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66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触控母板包括衬底基板,其包括多个触控区和无效区,触控区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分别连接在多个触控驱动电极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以及分别与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控端子和多个第二触控端子;触控区的第一触控端子、触控驱动电极和第二触控端子通过触控引线连接形成面板测试回路;无效区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多个第二测试端子和多条测试引线;第一测试端子、多个不同的触控区的面板测试回路和第二测试端子通过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大板测试回路。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在制作触控驱动电极以后就通过外部的测试设备对其进行测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触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目前触控显示屏一般分为OGS、OnCell和InCell三种结构,其中,OnCell结构是指内嵌式触控显示屏。通常,先将彩膜母板的外侧制作触控区形成触控母板,该触控区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触控结构,再和阵列母板组立贴合形成触控显示屏,该触控显示屏包括多个独立的液晶盒,多个该触控结构与多个该液晶盒一一对应;然后对该触控显示屏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独立的触控显示面板。图1是现有的一种On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走线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双边走线方式,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网格包括在触控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01和沿第二方向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02,每一个触控驱动电极01对应一条双边走线03,且该双边走线03分别连接在触控驱动电极01的两端,在该双边走线03的每一边分别设置有一个触控端子04,且两边的触控端子04相互独立,多个该触控端子04分别与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进行绑定电性连接,从而该柔性电路板通过多个该触控端子04以及双边走线03实现与该触控驱动电极01的两端同时电性连接。现有技术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端子与柔性电路板绑定之前,一般需要测试双边走线是否有断路发生,只有没有发生断路的触控显示面板才进行后续的绑定工艺,虽然有瑕疵的触控显示面板最终可于产品出厂检验时检测出来,但是却已浪费了从瑕疵的触控显示面板产生之后的制造成本,并占用了原可供其他合格的触控显示面板使用的生产线,进而降低了生产线的利用率。有鉴于此,本技术申请人针对上述触控母板设计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制造触控母板时无法在前段工艺中找出缺陷,导致不良品流入后续工艺徒增制造成本及减少产能利用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公开了一种触控母板,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包括多个触控区和位于多个该触控区之间的无效区,其中,该触控区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分别连接在多个该触控驱动电极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以及分别与两端的多条该触控引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控端子和多个第二触控端子;该触控区的该第一触控端子、该触控驱动电极和该第二触控端子通过该触控引线连接形成面板测试回路;该无效区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多个第二测试端子和多条测试引线;该第一测试端子、多个不同的该触控区的面板测试回路和该第二测试端子通过该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大板测试回路。优选地,该无效区还包括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该连接端子分别与多个该触控端子一一对应并电性连接,多个不同的该触控区的触控端子通过对应的多个该连接端子和多条该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优选地,该触控母板还包括多个导电件,多个该触控端子分别通过多个该导电件与多个该连接端子一一电性连接。优选地,该导电件为透明导电结构。优选地,该触控母板的多个触控区的边缘设有第一切割线,该第一切割线用于分离该触控区和该无效区。优选地,该衬底基板在远离该触控区的一侧设有彩色滤光层和黑矩阵。优选地,该第一测试端子和第二测试端子同时与外部的测试设备电性连接。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其中,包括阵列母板和如上所述的触控母板,该阵列母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和将多个显示区间隔开的非显示区,该触控母板与该阵列母板对盒设置,该触控母板的触控区与该阵列母板的显示区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该触控区还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该触控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优选地,该阵列母板的多个显示区的边缘设有第二切割线,该第二切割线用于分离该显示区和该非显示区。本实施例公开的该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在制作触控驱动电极以后就通过外部的测试设备对其进行测试,并可以迅速找到缺陷,根据不良率决定是否继续投产,若检测出该触控母板的不良率超出卡控范围,可拦截该触控母板,避免不良品流入后续工艺徒增制造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一种On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走线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触控母板;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思;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D-D’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触控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触控母板;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思;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D-D’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母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0,该衬底基板100包括多个触控区110和位于多个该触控区110之间的无效区120。其中,该触控区110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111、分别连接在多个该触控驱动电极111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112以及分别与多条该触控引线112连接的多个触控端子;该触控端子包括与该触控驱动电极111一侧的触控引线112连接的第一触控端子113和位于该触控驱动电极111另一侧的触控引线112连接的第二触控端子114,该第一触控端子113和该第二触控端子114彼此相邻设置;该触控区110的该第一触控端子113、该触控驱动电极111和该第二触控端子114通过该触控引线112连接形成面板测试回路。该无效区120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21、多个第二测试端子122和多条测试引线125,多个该第一测试端子121和第二测试端子122位于该衬底基板100的边缘;其中,该第一测试端子121、多个不同的该触控区的面板测试回路和该第二测试端子122通过该测试引线125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大板测试回路。在本实施例中,该无效区120还包括多个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23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4;多个该第一连接端子123分别与多个该第一触控端子113一一对应并电性连接,多个该第二连接端子124分别与多个该第二触控端子114一一对应并电性连接;多个不同的该触控区110的第一触控端子113和第二触控端子114通过对应的多个该第一连接端子123、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4和多条该测试引线125依次串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测试端子121和第二测试端子122与外部的测试设备(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该触控母板10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母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触控区和位于多个所述触控区之间的无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以及分别与两端的多条所述触控引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控端子和多个第二触控端子;所述触控区的所述第一触控端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端子通过所述触控引线连接形成面板测试回路;/n所述无效区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多个第二测试端子和多条测试引线;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多个不同的所述触控区的面板测试回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端子通过所述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大板测试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母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触控区和位于多个所述触控区之间的无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两端的多条触控引线以及分别与两端的多条所述触控引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控端子和多个第二触控端子;所述触控区的所述第一触控端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端子通过所述触控引线连接形成面板测试回路;
所述无效区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多个第二测试端子和多条测试引线;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多个不同的所述触控区的面板测试回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端子通过所述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大板测试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效区还包括多个连接端子,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与多个所述触控端子一一对应并电性连接,多个不同的所述触控区的触控端子通过对应的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和多条所述测试引线依次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母板还包括多个导电件,多个所述触控端子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导电件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一一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甘霖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