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7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摩托车套锁,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底部的四周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顶座底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塞柱,所述塞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密室,所述顶座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面板,所述顶座和塞柱的内腔均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指纹识别器、微控制器、微型气泵、连通管、气囊和锁止凸块,所述面板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指纹识别器,所述顶座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指纹识别器、微控制器、微型气泵、连通管、气囊和锁止凸块的配合,使用者通过指纹可使塞柱对油箱口进行智能气动锁止,降低油箱套锁和油箱内汽油被盗的风险,解决了传统油箱套锁防盗性能低的问题。

Motorcycl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套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具体为摩托车套锁。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在工人对摩托车进行装配时,需要用到油箱套锁对摩托车的油箱进行锁止,然而传统的油箱套锁大多为钥匙插入式,接着才能打开油箱盖,大大降低油箱套锁的锁止效果,降低油箱的防盗性,不法分子易偷盗摩托车油箱内汽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摩托车套锁,具备防盗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油箱套锁防盗性能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摩托车套锁,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底部的四周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顶座底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塞柱,所述塞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密室,所述顶座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面板,所述顶座和塞柱的内腔均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指纹识别器、微控制器、微型气泵、连通管、气囊和锁止凸块,所述面板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指纹识别器,所述顶座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塞柱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顶端连通有电动阀,所述连通管的底端贯穿气密室并连通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锁止凸块,所述锁止凸块的外侧贯穿至塞柱的外侧,所述锁止凸块位于摩托车油箱口底部的四周。优选的,所述塞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环形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锁止凸块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顶座顶部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有手提把,所述手提把的内腔开设有手提环孔。优选的,所述面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数字按键区域,所述数字按键区域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指纹识别器、微控制器、微型气泵、连通管、气囊和锁止凸块的配合,使用者通过指纹可使塞柱对油箱口进行智能气动锁止,降低油箱套锁和油箱内汽油被盗的风险,解决了传统油箱套锁防盗性能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密封圈,增强塞柱的密封性,避免汽油从塞柱和顶座溢至油箱表面,防止摩托车油箱出现失火,通过手提把和手提环孔,便于使用者拿持顶座,通过数字按键区域,给使用者提供数字密码解锁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座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顶部和塞柱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1、顶座;2、密封垫;3、塞柱;4、气密室;5、面板;6、锁止机构;601、指纹识别器;602、微控制器;603、微型气泵;604、连通管;605、气囊;606、锁止凸块;7、密封圈;8、手提把;9、数字按键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摩托车套锁,包括顶座1,顶座1顶部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有手提把8,手提把8的内腔开设有手提环孔,通过手提把8和手提环孔,便于使用者拿持顶座1,顶座1底部的四周均粘接有密封垫2,顶座1底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塞柱3,塞柱3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环形粘接有密封圈7,密封圈7位于锁止凸块606的外侧,通过密封圈7,增强塞柱3的密封性,避免汽油从塞柱3和顶座1溢至油箱表面,防止摩托车油箱出现失火,塞柱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密室4,顶座1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面板5,面板5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数字按键区域9,数字按键区域9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数字按键区域9,给使用者提供数字密码解锁功能,顶座1和塞柱3的内腔均设置有锁止机构6,锁止机构6包括指纹识别器601、微控制器602、微型气泵603、连通管604、气囊605和锁止凸块606,面板5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指纹识别器601,顶座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602,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器601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塞柱3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泵603,微型气泵603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微型气泵603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连通管604,连通管604的顶端连通有电动阀,连通管604的底端贯穿气密室4并连通有气囊605,气囊605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锁止凸块606,锁止凸块606的外侧贯穿至塞柱3的外侧,锁止凸块606位于摩托车油箱口底部的四周,通过指纹识别器601、微控制器602、微型气泵603、连通管604、气囊605和锁止凸块606的配合,使用者通过指纹可使塞柱3对油箱口进行智能气动锁止,降低油箱套锁和油箱内汽油被盗的风险,解决了传统油箱套锁防盗性能低的问题。使用时,通过摩托车电瓶对电动阀、面板5、微控制器602和微型气泵603进行供电,使用者将手指塞入指纹识别器601,指纹识别器601将指纹信号指令传送至微控制器602,微控制器602将信号分析处理后控制微型气泵603开启,微型气泵603通过连通管604对气囊605进行充气,使气囊605受压发生膨胀,从而膨胀的气囊605对四周的锁止凸块606进行同步顶出,从而锁止凸块606对油箱内腔顶部的四周均锁止卡紧,在摩托车进行加油时,同理,使用者再次按动指纹,锁止凸块606进行复位,使用者通过手提把8拿持顶座1取出塞柱3。在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摩托车套锁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其内部构造属于现有技术结构,使用者根据现有技术手册就可完成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综上所述:该摩托车套锁,通过指纹识别器601、微控制器602、微型气泵603、连通管604、气囊605和锁止凸块606的配合,使用者通过指纹可使塞柱3对油箱口进行智能气动锁止,降低油箱套锁和油箱内汽油被盗的风险,解决了传统油箱套锁防盗性能低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套锁,包括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底部的四周均粘接有密封垫(2),所述顶座(1)底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塞柱(3),所述塞柱(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密室(4),所述顶座(1)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面板(5),所述顶座(1)和塞柱(3)的内腔均设置有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指纹识别器(601)、微控制器(602)、微型气泵(603)、连通管(604)、气囊(605)和锁止凸块(606),所述面板(5)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指纹识别器(601),所述顶座(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602),所述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器(601)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塞柱(3)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泵(603),所述微型气泵(603)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603)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连通管(604),所述连通管(604)的顶端连通有电动阀,所述连通管(604)的底端贯穿气密室(4)并连通有气囊(605),所述气囊(605)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锁止凸块(606),所述锁止凸块(606)的外侧贯穿至塞柱(3)的外侧,所述锁止凸块(606)位于摩托车油箱口底部的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套锁,包括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底部的四周均粘接有密封垫(2),所述顶座(1)底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塞柱(3),所述塞柱(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密室(4),所述顶座(1)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面板(5),所述顶座(1)和塞柱(3)的内腔均设置有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指纹识别器(601)、微控制器(602)、微型气泵(603)、连通管(604)、气囊(605)和锁止凸块(606),所述面板(5)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指纹识别器(601),所述顶座(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602),所述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器(601)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塞柱(3)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泵(603),所述微型气泵(603)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60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603)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连通管(6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高建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博强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