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36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0
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上开设有外露的横向的避位槽(4),电源线(2)从设在避位槽(4)内的固定限位护线圈(1)上穿入避位槽(4),固定限位护线圈(1)的端部连接一个电源线插头3,避位槽(4)具有容纳电源线插头(3)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集成灶产品外形结构的调整,形成简单的避位槽,将电源线及插头置于避位槽中,同时解决了传统集成灶的电源线换向及Y型连接的安全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灶,尤其涉及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3所示,现有集成灶的电源线连接基本采用品字插座的耦合式,因其安装位置基本贴合橱柜和墙壁,电源线的出线方向须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左右更换,传统的更换方式一般采用打开整机后盖,将插座进行人工换向并重新固定。在产品安装需要左右换向时,通过机内电源线换向后,将电源线耦合插头连接在不同的方向实现电源进线方向的改变。此类方式存在两个问题:1、更换方向比较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打开整机进行操作;2、耦合式连接不规范,防水安全性方面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上开设有外露的横向的避位槽4,电源线2从设在避位槽4内的固定限位护线圈1上穿入避位槽4,固定限位护线圈1的端部连接一个电源线插头3,避位槽4具有容纳电源线插头3及电源线2的空间。优选地,避位槽4贯穿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的左、右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集成灶产品外形结构的调整,形成简单的避位槽,将电源线及插头置于避位槽中,同时解决了传统集成灶的电源线换向及Y型连接的安全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集成灶产品电源左出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集成灶产品电源右出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集成灶产品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源左出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源右出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限位护线圈;2、电源线;3、电源线插头;4、避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参照附图,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上开设有外露的横向的避位槽4,电源线2从设在避位槽4内的固定限位护线圈1上穿入避位槽4,固定限位护线圈1的端部连接一个电源线插头3,避位槽4具有容纳电源线插头3及电源线的空间;避位槽4贯穿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的左、右两端。如此使电源线插头3和电源线2将完全置于产品的避位槽4中,可满足电源线2、电源插头3不超出集成灶整机外形,在避位槽4的槽口可沿左右布线方向分别安置固线原器件,防止电源线挂落、着地。安装产品时,只需确认电源进线方向后,将处于避位槽中的电源线直接更换方向,免去了打开后板、变更耦合器插座方向的麻烦,因电源线及电源插座置于集成灶整机避位槽4中,没有超出产品的外形,所以不会影响集成灶在橱柜中的安装。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上开设有外露的横向的避位槽(4),电源线(2)从设在避位槽(4)内的固定限位护线圈(1)上穿入避位槽(4),固定限位护线圈(1)的端部连接一个电源线插头(3),避位槽(4)具有容纳电源线插头(3)及电源线(2)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灶电源线的连接与换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灶的箱体的后盖板上开设有外露的横向的避位槽(4),电源线(2)从设在避位槽(4)内的固定限位护线圈(1)上穿入避位槽(4),固定限位护线圈(1)的端部连接一个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