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8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其包括前导流盘与后导流盘,前导流盘内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外侧为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上分布有安装孔与第一通孔,放置腔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进水孔,前导流盘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第一通孔连通出水孔;后导流盘上设有第二通孔,后导流盘上设有对放置腔周边密封的挡块,挡块的外侧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与第三通孔,第一螺纹孔相对于安装孔,第三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后导流盘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排污效率高且密封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污泵,特别涉及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
技术介绍
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与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方便,大型的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动藕合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及维修相当方便。排污泵在使用时往往会用到导流盘导流盘是一种导向装置,它能将污水沿着设定的路线从水箱内排出,现阶段的导流盘种类较多,但是普遍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加工且安装时也较为麻烦,结构强度低导致使用寿命较短,导流的效果差影响排污的效率,密封效果差容易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排污效率高且密封效果佳的排污泵用导流盘。【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其包括前导流盘与后导流盘,所述前导流盘内设有用于放置叶轮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外侧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分布有安装孔与第一通孔,所述放置腔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放置腔,所述前导流盘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放置腔;所述后导流盘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后导流盘上设有对所述放置腔周边密封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外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与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三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后导流盘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共有九个。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的外壁与所述前导流盘后端面之间均布有第一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进水孔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孔的轴线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的厚度大于等于1cm且小于等于1.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为沉孔,所述沉孔的小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共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绕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周向均布。进一步的,三个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后导流盘的后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3】有益效果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排污效率高且密封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其包括前导流盘1与后导流盘2,所述前导流盘1内设有用于放置叶轮的放置腔15,所述放置腔15的外侧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分布有安装孔13与第一通孔16,所述放置腔15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前导流盘1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14,所述第一通孔16连通所述出水孔14,所述出水孔14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对所述放置腔15周边密封的挡块22,所述挡块22的外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3与第三通孔26,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3,所述第三通孔26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16;所述后导流盘2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5;第二通孔21用于电机转轴穿过连接放置腔15的叶轮,为了提高密封性能,本技术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在使用时还需要在电机转轴与后导流盘2之间设一个密封圈。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在本实施中所述安装孔13共有九个,相应的第一螺纹孔23也有九个,前导流盘1与后导流盘2通过在九个安装孔13与九个第一螺纹孔23内设置就跟螺钉锁紧。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在本实例中进水孔11的外壁与所述前导流盘1后端面之间均布有第一加强筋12。为了提高排污的效率,在本实例中进水孔11与第二通孔21同轴设置,进水孔11的轴线与出水孔14的轴线相互垂直。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漏水在本实例中所述挡块22的厚度大于等于1cm且小于等于1.5cm,有限选用1.2cm。为了提高适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26为沉孔,所述沉孔的小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16的直径,第一通孔16与第三通孔26为泄压孔,在水泵正常使用时需要通过堵头将第一通孔16与第三通孔26堵住,第三通孔26设置成沉孔结构是为了便于安装堵头,当排污结束后需要及时的打开堵头对导流盘进行泄压。为了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快速的安装在电机的前端盖上,在本实例中第二螺纹孔25共有三个,三个第二螺纹孔25绕所述第二通孔21的轴线周向均布;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三个所述第二螺纹孔25、所述第二通孔21与所述后导流盘2的后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24。本技术排污泵用导流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排污效率高且密封效果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包括前导流盘(1)与后导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流盘(1)内设有用于放置叶轮的放置腔(15),所述放置腔(15)的外侧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分布有安装孔(13)与第一通孔(16),所述放置腔(15)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前导流盘(1)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14),所述第一通孔(16)连通所述出水孔(14),所述出水孔(14)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对所述放置腔(15)周边密封的挡块(22),所述挡块(22)的外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3)与第三通孔(26),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3),所述第三通孔(26)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16);所述后导流盘(2)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泵用导流盘,包括前导流盘(1)与后导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流盘(1)内设有用于放置叶轮的放置腔(15),所述放置腔(15)的外侧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分布有安装孔(13)与第一通孔(16),所述放置腔(15)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前导流盘(1)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14),所述第一通孔(16)连通所述出水孔(14),所述出水孔(14)连通所述放置腔(15);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后导流盘(2)上设有对所述放置腔(15)周边密封的挡块(22),所述挡块(22)的外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3)与第三通孔(26),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3),所述第三通孔(26)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16);所述后导流盘(2)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泵用导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共有九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景宽虞海伟孙锐郭军杨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培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