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冰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40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冰箱,所述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包括:冰箱壳体、各间室、热交换腔室及各间室的进风和回风风道,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腔室的至少一分区送风口独自连通,该分区送风口设有分区送风机构,该分区送风机构能选择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各温区的进风口风门和加热器,在多温区冰箱中集中设置一送风口和一加热器。由于采用集中控制送风使得分散在各间室送风口的风门集成于一体,减少了元件和走线的数量,降低了整机故障点。还能够合理配置间室空间,同时减少冰箱整机的耗电量,提升冰箱整体能效。

Central air supply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in multi temperatur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冰箱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的冰箱。
技术介绍
目前,多温区冰箱多采用独立风门单独向不同温区间室送风的方式,以满足不同温区不同温度需求,而单独控制送风的方式能够维持间室不同温度的要求。但是随着多温区冰箱不同温度需求间室的增多,采用单独控制送风的方式则需要增加风门的数量,因此会增加冰箱的故障点。风门控制与电器走线变得复杂,相应的每个风门需要配置相应的风门加热器,则温区越多,风门越多,加热器也多。虽然,上述送风方式可以满足多温区不同间室温度的需求,但是风门与风门加热器数量随着温区的增多而增多,元器件的增加无疑会增加整机成本,整机故障点也随之增多,能耗也会加剧,影响整机能效。因此,如何克服现有多温区冰箱送风装置因元器件的增加,故障点增多,整机成本增加,内部空间分配不合理,能耗加剧以及影响整机能效的缺陷是业界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多温区冰箱送风装置因元器件的增加,故障点增多,整机成本增加,内部空间分配不合理,能耗加剧以及影响整机能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元器件少,故障点也少,整机成本较低,内部空间分配合理,节能及整机能效高的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冰箱。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包括冰箱壳体、各间室、热交换腔室及各间室的进风和回风风道,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腔室的至少一分区送风口独自连通,该分区送风口设有分区送风机构,该分区送风机构能选择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室壁体上的温区风口板、设于该温区风口板上的分别与所述各温区进风道对应连通的进风口,设于该温区风口板表面的旋转挡板,该旋转挡板能转动以致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能打开所述各间室中任一个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能打开所述各间室中任意两个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能打开所述各间室中任意三个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能同时打开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能全部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还包括送风风机。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温区冰箱,其包括所述的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多温区冰箱中的集中送风结构,取消了各温区的进风口风门和加热器,只是在多温区冰箱中集中设置一送风口和一个加热器。由于采用集中控制送风的方式使得原来分散在各间室送风口的风门集成于一体,减少了元件和走线的数量,降低了整机故障点。还能够合理配置间室空间,同时减少冰箱整机的耗电量,提升冰箱整体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多温区冰箱纵向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温区冰箱纵向剖切示意图;图3、图4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区送风机构的分解图和立体示意图;图5、图6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区送风机构分别打开温区1、温区2和温区3的进风口21、22、23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区送风机构同时打开各温区进风口21、22、23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区送风机构全部封闭各温区进风口21、22、23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现有多温区冰箱的典型送风结构及空气循环的示意图。在各间室(各温区)需要制冷时,冰箱内部冷气通过冷冻风机4强制循环,由分区送风口5进入送风分区,再经由各温区—温区1、温区2及温区3的进风口7、8、10送入各温区,然后通过各温区的回风口6、9、11返回送风风机4处,如此往复循环。通过控制各温区进风口风门的开闭来满足各温区不同温度的需求。采用分别控制各温区进风口风门开闭的送风方式,风门数量多,每个风门都要配备相应风门加热器。这种结构设置会造成冰箱内部零部件增多,电器元件走线复杂、设计预留空间增大,对多温区冰箱的整体间室容积带来影响。多个风门和风门加热器还会增加冰箱整机的耗电量,使得冰箱能效降低。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的实施例,其选用三间室(三温区)的冰箱为例,即该冰箱具有三温区:温区1、温区2、温区3。该送风装置包括:冰箱壳体100、三间室1、2、3,热交换腔室200,其中有蒸发器13和电加热器12,以及各间室的进风和回风风道。该三间室的进风口7、8、10与热交换腔室200左侧壁体上的一分区送风口5独自连通,即各间室的进风风道互不串通,各自进风。本实施例中,由图2可知,在现有冰箱送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隔板31、32就将三间室的进风口7、8、10与热交换腔室200的分区送风口5独自连通,同时取消各间室进风口风门和相应的电加热器。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管道结构将各间室的进风口与热交换腔室的分区送风口独自连通。分区送风口5中设有分区送风机构,该分区送风机构能根据冰箱的需要,可以选择性打开或封闭所述间室的进风口。根据需要,该分区送风口5可以设置多个。请结合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分区送风机构包括:连通进风风道25的温区风口板20,设于该温区风口板20上的与温区1进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1、与温区2进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2、与温区3进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3,设于该温区风口板20表面的与控制电机连接的旋转挡板24。当控制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该旋转挡板24相对固定件温区风口板20转动时,可以打开或封闭相关间室的进风口。还可以在进风风道25中设置送风风机4(如图2所示),用于冰箱内部的冷气强制循环。如图5、图6、图7所示,分别为分区送风机构中的旋转挡板24,打开间室1的进风口21,或打开间室2的进风口23,或打开间室3的进风口24;即旋转挡板24只打开一间室的进风口,同时封闭剩余的两间室的进风口。如图8所示,分区送风机构中的旋转挡板24,打开了全部间室的进风口。如图9所示,分区送风机构中的旋转挡板24,封闭了全部间室的进风口。根据间室数量的不同,各间室的进风口的数量也不同,只要对应合理设置旋转挡板24的形状,就可以选择性的打开或封闭间室的进风口。比如,打开温区风口板20上任意二个或三个进风口等等。请阅图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温区冰箱,其包括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当机组工作时,若温区1有制冷需求时,控制旋转挡板24打开温区1的进风口21,如图5所示。通过蒸发器13冷却后的冷风通过进风口21吸入温区1的进风道再进入温区1,换热后在经过其回风口6、101与壳体100构成的回风风道回到热交换腔室200的进风口,经过蒸发器13降温,再次输入温区1,直到温区1的温度满足设定要求,再关闭该进风孔21。同理,在温区2有制冷请求时,控制电机驱动旋转挡板24旋转到图6位置,冷风通过进风口22吸入温区2的进风道再进入温区2,换热后再经过其回风口9与壳体构成回风风道回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包括冰箱壳体、各间室、热交换腔室以及各间室的进风和回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腔室的至少一分区送风口独自连通,所述分区送风口设有分区送风机构,该分区送风机构能选择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包括冰箱壳体、各间室、热交换腔室以及各间室的进风和回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腔室的至少一分区送风口独自连通,所述分区送风口设有分区送风机构,该分区送风机构能选择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送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室壁体上的温区风口板、设于该温区风口板上的分别与所述各温区进风道对应连通的进风口,设于该温区风口板表面的旋转挡板,该旋转挡板转动以致打开或封闭所述各间室的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送风机构能打开所述各间室中任一个间室的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