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1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4
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和罩壳,在罩壳内设置有对直梯导向的导向体,在导向体上设置有定位槽,在直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以定位直梯的定位杆,定位槽包括第一引导壁和第二引导壁,在导向体上设置有干涉器。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梯可以收纳于罩壳内,从而使得逃生梯在不使用时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逃生梯在使用过程中人员仅需要拉动直梯即可将直梯拉出罩壳,从而有利于人员进出逃生井,人员进出逃生井方便,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逃生梯
本公开涉及逃生设施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梯。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市政管线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综合管廊应运而生,但是通常的综合管廊逃生口井盖都是整体式安装于地平面,井盖口与地平面持平,而井盖口距井底纵深有些高达3米至4米,人员在进出井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突出与把手,导致工作人员出入综合管廊逃生口井盖时在高于井口的地方无处攀附借力,导致井盖口无法稳定身体。造成人员出入逃生井时操作十分不方便,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员进出逃生井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逃生梯,以使人员进出逃生井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和罩壳;在所述罩壳内设置有对直梯导向的导向体;在所述导向体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直梯位置的定位槽,在所述直梯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槽包括引导所述定位杆进入所述定位槽的第一引导壁和引导所述定位杆滑出所述定位槽的第二引导壁;在所述导向体上还设置有干涉器,所述干涉器使所述直梯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引导壁接触,并且,所述干涉器使所述直梯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引导壁接触。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和罩壳,在罩壳内设置有对直梯导向的导向体,在导向体上设置有定位槽,在直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以定位直梯的定位杆,定位槽包括第一引导壁和第二引导壁,在导向体上设置有干涉器。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梯可以收纳于罩壳内,从而使得逃生梯在不使用时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逃生梯在使用过程中人员仅需要拉动直梯即可将直梯拉出罩壳,从而有利于人员进出逃生井,人员进出逃生井方便,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引导壁与所述第二引导壁之间设置有过渡壁,所述过渡壁的形状为弧形。第一引导壁、第二引导壁以及过渡壁的设置更有利于定位杆与定位槽配合,大大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作为优选,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引导壁或第二引导壁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体,所述引导体与所述定位杆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引导体的形状为大于1/2的球体。引导体的设置有利于定位杆与第一引导壁、第二引导壁接触,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逃生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引导体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第一引导壁或第二引导壁或过渡壁接触。滚珠的设置减缓了引导体的磨损,延长了引导体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直梯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导向槽相通。导向槽的设置主要用于对直梯导向,并使直梯在导向槽内具有稳定的相对位置,大大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体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罩壳上,所述导向槽的侧壁上镀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不小于2毫米。耐磨层的设置使得导向槽的侧壁更加耐磨,延长了逃生梯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干涉器为设置于所述导向体上的干涉杆,所述干涉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且,所述干涉杆焊接于所述导向体上,所述直梯在折叠近程中所述干涉器与所述定位杆接触,所述直梯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干涉器与所述定位杆脱离接触。干涉器采用干涉杆,干涉杆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降低了逃生梯的制造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焊接于所述直梯上,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直梯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定位杆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直梯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杆上。弹性件的设置延长了定位杆的使用寿命,定位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定位杆不容易弯曲,延长了定位杆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该逃生梯还包括固定器,所述罩壳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器上,在所述罩壳与所述固定器之间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固定器主要用于将罩壳固定于目标位置,逃生梯不易丢失,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罩壳的设置使得直梯可以进入罩壳内,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直梯进行收纳,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2、导向体、定位槽及干涉器的设置使得罩壳对直梯具有收纳及定位功能,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全部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直梯收缩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直梯展开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全部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1和罩壳2;在所述罩壳2内设置有对直梯1导向的导向体3;在所述导向体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直梯1位置的定位槽5,在所述直梯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5配合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定位杆4;所述定位槽5包括引导所述定位杆4进入所述定位槽5的第一引导壁6和引导所述定位杆4滑出所述定位槽5的第二引导壁7;在所述导向体3上还设置有干涉器8,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一引导壁6接触,并且,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二引导壁7接触。直梯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其具体结构参照现有技术。罩壳2可由板材拼接或焊接形成,其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本方案中的定位槽5、定位杆4及干涉器8的设置使得直梯1可以方便地收纳至罩壳2内,具体地说,逃生梯固定于逃生井边缘处,人员在进出逃生井时可以拉动直梯1使直梯1脱离罩壳2,人员可以方便借助直梯1进出逃生井,大大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人员进出逃生井时十分方便。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引导壁6与所述第二引导壁7之间设置有过渡壁9,所述过渡壁9的形状为弧形。第一引导壁6、第二引导壁7均为斜面、过渡壁9为弧形面,该方案有利于导向杆进入或滑出定位槽5。第一引导壁6、第二引导壁7的斜度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一引导壁6或第二引导壁7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体,所述引导体与所述定位杆4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引导体的形状为大于1/2的球体。引导体的设置使得定位杆4更易于与定位槽5配合,提高了逃生梯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优化了逃生梯的性能。引导体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引导体的设置主要用于使定位杆4易于与定位槽5配合,以优化逃生梯的性能。因此,引导体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示例性,引导体的形状也可以为1/2椭圆体,椭圆体指橄榄球状的形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引导体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第一引导壁6或第二引导壁7或过渡壁9接触。滚珠的设置使得引导体与第一引导壁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1)和罩壳(2),其特征是:/n在所述罩壳(2)内设置有对直梯(1)导向的导向体(3);/n在所述导向体(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直梯(1)位置的定位槽(5),在所述直梯(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5)配合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定位杆(4);/n所述定位槽(5)包括引导所述定位杆(4)进入所述定位槽(5)的第一引导壁(6)和引导所述定位杆(4)滑出所述定位槽(5)的第二引导壁(7);/n在所述导向体(3)上还设置有干涉器(8),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一引导壁(6)接触,并且,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二引导壁(7)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梯,包括直梯(1)和罩壳(2),其特征是:
在所述罩壳(2)内设置有对直梯(1)导向的导向体(3);
在所述导向体(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直梯(1)位置的定位槽(5),在所述直梯(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5)配合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定位杆(4);
所述定位槽(5)包括引导所述定位杆(4)进入所述定位槽(5)的第一引导壁(6)和引导所述定位杆(4)滑出所述定位槽(5)的第二引导壁(7);
在所述导向体(3)上还设置有干涉器(8),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一引导壁(6)接触,并且,所述干涉器(8)使所述直梯(1)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二引导壁(7)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梯,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引导壁(6)与所述第二引导壁(7)之间设置有过渡壁(9),所述过渡壁(9)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梯,其特征是:在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第一引导壁(6)或第二引导壁(7)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体,所述引导体与所述定位杆(4)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引导体的形状为大于1/2的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梯,其特征是:所述引导体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第一引导壁(6)或第二引导壁(7)或过渡壁(9)接触。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篑凯腾李金海王礼俊王宏亮聂超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