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5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待检测元件的限位块、放置第一摄像系统和第二摄像系统的支撑架以及机械手,所述第一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部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下方连接L形支架,L形支架内折角处设置有45°斜向设置的棱镜,所述第二摄像系统包括第二摄像部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下方连接上宽下窄的圆台形支架,圆台形支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打光方式,使螺丝孔底部和侧壁缺陷呈现出与正常产品不一样的形态,从而检测是否存在异物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视觉检测设备
,尤其是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螺丝孔内的缺陷较难检测,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医学上用的内窥镜的方式检测孔内缺陷,将内径2mm的探头对准洞口进行检测,其景深可达到2mm,且可调整内窥镜角度来拍摄各个角度,对孔底和孔侧壁进行检测,采用该种方式可对孔内的异物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但是,由于孔径较小且内窥镜探头较长,所以操作上较困难,且对螺丝孔的检测需分孔底和孔侧壁进行检测,至少拍摄两次才能将缺陷拍摄清楚,检测一个孔CT太长,客户一般很难接受。如果螺丝孔的孔径只有1mm左右时,这种方法就更无法实现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待检测元件的限位块、放置第一摄像系统和第二摄像系统的支撑架以及机械手,所述第一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部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下方连接L形支架,L形支架内折角处设置有45°斜向设置的棱镜,所述第二摄像系统包括第二摄像部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下方连接上宽下窄的圆台形支架,圆台形支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镜。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第一摄像部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一镜头,所述第一相机具有侧壁设置卡槽的第一外壳。这样设置,方便第一摄像系统被机械手夹持以及方便使用后放置在支撑架上。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第二摄像部包括第二相机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二相机具有侧壁设置卡槽的第二外壳。这样设置,方便第二摄像系统被机械手夹持以及方便使用后放置在支撑架上。再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杆和立杆上的可升降T形放置架,所述可升降T形放置架上开设有两个分别卡接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的卡口。如此设置,方便第一摄像系统和第二摄像系统使用后放置在支撑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个光学系统,一个为六棱镜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主要针对螺丝孔侧壁进行检测,通过六棱镜的角度设计采用拍一张照片的方式将螺丝孔内壁360度呈现在六个棱镜上,若螺丝孔侧壁有缺陷则螺丝孔侧壁螺纹会有较明显的变化;另一个光学系统是针对螺丝孔底进行检测的L型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采用45度的棱镜将螺丝孔底部进行成像,螺丝孔底若有异物会呈现较明显的对比度,使大量的品质检测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给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待检测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摄像系统的光路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摄像系统的光路图。图中:1.检测平台,2.待检测元件,3.机械手,4.第一摄像系统,5.第二摄像系统,6.棱镜,11.限位块,12.支撑架,41.第一摄像部,42.第一光源,43.L形支架,51.第二摄像部,52.第二光源,53.圆台形支架,411.第一相机,412.第一镜头,4111.第一相机外壳,511.第二相机,512.第二镜头,5111.第二相机外壳,121.立杆,122.可升降T形放置架,1221.卡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1,检测平台1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待检测元件2的限位块11、放置第一摄像系统4和第二摄像系统5的支撑架12以及机械手3,第一摄像系统4包括第一摄像部41和第一光源42,第一摄像部41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光源42,第一光源42下方连接L形支架43,L形支架43内折角处设置有45°斜向设置的棱镜6,第二摄像系统5包括第二摄像部51和第二光源52,第二摄像部51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光源52,第二光源52下方连接上宽下窄的圆台形支架53,圆台形支架53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镜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部41包括第一相机411和第一镜头412,第一相机411具有侧壁设置卡槽的第一相机外壳4111。第二摄像部51包括第二相机511和第二镜头512,第二相机511具有侧壁设置卡槽的第二相机外壳511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包括立杆121和立杆121上的可升降T形放置架122,可升降T形放置架122上开设有两个分别卡接第一相机外壳4111和第二相机外壳5111的卡口12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待检测元件2为两侧壁开设有螺丝孔的框架结构,具体操作时,通过机械手3将待检测元件2套在限位块11外,机械手3通过抓取第一相机外壳4111而带动第一摄像系统4转动,直至L形支架43正对待检测元件2侧壁的第一个螺丝孔,第一光源42打光,第一镜头412捕捉到螺丝孔底部反射过来的光(即通过第一相机411可以清楚显示出螺丝孔底部的情况),光路图如图3所示,触发第一相机411进行拍照,获取螺丝孔底部的图像,按上述方式对其余螺丝孔底部进行成像,若螺丝孔底部有缺陷则螺丝孔底部图像中会呈现较明显的对比度;通过机械手3将待检测元件2卡在限位块11上的限位槽内,即螺丝孔处于竖直状态,机械手3通过抓取第二相机外壳5111而带动第二摄像系统5移动,同时第二光源52打光,直至第二镜头512捕捉到第一个螺丝孔侧壁反射过来的光(即通过第二相机511可以清楚显示出螺丝孔侧壁的情况),光路图如图4所示,触发第二相机511进行拍照,获取螺丝孔侧壁的图像,按上述方式对其余螺丝孔侧壁进行成像,若螺丝孔侧壁有缺陷则螺丝孔侧壁图像中螺纹会有较明显的变化。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待检测元件的限位块、放置第一摄像系统和第二摄像系统的支撑架以及机械手,所述第一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部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下方连接L形支架,L形支架内折角处设置有45°斜向设置的棱镜,所述第二摄像系统包括第二摄像部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下方连接上宽下窄的圆台形支架,圆台形支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螺丝孔内异物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待检测元件的限位块、放置第一摄像系统和第二摄像系统的支撑架以及机械手,所述第一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部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下方连接L形支架,L形支架内折角处设置有45°斜向设置的棱镜,所述第二摄像系统包括第二摄像部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摄像部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下方连接上宽下窄的圆台形支架,圆台形支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镜。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郑王岩松和江镇毛涌
申请(专利权)人: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