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晶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0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晶发热体,包括电热膜和防护层,防护层位于电热膜外侧的,电热膜包括载体膜,载体膜顶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横向的金属载流条,金属载流条顶面开设横向的矩形槽,矩形槽内侧开设左右均匀分布的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八个,凹槽外端与对应的矩形槽内部相通,矩形槽内外侧安装有导电片,凹槽内插设有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内端与对应的凹槽内端相平,第一导电块外端位于对应的矩形槽内,矩形槽内插设有第二导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安装电热体,而且通过导电片、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配合能够使得金属载流条与电热体之间电流导通,且能够避免出现金属载流条与电热体交接部位易产生火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晶发热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具体说是一种碳晶发热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046242.5的一种节能碳晶发热体,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金属载流条设计成锯条状,凸出的部位与电热体交接,有效解决了二者交接部位易产生电火花的……电热体本身不仅实现了温度自限,而且高效、节能,一般情况下可节省23%左右的电能。但是由于电热体和金属载流条是连接在一起的,不便于对电热体进行安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晶发热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便于安装电热体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碳晶发热体,包括电热膜和防护层,防护层位于电热膜外侧的,电热膜包括载体膜,载体膜顶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横向的金属载流条,金属载流条顶面开设横向的矩形槽,矩形槽内侧开设左右均匀分布的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八个,凹槽外端与对应的矩形槽内部相通,矩形槽内外侧安装有导电片,凹槽内插设有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内端与对应的凹槽内端相平,第一导电块外端位于对应的矩形槽内,矩形槽内插设有第二导电块,第二导电块位于导电片与第一导电块之间,第二导电块外侧与对应的导电片内侧接触,第二导电块内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块外端,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两第一导电块相对侧之间通过电热体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所述的矩形槽内后侧开设横向的长条槽,长条槽的长度小于矩形槽的长度,长条槽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弹簧,且弹簧的数量为十六个,弹簧外端固定连接对应的矩形槽内壁,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导电片外侧。如上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所述的防护层从里向外依次包括屏蔽层、防水阻燃层和防腐蚀保护层。如上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所述的载体膜与屏蔽层、防水阻燃层和防腐蚀保护层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所述的第二导电块顶面和弹簧外周均设有绝缘层。如上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所述的第二导电块顶面中部安装有提手,且提手采用ABS树脂合成塑胶材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不仅便于安装电热体,而且通过导电片、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配合能够使得金属载流条与电热体之间电流导通,且能够避免出现金属载流条与电热体交接部位易产生火花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载体膜、2金属载流条、3矩形槽、4凹槽、5导电片、6第一导电块、7第二导电块、8电热体、9长条槽、10弹簧、11屏蔽层、12防水阻燃层、13防腐蚀保护层、14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碳晶发热体,包括电热膜和防护层,防护层位于电热膜外侧的,电热膜包括载体膜1,载体膜1顶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横向的金属载流条2,金属载流条2顶面开设横向的矩形槽3,矩形槽3内侧开设左右均匀分布的凹槽4,且凹槽4的数量为八个,凹槽4外端与对应的矩形槽3内部相通,矩形槽3内外侧安装有导电片5,凹槽4内插设有第一导电块6,第一导电块6内端与对应的凹槽4内端相平,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对应的矩形槽3内,矩形槽3内插设有第二导电块7,第二导电块7位于导电片5与第一导电块6之间,第二导电块7外侧与对应的导电片5内侧接触,第二导电块7内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两第一导电块6相对侧之间通过电热体8连接。安装电热体8时,首先使第一导电块6对准对应的凹槽4、第二导电块7对准对应的矩形槽3,之后往下推动第一导电块6和第二导电块7,使第一导电块6插入对应的凹槽4内、第二导电块7插入对应的矩形槽3内,此时第二导电块7刚好能够与对应的导电片5接触,这样就能够将电热体8安装在载体膜1上,同时能够使得金属载流条2与电热体8之间电流导通,接通外部电源后,电流流经电热体8使得电热体8发热;本技术不仅便于安装电热体8,而且通过导电片5、第一导电块6和第二导电块7的配合能够使得金属载流条2与电热体8之间电流导通,且能够避免出现金属载流条2与电热体8交接部位易产生火花的问题。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矩形槽3内后侧开设横向的长条槽9,长条槽9的长度小于矩形槽3的长度,长条槽9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弹簧10,且弹簧10的数量为十六个,弹簧10外端固定连接对应的矩形槽3内壁,弹簧10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导电片5外侧。通过设置弹簧10能够给导电片5一个往里的推力,进而能够使第二导电块7与对应的导电片5紧密接触,避免第二导电块7与对应的导电片5接触不良。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护层从里向外依次包括屏蔽层11、防水阻燃层12和防腐蚀保护层13。在电热膜外侧设置屏蔽层11、防水阻燃层12和防腐蚀保护层13能够增加电热膜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载体膜1与屏蔽层11、防水阻燃层12和防腐蚀保护层13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不仅能够保证载体膜1、屏蔽层11、防水阻燃层12和防腐蚀保护层13之间紧密接触,避免真空不尽等情况的发生,解决了半自动操作质量监控困难等问题;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降低耗损。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导电块7顶面和弹簧10外周均设有绝缘层。绝缘层能够起到绝缘电流的效果,因此第二导电块7顶面设绝缘层能够避免发生触电;弹簧10外周设绝缘层能够避免电流通过弹簧10往外传导,造成能源的浪费。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导电块7顶面中部安装有提手14,且提手14采用ABS树脂合成塑胶材质。通过设置提手14能够给操作者手部一个着力点,进而便于放置第二导电块7;且ABS树脂合成塑胶耐高温、具有弹性松手后能自动恢复原状,因此不会对整个装置的安装产生干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晶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膜和防护层,防护层位于电热膜外侧的,电热膜包括载体膜(1),载体膜(1)顶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横向的金属载流条(2),金属载流条(2)顶面开设横向的矩形槽(3),矩形槽(3)内侧开设左右均匀分布的凹槽(4),且凹槽(4)的数量为八个,凹槽(4)外端与对应的矩形槽(3)内部相通,矩形槽(3)内外侧安装有导电片(5),凹槽(4)内插设有第一导电块(6),第一导电块(6)内端与对应的凹槽(4)内端相平,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对应的矩形槽(3)内,矩形槽(3)内插设有第二导电块(7),第二导电块(7)位于导电片(5)与第一导电块(6)之间,第二导电块(7)外侧与对应的导电片(5)内侧接触,第二导电块(7)内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两第一导电块(6)相对侧之间通过电热体(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晶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膜和防护层,防护层位于电热膜外侧的,电热膜包括载体膜(1),载体膜(1)顶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横向的金属载流条(2),金属载流条(2)顶面开设横向的矩形槽(3),矩形槽(3)内侧开设左右均匀分布的凹槽(4),且凹槽(4)的数量为八个,凹槽(4)外端与对应的矩形槽(3)内部相通,矩形槽(3)内外侧安装有导电片(5),凹槽(4)内插设有第一导电块(6),第一导电块(6)内端与对应的凹槽(4)内端相平,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对应的矩形槽(3)内,矩形槽(3)内插设有第二导电块(7),第二导电块(7)位于导电片(5)与第一导电块(6)之间,第二导电块(7)外侧与对应的导电片(5)内侧接触,第二导电块(7)内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块(6)外端,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两第一导电块(6)相对侧之间通过电热体(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晶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槽(3)内后侧开设横向的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繆峰孙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得象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