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显丞专利>正文

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94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纳米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使用时,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两片导电涂层开始发热,在发热过程中,红外线发热装置以正弦波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在红外线发热装置内,即在热辐射共振区内,两片导电涂层也互相发射热辐射,两片导电涂层都在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迅速提高整个红外线发热装置的温度,与传统的发热器相比,具有提速快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
技术介绍
导电涂层是加涂在绝缘材料表面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薄膜或涂层。导电涂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掺合型,另一类是透明薄膜型。掺合型导电涂层是将细颗粒的导电材料掺入到涂层的填料中,与有机或无机黏结剂、稀释剂一道涂刷或喷涂到绝缘材料表面,形成具有某种导电能力的导电层。它可以用喷涂、印刷、刷涂等工艺加涂在刚性或柔性底材上。根据使用要求,调节填料中导电粉末的含量,或用不同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则可调节导电涂层的电阻率。这类涂层主要用作电极、电加热膜.也可用来消除静电干扰。目前的加热电器,尤其是家用的加热电器,一般采用发热管、电热丝、电磁加热等,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在使用时,都需要稳流装置或者交流转直流装置,零部件多,易损坏,拆装不便,亟需一种能够替代加热电器中传统发热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发热机构,可应用于各种加热电器中,克服传统发热器的各种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使用时,可以将红外线发热装置直接连接220V的家用电源,无需加入稳流装置和电流转换器,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两片导电涂层开始发热,在发热过程中,红外线发热装置以正弦波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在红外线发热装置内,即在热辐射共振区内,两片导电涂层也互相发射热辐射,两片导电涂层都在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迅速提高整个红外线发热装置的温度,与传统的发热器相比,具有提速快的优势。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分别支撑固定所述高温玻璃的两侧,所述电源包括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电极,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涂层为导电纳米涂层。进一步的,为提高导电性,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银。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玻璃包括条形、圆形、方形,对应的,所述和电涂层也是条形、圆形、方形,不同的形状,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电器,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一种取暖器,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还包括机壳和反射罩,所述反射罩安装在所述机壳内,且具有朝机壳外的槽,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槽内。使用时,两片高温玻璃独立发热,又同时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与传统采用发热管的取暖器相比,本申请的整个取暖器的加热速度快,能更快给使用者带来温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一种红外线热敷灯,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内部涂有弧形的反射层,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灯罩内。本申请提出的红外线热敷灯加热速度快,稳定发热,适用于各种医疗场所,为患者提供红外热敷理疗。一种电热炉,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还包括外壳和控制面板,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红外线发热装置的安装位,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的一片高温玻璃为所述电热炉的加热板。本申请提出的电热炉不仅加热速度快,还具有轻薄的特点,且占用空间小,加热噪音小,更加实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采用高温玻璃和导电涂层,与传统的加热器相比,结构简单,体积小,组装方便;(2)、本申请采用两片平行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加热时,两片高温玻璃不仅独立发热,还能够吸收另一片玻璃的热辐射,迅速提高自身温度,与传统的加热器相比,其加热速度具有明显的优势;(3)、将本申请提出的红外线发热装置应用于各种家用加热电器,能够减小加热电器的体积和厚度,与传统加热电器相比,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时噪音更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的结构简图(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的结构简图一(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的结构简图二(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取暖器的结构简图(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红外线热敷灯的结构简图(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电热炉的结构简图(正视图);图中:10-红外线发热装置,11-高温玻璃,12-支架,13-导电纳米涂层,14-热辐射共振区,20-取暖器,21-机壳,30-红外线热敷灯,31-灯罩,40-电热炉,41-外壳,42-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发热机构,可应用于各种加热电器中,克服传统发热器的各种缺陷。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10,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11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11的支架12,所述支架12分别支撑固定所述高温玻璃11的两侧。两片高温玻璃11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纳米涂层13,两片高温玻璃11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14;所述导电纳米涂层13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使用时,可以将红外线发热装置直接连接220V的家用电源,无需加入稳流装置和电流转换器,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两片导电涂层开始发热,如图3,在发热过程中,红外线发热装置以正弦波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在红外线发热装置内,即在热辐射共振区14内,两片导电涂层也互相发射热辐射,两片导电涂层都在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迅速提高整个红外线发热装置的温度,与传统的发热器相比,具有提速快的优势。实施例二:所述高温玻璃11包括条形、圆形、方形,对应的,所述和电涂层也是条形、圆形、方形,不同的形状。不同形状的产品,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电器,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实施例三:请参阅图4,一种取暖器20,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10,还包括机壳21和反射罩,所述反射罩安装在所述机壳21内,且具有朝机壳21外的槽,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槽内。使用时,两片高温玻璃11独立发热,又同时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与传统采用发热管的取暖器相比,本申请的整个取暖器的加热速度快,能更快给使用者带来温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本实施例提出的取暖器20与传统的区别在于发热装置,本实施例的高温玻璃11,可以是一整块板,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条形板,当其中一条损坏时,可以只更换一条,而且,开启不同数量的发热条,对应不同的档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所述支架分别支撑固定所述高温玻璃的两侧,所述电源包括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电极,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所述导电涂层为导电纳米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所述高温玻璃包括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丞
申请(专利权)人:林显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