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02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包括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之间通过连杆组件连接,且连杆组件设置于缝纫机底座上并与动力源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支点,支点分别连接有驱动端、转动端一和转动端二,且驱动端与动力源连接,所述转动端一和转动端二分别连接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且支点到转动端一的距离大于支点到转动端二的距离。因而在剪线的时候,剪线刀一的转动角度要小于剪线刀二的转动角度,即剪线刀二会先与线接触,从而将线的位置固定下,进而在啮合时切断,故在啮合的时候,精度要求就比原先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长度一样时要低,而且可减少错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特指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同时同理于人手缝衣服一样,用剪刀去剪线头,缝纫机也是有剪线机构,而且剪线机构有单刀和双刀两种,并设置于缝纫机底座上。其中双刀剪线采用的是大小一样的刀,相互啮合而剪断线。但是同样的两把刀在相互啮合的时候,需要转动同一个角度,并且需要较高的精度要求,才能保证两把刀不会错位。因而成本大且加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由于支点到转动端一的距离大于支点到转动端二的距离,因而在剪线的时候,剪线刀一的转动角度要小于剪线刀二的转动角度,即剪线刀二会先与线接触,从而将线的位置固定下,进而在啮合时切断,故在啮合的时候,精度要求就比原先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长度一样时要低,从而解决原先由于剪线刀一和剪线刀二长度一样,因而在剪线的时候两者的精度要求高且容易错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r>一种双刀剪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连接,且连杆组件(3)设置于缝纫机底座(4)上并与动力源(5)连接;/n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支点(35),支点(35)分别连接有驱动端(36)、转动端一(37)和转动端二(38),且驱动端(36)与动力源(5)连接,所述转动端一(37)和转动端二(38)分别连接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且支点(35)到转动端一(37)的距离大于支点(35)到转动端二(38)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连接,且连杆组件(3)设置于缝纫机底座(4)上并与动力源(5)连接;
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支点(35),支点(35)分别连接有驱动端(36)、转动端一(37)和转动端二(38),且驱动端(36)与动力源(5)连接,所述转动端一(37)和转动端二(38)分别连接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且支点(35)到转动端一(37)的距离大于支点(35)到转动端二(38)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三角形状的连接件(6)和连杆(7),连接件(6)与所述动力源(5)连接,且连接件(6)和连杆(7)分别与所述剪线刀一(1)和剪线刀二(2)连接;
所述连接件(6)与动力源(5)的连接处为所述驱动端(36),且所述连接件(6)和连杆(7)的连接处为所述支点(35),
所述连接件(6)与剪线刀一(1)的连接处为所述转动端一(37);且连杆(7)与剪线刀二(2)的连接处为所述转动端二(3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刀二(2)开设有刀刃口(8),且剪线刀二(2)在刀刃口(8)一侧开设槽轨(9),槽轨(9)与刀刃口(8)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刀二(2)开设有卡接槽(10),所述卡接槽(10)与槽轨(9)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刀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连接有转动件一(11),转动件一(11)套设在连接轴(12)上,且连接轴(12)通过转动件二(13)与所述动力源(5)连接;
所述连接轴(12)外套设有扭簧(14),扭簧(14)一端卡接在转动件一(11),通过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孟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杜马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