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56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焊缝、钢管杆、升降机构和外箱,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钢管杆,且钢管杆两侧的底座顶端皆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钢管杆的内部设置有焊缝,所述焊缝的表面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的两侧皆固定有板体,且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两侧的边缘位置处皆固定有边架,且边架皆通过固定螺柱与板体相互配合,所述外箱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检测机构,所述外箱两侧的板体顶端皆固定有照明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移动的功能,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检测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照明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
,具体为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承担输送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长期暴露在大气腐蚀环境中,钢管杆塔不仅要经受正常机械载荷和电力负荷的作用,还受到风雪、雷电、大气污染物等自然环境影响,由于外在环境因素会加剧杆塔焊缝开裂或断裂,造成塔身倾斜或倒塔事故,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乃至人身伤亡事故,使得在其使用时需要用到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辅助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不便于移动,使得其在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2)传统的此类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便于检测,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照明不便,使得其在使用时会出现影像不清晰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不便移动、不便监测以及照明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焊缝、钢管杆、升降机构和外箱,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钢管杆,且钢管杆两侧的底座顶端皆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钢管杆的内部设置有焊缝,所述焊缝的表面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的两侧皆固定有板体,且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两侧的边缘位置处皆固定有边架,且边架皆通过固定螺柱与板体相互配合,所述外箱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检测机构,所述外箱两侧的板体顶端皆固定有照明机构。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丝杆、转轴以及螺纹槽,所述丝杆下方的底座顶端皆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皆与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一侧的内板与板体的内部皆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丝杆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照明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杆、架子、照明灯、外罩、铰接球以及连接架,所述支杆的一侧皆固定有架子,且架子远离支杆一侧的底端皆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方设置有外罩。优选的,所述外罩的顶端皆通过铰接球与连接架相铰接,所述外罩的内部固定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柱、支撑架、支架、摄像头以及探头,所述支柱的顶端皆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支柱一侧的支撑架底端皆固定有探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不仅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移动的功能,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检测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照明的功能;(1)通过丝杆下方的底座顶端固定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转轴,丝杆一侧的内板与板体的内部设置螺纹槽,且螺纹槽与丝杆相互配合,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移动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辅助装置使用时是便捷程度;(2)通过支柱的顶端固定支撑架,支撑架一侧的顶端固定支架,支架一侧安装摄像头,支柱一侧的支撑架底端固定有探头,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检测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辅助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3)通过支杆的一侧固定架子,且架子远离支杆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架,连接架的下方设置外罩,外罩的顶端通过铰接球与连接架相铰接,外罩的内部固定有照明灯,实现了该辅助装置便于照明的功能,从而避免了该辅助装置使用时出现影像不清晰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照明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焊缝;3、钢管杆;4、升降机构;401、伺服电机;402、丝杆;403、转轴;404、螺纹槽;5、板体;6、外箱;7、照明机构;701、支杆;702、架子;703、照明灯;704、外罩;705、铰接球;706、连接架;8、检测机构;801、支柱;802、支撑架;803、支架;804、摄像头;805、探头;9、固定螺柱;10、边架;11、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焊缝2、钢管杆3、升降机构4和外箱6,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钢管杆3,且钢管杆3两侧的底座1顶端皆固定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401、丝杆402、转轴403以及螺纹槽404,丝杆402下方的底座1顶端皆固定有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403,且转轴403的顶端皆与丝杆402的底端固定连接,丝杆402一侧的内板11与板体5的内部皆设置有螺纹槽404,且螺纹槽404与丝杆402相互配合;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控制箱控制伺服电机401工作,其会在转轴403以及丝杆402的作用下,推动板体5之间的外箱6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该辅助效果的使用;钢管杆3的内部设置有焊缝2,焊缝2的表面设置有外箱6,外箱6的两侧皆固定有板体5,且板体5的一侧设置有内板11,内板11两侧的边缘位置处皆固定有边架10,且边架10皆通过固定螺柱9与板体5相互配合,外箱6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检测机构8;检测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柱801、支撑架802、支架803、摄像头804以及探头805,支柱801的顶端皆固定有支撑架802,且支撑架802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支架803,支架803一侧安装有摄像头804,支柱801一侧的支撑架802底端皆固定有探头805;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支架803一侧的摄像头804与支撑架802底端的探头805会对底座1内部的焊缝2进行监测,并将影像传输至手机上,便于该辅助装置的拍摄;外箱6两侧的板体5顶端皆固定有照明机构7,照明机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杆701、架子702、照明灯703、外罩704、铰接球705以及连接架706,支杆701的一侧皆固定有架子702,且架子702远离支杆701一侧的底端皆固定有连接架706,连接架706的下方设置有外罩704,外罩704的顶端皆通过铰接球705与连接架706相铰接,外罩704的内部固定有照明灯703;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控制箱控制外罩704底端的照明灯703进行照明,从而加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焊缝(2)、钢管杆(3)、升降机构(4)和外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钢管杆(3),且钢管杆(3)两侧的底座(1)顶端皆固定有升降机构(4),所述钢管杆(3)的内部设置有焊缝(2),所述焊缝(2)的表面设置有外箱(6),所述外箱(6)的两侧皆固定有板体(5),且板体(5)的一侧设置有内板(11),所述内板(11)两侧的边缘位置处皆固定有边架(10),且边架(10)皆通过固定螺柱(9)与板体(5)相互配合,所述外箱(6)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检测机构(8),所述外箱(6)两侧的板体(5)顶端皆固定有照明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焊缝(2)、钢管杆(3)、升降机构(4)和外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钢管杆(3),且钢管杆(3)两侧的底座(1)顶端皆固定有升降机构(4),所述钢管杆(3)的内部设置有焊缝(2),所述焊缝(2)的表面设置有外箱(6),所述外箱(6)的两侧皆固定有板体(5),且板体(5)的一侧设置有内板(11),所述内板(11)两侧的边缘位置处皆固定有边架(10),且边架(10)皆通过固定螺柱(9)与板体(5)相互配合,所述外箱(6)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检测机构(8),所述外箱(6)两侧的板体(5)顶端皆固定有照明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401)、丝杆(402)、转轴(403)以及螺纹槽(404),所述丝杆(402)下方的底座(1)顶端皆固定有伺服电机(401),所述伺服电机(401)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403),且转轴(403)的顶端皆与丝杆(402)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杆超声波衍射时差法高空检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02)一侧的内板(11)与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勇张进潘铁根翟啟成张伟冒宝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