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84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架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设有竖直板,竖直板的表面水平贯穿有转动孔,转动杆通过转动孔转动安装在竖直板的顶部,转动杆的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八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竖直板的下侧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竖直板的底部放置在水平板上侧的凹槽内,竖直板与水平板卡合在一起,两个第一螺栓分别位于竖直板的两侧,从而使得转动杆不会从竖直板上滑落,从而使得竖直板、水平板、转动杆分为三个主体结构,使得运输过程方便,即使一个部件出现损坏也便于后期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架设
,具体是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电力线路按架设方式可分为:架空电力线路将导线架设在室外的杆塔上。成本低、经济,安装容易、便于架设和维护,维护和检修方便,易于发现和排除故障。但可靠性差。电缆线路一般埋于地下的电缆沟或管道中。造价高,维修费时,但占地面积少,供电可靠性高,不易受外力破坏,对人身较安全,不影响环境美观。缆线在户外进行架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缆线支架将电缆线材支撑起来,方便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将线材转动着拉伸出来,但是现有的缆线支架大多为整体铸造结构,在运输的时候占用了太多的空间,同时,若支架的其中一个小部分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整个装备都会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包括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的外侧设有竖直板(2),所述竖直板(2)的表面水平贯穿有转动孔(3),所述转动杆(1)通过转动孔(3)转动安装在竖直板(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八个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竖直板(2)的下侧设有水平板(6),所述水平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竖直板(2)通过凹槽(7)卡合安装在水平板(6)的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包括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的外侧设有竖直板(2),所述竖直板(2)的表面水平贯穿有转动孔(3),所述转动杆(1)通过转动孔(3)转动安装在竖直板(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八个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竖直板(2)的下侧设有水平板(6),所述水平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竖直板(2)通过凹槽(7)卡合安装在水平板(6)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2)的底部后端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所述水平板(6)对应第二螺纹孔(8)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9),所述第二螺纹孔(8)和第三螺纹孔(9)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架设用缆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2)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杰许利红刘国恩李学良孙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国电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