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80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母连接线、若干个子连接器以及若干个子连接线;所述线材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所有子连接线的固定组合件;所述束线带设有穿插块以及多个第一卡齿;所述束线带的另一端设有穿插件;所述穿插件设有用于供穿插块以及第一卡齿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与第一卡齿卡接的第二卡齿;所述固定座远离束线带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每个所述子连接器均套设有防尘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束线带将所有子连接线束紧从而便于整理线材连接器;另外弹性卡勾的自由端形成倒刺配合固定座将限位件卡紧在外部的固定板中,从而对线材连接器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在子连接器外套设防尘帽,从而起到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线材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气、通信等领域通常需要将多条分支线材上的电流或通信信号汇流于一条总的电缆上,或者,需要将一条总的电缆上的电流或通信信号分流至多条分支线材上,以达到电流或通信信号多输入或多输出的效果,故需要用到线材连接器。为了防止线材摆放凌乱,目前大多数采用线材固定组合件将多条线材进行固定,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尼龙束线带将多条线材进行束缚,从而防止线材打结。但是当需要对束缚后的线材固定在外部的固定板的时候,由于目前的尼龙束线带没有与外部的固定板进行固定的时候,故用户常需要利用胶带对线材进行与外部的固定板固定,而胶带长时间使用存在脱落的风险,不便于用户使用。另外目前的线材连接器存在防尘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线材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母连接线、若干个子连接器以及若干个子连接线;所述母连接线的一端与母连接器连接;每个子连接线的一端均与母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每个子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子连接器连接;所述线材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所有子连接线的固定组合件;所述固定组合件包括束线带以及与束线带连接的固定座;所述束线带的一端设有穿插块以及多个第一卡齿;所述穿插块设于束线带的末端;所述束线带的另一端设有穿插件;所述穿插件设有用于供穿插块以及第一卡齿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与第一卡齿卡接的第二卡齿;所述固定座远离束线带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每个所述子连接器均套设有防尘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连接器内设有与母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的接触端子;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收缩部以及与收缩部连接的插接部;所述接触端子设于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插孔;所述母连接线穿过收缩部后与插接部的接触端子连接;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延伸出有第一舌沿;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还延伸出有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所述第二舌沿设于第一舌沿与第三舌沿之间;所述第一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形成有第一储尘腔,第三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所述接触端子的四周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活动设于收缩部以及插接部内;所述防尘罩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收缩部设有活动腔;所述底壁活动设于活动腔内;所述底壁与活动腔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用于显露接触端子的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用于与第一舌沿、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抵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舌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舌沿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舌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所述第二舌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所述母连接器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二储尘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壁的底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设于底壁的两侧;所述收缩部设有与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导向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在开口处设有第一防尘臂;所述第二侧壁在开口处设有第二防尘臂;所述第一防尘臂的一端与第一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防尘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尘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尘臂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防尘臂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第二防尘臂的一端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所述卡块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卡槽设有第二磁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底部向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卡勾对称设于连接条的两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内转动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一端穿出穿插件后设有抵压块;所述第二卡齿设于弹性卡扣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加强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勾的一端与连接条连接;所述弹性卡勾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条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条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卡勾的另一端与连接条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束线带将所有子连接线束紧从而便于整理线材连接器;另外弹性卡勾的自由端形成倒刺配合固定座将限位件卡紧在外部的固定板中,从而对线材连接器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在子连接器外套设防尘帽,从而起到防尘作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组合件与外部的固定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防尘臂与第二防尘臂连接时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防尘臂与第二防尘臂折叠时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防尘罩收缩至收缩部时的截面图;图8是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5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1-母连接器;12-母连接线;13-子连接器;14-子连接线;15-防尘帽;2-固定组合件;21-束线带;22-固定座;231-穿插块;232-第一卡齿;24-穿插件;241-通道;243-第二卡齿;25-限位件;251-连接条;252-弹性卡勾;253-加强筋;254-限位块;26-弹性卡扣;261-抵压块;27-固定板;271-固定孔;321-接触端子;322-收缩部;323-插接部;324-第一通孔;325-第二通孔;331-第一舌沿;332-第二舌沿;333-第三舌沿;334-第一储尘腔;335-第二储尘腔;34-防尘罩;341-第一侧壁;342-第二侧壁;343-底壁;344-开口;35-活动腔;351-复位件;352-导向槽;361-第一防尘臂;362-第二防尘臂;363-卡块;364-卡槽;365-第一磁铁;366-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10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11、母连接线12、若干个子连接器13以及若干个子连接线14;所述母连接线12的一端与母连接器11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一端均与母连接线1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子连接器13连接;所述线材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所有子连接线14的固定组合件2;所述固定组合件2包括束线带21以及与束线带21连接的固定座22;所述束线带21的一端设有穿插块231以及多个第一卡齿2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连接器(11)、母连接线(12)、若干个子连接器(13)以及若干个子连接线(14);所述母连接线(12)的一端与母连接器(11)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一端均与母连接线(1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子连接器(13)连接;/n所述线材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所有子连接线(14)的固定组合件(2);所述固定组合件(2)包括束线带(21)以及与束线带(21)连接的固定座(22);所述束线带(21)的一端设有穿插块(231)以及多个第一卡齿(232);所述穿插块(231)设于束线带(21)的末端;所述束线带(21)的另一端设有穿插件(24);所述穿插件(24)设有用于供穿插块(231)以及第一卡齿(232)穿过的通道(241);所述通道(241)内设有与第一卡齿(232)卡接的第二卡齿(243);所述固定座(22)远离束线带(21)的一端设有限位件(25);/n每个所述子连接器(13)均套设有防尘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连接器(11)、母连接线(12)、若干个子连接器(13)以及若干个子连接线(14);所述母连接线(12)的一端与母连接器(11)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一端均与母连接线(1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子连接线(14)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子连接器(13)连接;
所述线材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所有子连接线(14)的固定组合件(2);所述固定组合件(2)包括束线带(21)以及与束线带(21)连接的固定座(22);所述束线带(21)的一端设有穿插块(231)以及多个第一卡齿(232);所述穿插块(231)设于束线带(21)的末端;所述束线带(21)的另一端设有穿插件(24);所述穿插件(24)设有用于供穿插块(231)以及第一卡齿(232)穿过的通道(241);所述通道(241)内设有与第一卡齿(232)卡接的第二卡齿(243);所述固定座(22)远离束线带(21)的一端设有限位件(25);
每个所述子连接器(13)均套设有防尘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器(11)内设有与母连接线(12)的一端连接的接触端子(321);所述母连接器(11)包括收缩部(322)以及与收缩部(322)连接的插接部(323);所述接触端子(321)设于插接部(323);所述插接部(323)设有插孔;所述母连接线(12)穿过收缩部(322)后与插接部(323)的接触端子(321)连接;
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延伸出有第一舌沿(331);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还延伸出有第二舌沿(332)以及第三舌沿(333);所述第二舌沿(332)设于第一舌沿(331)与第三舌沿(333)之间;所述第一舌沿(331)与第二舌沿(332)之间形成有第一储尘腔(334),第三舌沿(333)与第二舌沿(332)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335);
所述接触端子(321)的四周设有防尘罩(34);所述防尘罩(34)活动设于收缩部(322)以及插接部(323)内;所述防尘罩(34)包括第一侧壁(341)、第二侧壁(342)以及设于第一侧壁(341)与第二侧壁(342)之间的底壁(343);所述收缩部(322)设有活动腔(35);所述底壁(343)活动设于活动腔(35)内;所述底壁(343)与活动腔(35)之间设有复位件(351);所述第一侧壁(341)与第二侧壁(342)之间设有用于显露接触端子(321)的开口(344);所述第一侧壁(341)与第二侧壁(342)均用于与第一舌沿(331)、第二舌沿(332)以及第三舌沿(333)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沿(3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博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之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