅拌杆对肥料和水进行均匀搅拌,进而将肥料水洒向农作物,相对于现有的直接撒肥料的方式而言更易使农作物对肥料吸收,同时也避免对肥料进行浪费;2、通过第二螺旋弹簧对第二滑块的弹力,从而可以对水箱内的水提供压力,进而使水进入盛料箱内,对水流提供动力,有助于实现水流向出液管传输;3、通过设置万向管,进而便于对出料的方向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对农作物进行准确施肥,提高施肥效果;4、通过激光灯的设置,进而可以起到参照的作用,进而方便根据农作物的高低对滑板进行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5、本专利技术巧妙利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再结合激光灯和滑板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不同生长阶段农作物的准确施肥和灌溉,更加节约水资源,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水肥一体化领域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盛料箱的外部轮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板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第一滑杆,2、导杆,3、滑板,4、激光灯,5、盛料箱,6、通孔,7、导水板,8、出液管,9、万向管,10、定位杆,11、手柄,12、支撑板,13、底板,14、万向轮,15、电动机,16、第一端盖,17、搅拌杆,18、导管,19、水箱,20、固定杆,21、第一滑块,22、第一螺旋弹簧,23、第二端盖,24、第二滑杆,25、螺帽,26、第二螺旋弹簧,27、第二滑块,28、进料孔,29、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板13上表面右侧焊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1,所述支撑板12左侧设置有盛料箱5,所述盛料箱5与支撑板12之间对称焊接有定位杆10,所述盛料箱5底端安装有第一端盖16,所述第一端盖16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5,所述电动机15上侧安装有搅拌杆17,所述盛料箱5两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6,所述盛料箱5外表面对称固定有与通孔6相对应的导水板7,所述导水板7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外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管9,所述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板(13)上表面右侧焊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1),所述支撑板(12)左侧设置有盛料箱(5),所述盛料箱(5)与支撑板(12)之间对称焊接有定位杆(10),所述盛料箱(5)底端安装有第一端盖(16),所述第一端盖(16)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5),所述电动机(15)上侧安装有搅拌杆(17),所述盛料箱(5)两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6),所述盛料箱(5)外表面对称固定有与通孔(6)相对应的导水板(7),所述导水板(7)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外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管(9),所述盛料箱(5)上端面对称焊接有导杆(2),所述导杆(2)外侧套设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上开设有与导杆(2)相对应的导槽(29),所述滑板(3)下表面对称安装有激光灯(4),所述滑板(3)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1),所述第一滑杆(1)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与盛料箱(5)内部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22),所述盛料箱(5)表面下侧开设有进料孔(28),所述盛料箱(5)左侧设置有水箱(19),所述水箱(19)与盛料箱(5)之间焊接有固定杆(20),所述水箱(19)与盛料箱(5)之间接通有导管(18),所述水箱(19)顶端安装有第二端盖(23),所述第二端盖(23)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弹簧(26),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6)内部套设有第二滑杆(24),所述第二滑杆(24)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27),所述第二滑杆(24)表面上侧安装有螺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可测距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板(13)上表面右侧焊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1),所述支撑板(12)左侧设置有盛料箱(5),所述盛料箱(5)与支撑板(12)之间对称焊接有定位杆(10),所述盛料箱(5)底端安装有第一端盖(16),所述第一端盖(16)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5),所述电动机(15)上侧安装有搅拌杆(17),所述盛料箱(5)两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6),所述盛料箱(5)外表面对称固定有与通孔(6)相对应的导水板(7),所述导水板(7)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外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管(9),所述盛料箱(5)上端面对称焊接有导杆(2),所述导杆(2)外侧套设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上开设有与导杆(2)相对应的导槽(29),所述滑板(3)下表面对称安装有激光灯(4),所述滑板(3)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1),所述第一滑杆(1)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与盛料箱(5)内部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22),所述盛料箱(5)表面下侧开设有进料孔(28),所述盛料箱(5)左侧设置有水箱(19),所述水箱(19)与盛料箱(5)之间焊接有固定杆(20),所述水箱(19)与盛料箱(5)之间接通有导管(18),所述水箱(19)顶端安装有第二端盖(23),所述第二端盖(23)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弹簧(2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令狐琛梁契宗郭李蕴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哈尔滨普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