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火线开关及双控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06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开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火线开关及双控开关电路,单火线开关包括:与一接线端相连的取电电路;与取电电路相连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和接线端相连的开关模块;以及通信电路,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端口;与接线端相连的第二端口;输入输出整流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以及保护模块,第一端口通过保护模块分别与输入输出整流模块、发射模块及接收模块相连,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断开与第一端口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火线开关用作双控开关时,当两单火线开关的端口错接使用时,利用保护模块断开负载及单火线开关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单火线开关损坏,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火线开关及双控开关电路
本技术属于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单火线开关及双控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智能双控开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火线开关控制同一个负载灯的模式,比如,在楼下时打开开关,到楼上后关闭开关。由于双控开关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双控开关具有较广的应用市场。现有技术中,智能双控开关通常由两个单火线开关通信连接组成,两个单火线开关通常分别设有用于两个单火线开关之间供电和信号传输的两个端口,以实现两个单火线开关之间供电和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双控功能,而两个单火线开关两个端口需要对应连接正确,若两个单火线开关之间的两个端口错接,将无法实现双控功能,且会直接导致单火线开关的损坏,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火线开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单火线开关作为双控开关使用时,容易出现因两个单火线开关的端口错接而导致单火线开关损坏,安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单火线开关,包括:与一接线端相连的取电电路;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的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接线端相连的开关模块;以及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接线端相连并用于供电的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并用于整流的输入输出整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外输出;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输入的控制信号输入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保护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接收模块相连,且所述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断开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T1,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接收模块相连。优选的,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且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接地并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优选的,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3,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及所述稳压管ZD1相连,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优选的,所输入输出整流模块包括电阻R1、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所述电阻R1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取电电路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且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发射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以及所述保护模块相连。优选的,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电阻R2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2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及所述保护模块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电阻R3和稳压管ZD2;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保护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以及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并与所述稳压管ZD2的负极相连,所述稳压管ZD2的正极接地。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电阻R4和电容C1;所述电阻R4及所述电容C1分别与所述电阻R3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以及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为继电器或可控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控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上述的单火线开关。本技术提供的单火线开关通过在通信电路内设置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可断开与第一端口的连接,在两单火线开关串接组成双控开关时,当两单火线开关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错接使用时,超过该阈值的负载电流会通过保护模块,保护模块断开与第一端口的连接,从而断开负载与单火线开关的连接以及断开两单火线开关之间的连接,进而断开负载以及单火线开关与外部电路的连接,起到保护单火线开关的作用,防止单火线开关损坏,提升了单火线开关的安全性能,使得单火线开关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火线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火线开关的一种通信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火线开关的另一种通信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控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火线开关通过在通信电路内设置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可断开与第一端口的连接,在两单火线开关串接组成双控开关时,当两单火线开关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错接使用时,超过该阈值的负载电流会通过保护模块,使得保护模块断开与第一端口的连接,从而断开负载与单火线开关的连接以及断开两单火线开关之间的连接,进而断开负载以及单火线开关与外部电路的连接,起到保护单火线开关的作用,防止单火线开关损坏,提升了单火线开关的安全性能,使得单火线开关安全性好。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火线开关,包括:与一接线端C相连的取电电路1;与取电电路1相连的控制模块2;与控制模块2和接线端C相连的开关模块3;与控制模块2相连的通信电路4。请结合参照图2,通信电路4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一端口A;与接线端C相连并用于供电的第二端口B;与取电电路1相连并用于整流的输入输出整流模块41;与控制模块2相连的发射模块42,用于将控制模块2接收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端口A向外输出;与控制模块2相连的接收模块43,用于将第一端口A输入的控制信号输入控制模块2;以及保护模块44,第一端口A通过保护模块44分别与输入输出整流模块41、发射模块42及接收模块43相连,且保护模块44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断开与第一端口A的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接线端C与市电火线或者市电零线相连,该单火线开关可以作为一个单控开关使用,也可以将两个单火线开关串接作为双控开关使用,使得该单火线开关可以单双控兼容,通用性能好。当该单火线开关作为单控开关使用时,单火线开关的接线端C与市电火线相连,开关模块3与串接在市电零线上的负载相连。也可以是,单火线开关的接线端C与市电零线相连,开关模块3与串接在市电火线上的负载相连。用户通过向控制模块2输入外部控制指令,如通过按键、无线遥控、或触摸向控制模块2输入外部控制指令,控制模块2接收到外部控制指令并控制开关模块3的开通或关断,从而通过开关模块3控制负载的导通或断开,以控制负载通断。当该单火线开关作为双控开关使用时,将两个单火线开关的第一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火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与一接线端相连的取电电路;/n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的控制模块;/n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接线端相连的开关模块;以及/n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包括:/n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一端口;/n与所述接线端相连并用于供电的第二端口;/n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并用于整流的输入输出整流模块;/n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外输出;/n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输入的控制信号输入所述控制模块;以及/n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保护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接收模块相连,且所述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断开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火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一接线端相连的取电电路;
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的控制模块;
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接线端相连的开关模块;以及
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包括:
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一端口;
与所述接线端相连并用于供电的第二端口;
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并用于整流的输入输出整流模块;
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外输出;
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输入的控制信号输入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保护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接收模块相连,且所述保护模块在通过大于一阈值电流时断开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T1,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整流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接收模块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且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接地并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3,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及所述稳压管ZD1相连,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平陆峰李计权曹阳平李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