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80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和电缆,电缆共三层,由外而内分别为电缆外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芯线,所述电缆外导体外有护套钢管,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内导体、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二外导体,第二外导体后端通过电缆护套钢管焊接封闭,第一外导体内圆紧配面与第二外导体内圆紧配面相互固定,第二外导体前端连接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一玻璃绝缘子前端连接内导体,第一外导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一玻璃绝缘子向前窜动的第一限位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密性好,解决在特殊环境下信号的传输问题,防止在高温情况下,金属氧化,导致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涉及到的耐高温电缆组件是信号传输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它的功能除了机械连接信号传输系统外,更重要的是高质量地传输射频能量和信号。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核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运载火箭的火焰喷射区域、核电站的核岛内、钢铁冶炼炉高温区域、化学反应釜内、涡轮喷气发动机旁等场合,均要求使用工作温度超过600℃。国内一些厂家也对耐高温的射频连接器进行了一些研究,耐高温连接器主要采用新型绝缘材料设计制造,如陶瓷、烧结玻璃等,但该组件气密封性难以实现;密封型连接器采用密封胶及注塑胶管实现,然而该组件只能在低温环境下保证密封,在高温环境下会融化流动,不能保证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解决在特殊环境下对超高温信号的传输问题,防止在高温情况下,金属氧化,导致产品失效,解决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耐热温度较低,在温度超过600℃的高温工作环境下会严重影响电缆组件性能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将组件整体实现完全密封,规避由于空气将进入电缆内部造成电缆绝缘部分的氧化。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所述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所述电缆由外而内分别为护套钢管、电缆外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芯线,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内导体、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位于第一外导体内部后端,第二外导体前端连接第一玻璃绝缘子后端,第一玻璃绝缘子前端连接内导体后端;所述第二外导体后端通过所述护套钢管封闭,所述第一外导体内圆紧配面与第二外导体外圆紧配面相互固定,第二外导体前端连接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一玻璃绝缘子前端连接内导体,第一外导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一玻璃绝缘子向内导体方向窜动的第一限位台阶。采用上述设计结构的电缆组件,首先第二外导体后端已经焊接封固,这样可以保证连接器后端的气密性,其次可以实现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二外导体以及第一外导体之间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内导体中后端开有孔径比所述电缆芯线外径小的槽孔,由于在600℃高温下,可伐合金不具有弹性,以往的收口方式不具有意义,接触肯定不良,所以采用内径小于电缆芯线外径,保证在插拔过程当中接触的可靠性,并且采取开槽配合的方式保证了金属的接触良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导体前段装有螺套,螺套外有C型卡环,所述C型卡环材质为弹性材料镍基高温合金。卡环采用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弹性系数不变,保证接头螺套的可靠性,防止脱落。优选的,所述螺套的材质是不锈钢316,保证在高温情况下与各个零件的热膨胀系数相近,螺套一端垂直分布有6只安全气孔,通过钢丝穿入固定可以防止振动下的回旋脱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导体后端通过所述护套钢管焊接封闭,焊接方式为钎焊或激光焊接,钎焊在焊接工艺流程中全部采用氮气保护,避免焊接部分的氧化变黑。进一步的,所述护套钢管的材质是不锈钢,如此设计同时保证了射频零泄露,所述电缆外导体和电缆线芯的材质是无氧铜。进一步的,所述内导体和第一外导体的材质是可伐合金4J29,由于内导体与第一外导体材质为可伐合金4J29,可与第一玻璃绝缘子通过金属氧化,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与第一玻璃绝缘子实现紧密结合,气密性很好,可完全保证连接器前段部分的气密性。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绝缘层采用的是二氧化硅粉末,二氧化硅具有耐高温特性,在高温状态下其性能稳定不变。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缆端面有挡住电缆绝缘层与电缆外导体的第二玻璃绝缘子。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玻璃绝缘子有伸入并可堵住所述电缆外导体的第二限位台阶,可以堵住二氧化硅粉末的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耐高温电缆组件,实现了整体的完全密闭,拥有良好的气密性,规避了由于空气进入电缆内部造成电缆绝缘部分氧化而导致传输性能不稳定甚至失效的问题,并且电缆外导体外套装不锈钢钢管的设计,可以实现组件的零射频泄露。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耐高温电缆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玻璃金属化烧结图;图3是本技术耐高温电缆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耐高温电缆组件去掉接头螺套后接头剖视图。附图标记:1、电缆芯线;2、电缆绝缘层;3、电缆外导体;4、护套钢管;5、密封焊缝;6、内圆紧配面;7、外圆紧配面;8、第二外导体;9、第二限位台阶;10、第二玻璃绝缘子;11、第一外导体;12、第一玻璃绝缘子;13、第一限位台阶;14、内导体;15、螺套;16、安全气孔;17、卡环;18、聚四氟乙烯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所述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所述电缆共有三层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电缆外导体3、电缆绝缘层2、电缆电芯1,电缆外导体3外面由不锈钢材质的护套钢管包裹,这样可以保证射频零泄漏。电缆外导体和电缆电芯的材质为无氧铜,电缆绝缘层是二氧化硅粉末,由于二氧化硅的耐高温特性,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电缆在高温状态下性能稳定不变。如图4所示,所述电缆外导体3采用的是二氧化硅粉末,为了防止二氧化硅粉末的流出,在所述的电缆端面有挡住电缆绝缘层2与电缆外导体3的第二玻璃绝缘子10。如图1所述,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玻璃绝缘子10有伸入并可堵住所述电缆外导体的第二限位台阶9。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导体11、第二外导体8、内导体14以及第一玻璃绝缘子12,连接器长度是18.7毫米。所述第一外导体11的内圆紧配面6和第二外导体8的外圆紧配面7相互固定连接,传输电气信号。所述第二外导体8后端通过所述护套钢管焊接封固,通过焊接后的密封焊缝5实现连接器尾端的密封保护,焊接方式可以使用钎焊或者激光焊接。所述第二外导体8前端和第一外导体11内壁上的第一限位台阶13之间夹有第一玻璃绝缘子12,如此设计可使第一玻璃绝缘子12与第二外导体8相互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玻璃绝缘子12前端连接内导体14,内导体14与第一外导体11的材质皆是可伐合金4J29,内导体14与第一外导体11之间有聚四氟乙烯护套,其与第一玻璃绝缘子12可以通过金属氧化,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可以实现与第一玻璃绝缘子的紧密结合,如此使得连接器前端得到密闭保护。整个金属化过程当中需要用到专业的石墨工装来支撑,同时控制烧结工艺。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连接器前后端都得到密闭保护,将组件整体实现了完全封闭,得到了良好的气密性。所述内导体14中后端开有孔径比所述电缆芯线1外径小的槽孔。由于在600℃高温下,可伐合金不具有弹性,以往的收口方式不具有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所述电缆由外而内分别为电缆外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芯线,所述电缆外导体外设有护套钢管,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内导体、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位于第一外导体内部后端,第二外导体前端连接第一玻璃绝缘子后端,第一玻璃绝缘子前端连接内导体后端;/n所述第二外导体后端通过所述护套钢管封闭,所述第一外导体内圆紧配面与第二外导体外圆紧配面相互固定,第一外导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一玻璃绝缘子向内导体方向窜动的第一限位台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所述电缆由外而内分别为电缆外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芯线,所述电缆外导体外设有护套钢管,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内导体、第一玻璃绝缘子、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位于第一外导体内部后端,第二外导体前端连接第一玻璃绝缘子后端,第一玻璃绝缘子前端连接内导体后端;
所述第二外导体后端通过所述护套钢管封闭,所述第一外导体内圆紧配面与第二外导体外圆紧配面相互固定,第一外导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一玻璃绝缘子向内导体方向窜动的第一限位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中后端开有孔径比所述电缆芯线外径小的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前端装有螺套,螺套外有C型卡环,所述C型卡环材质为弹性材料镍基高温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电缆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民郑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