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9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主要涉及城市排水领域。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连通管,所述筒体顶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长筒状,所述筒体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顶部设置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沉淀井单独滤网容易堵塞的情况,采用多级的过滤方式,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且过滤器表面积更大,更不容易被杂物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城市排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沉淀井就是净水与蓄水的一个发生场所,通过沉淀井内的滤网将雨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连通的沉淀井将过滤后的雨水进行蓄积,当需要使用水资源对植被进行浇灌时,续存的雨水可以通过泵体抽出加以利用。现在沉淀井主要利用金属或者塑料制品的筒状结构充当,沉淀井埋入地下,井口暴露在略低于地表处,井口处设置滤网,用于过滤雨水冲刷带来的枝叶、塑料垃圾等杂物。但是由于沉淀井一般都会布置在植被覆盖处,这就导致杂物较多,在下雨时经常会发生沉淀井井口堵塞的情况,影响城市排水的正常进行,同时使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量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它针对沉淀井单独滤网容易堵塞的情况,采用多级的过滤方式,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且过滤器表面积更大,更不容易被杂物堵塞,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排水和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连通管,所述筒体通过连通管与其他所述筒体相连接,所述筒体顶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自开口处向筒体内延伸,所述筒体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顶部设置格栅,所述格栅顶部可覆草皮。所述过滤器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部呈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底部连接同一底环,所述固定杆、底环外壁上设置滤网,所述滤网笼罩所述固定杆与底环。所述开口处设置沉台,所述支撑环与沉台相接触。所述支撑环底面设置密封圈。所述支撑环顶部设置把手。所述导流槽为混凝土槽。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多个筒体通过连通管布设在地表之下,作为雨水的积蓄场所。在雨水降下时,沉淀井通过格栅、导流槽和过滤器对雨水进行层层过滤,对雨水冲刷而来的杂物进行阻挡。过滤器的尺寸延伸到筒体之内,增大了过滤装置的表面积,使过滤器更不易被堵塞,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排水和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筒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筒体;2、连通管;3、开口;4、过滤器;5、导流槽;6、格栅;7、支撑环;8、固定杆;9、底环;10、滤网;11、沉台;12、密封圈;1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1,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连通管2,所述筒体1通过连通管2与其他所述筒体1相连接,构成整体的地下沉淀井,对渗入的雨水进行过滤和保存。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开口3,所述开口3内设置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4自开口3处向筒体1内延伸,通过过滤器延伸入筒体内的方式,增加了过滤器的表面积,使过滤器更不易被堵塞。所述筒体1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低于地面,所述筒体1的开口3不低于导流槽的底面。所述导流槽5顶部设置格栅6,所述格栅6顶部可覆草皮。所述格栅作为雨水降下时的第一步过滤程序,将较大的树枝、生活垃圾进行阻拦,待雨水过后集中进行清理。具体的,所述过滤器4包括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底部呈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8,多个所述固定杆8底部连接同一底环9,所述固定杆8、底环9外壁上设置滤网10,所述滤网笼罩所述固定杆8与底环9。所述支撑环、固定杆与底环相配合,组成过滤装置的支撑架体,通过滤网笼罩在支撑架体上,可以组成稳定的过滤结构,相对于片状的滤网,可以增大过滤器的表面积,使沉淀井更不容易堵塞。具体的,所述开口3处设置沉台11,所述支撑环7与沉台11相接触。通过沉台的设置,可以对过滤器的安装进行限位,同时可以使支撑环的高度降低,避免导流槽内积水。具体的,所述支撑环7底面设置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防止雨水未经过滤在缝隙内进入筒体内。具体的,所述支撑环7顶部设置把手13。所述把手为后续取出过滤器进行清理时提供抓握部位。具体的,所述导流槽5为混凝土槽。混凝体结构的导流槽更坚固,使本装置对于城市排水的效果更稳定。实施例: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1,所述筒体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每个所述筒体均相对设置两连接口,所述筒体1的连接口处螺纹连接有连通管2,所述筒体1通过连通管与其他所述筒体1相连接。所述筒体1顶部具有开口3,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3处一体成型沉台11,所述开口3内设置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4自开口3处向筒体1内延伸。所述筒体1上方地面上修建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为混凝土槽,所述导流槽内壁结构为倒置圆台状。所述导流槽5顶部安装格栅6,所述格栅6顶部可覆草皮。当格栅顶部覆盖草皮后,所述草皮作为第一级的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过滤。但是覆盖草皮之后的沉淀井结构渗水效率会大大降低,可根据当地降水特点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4包括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与沉台11相接触。所述支撑环7底部呈圆周均匀焊接若干固定杆8,多个所述固定杆8底部焊接同一底环9,所述固定杆8、底环9外壁上点焊滤网10,所述滤网笼罩所述固定杆8与底环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7底面设置密封圈12,将支撑环与沉台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7顶部还插接把手13。本实施中将过滤器设置为长筒状,相对于现在沉淀井安装在井口的水平片状滤网表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堵塞;相对于现在沉淀井安装在筒体内的竖直间隔过滤网而言,更好清理过滤下的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连通管(2),所述筒体(1)通过连通管与其他所述筒体(1)相连接,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开口(3),所述开口(3)内设置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4)自开口(3)处向筒体(1)内延伸,所述筒体(1)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顶部设置格栅(6),所述格栅(6)顶部可覆草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连通管(2),所述筒体(1)通过连通管与其他所述筒体(1)相连接,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开口(3),所述开口(3)内设置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4)自开口(3)处向筒体(1)内延伸,所述筒体(1)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顶部设置格栅(6),所述格栅(6)顶部可覆草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4)包括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底部呈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8),多个所述固定杆(8)底部连接同一底环(9),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王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