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82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被分隔成酸解腔、氧化腔和沉淀腔,氧化腔包括活动杆,活动杆与氧化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活动杆的外壁设有微生物承载块,氧化腔的内壁位于活动杆的下方设有横杆,横杆上垂直于活动杆设有齿杆,活动杆的外壁设有与齿杆啮合的齿轮,齿杆位于横杆下方设有浮动块,箱体的顶部设有曝气泵,箱体的内部设有一端与曝气泵连通的导管,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氧化腔的内部,氧化腔的内底壁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开设有通孔,导管的出口端位于转动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微生物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提高了对废水处理的效率,缩短了处理的时间。

High efficiency microorganism integ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曝气环节多采用机械曝气和自然曝气为污水中好氧微生物提供活动能源,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污水灌溉等,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曝气环节上需要处理很长时间,污水中的微生物摄氧率很低,不能很好的对污水进行净化,降低了净化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被分隔成酸解腔、氧化腔和沉淀腔,所述氧化腔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氧化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有微生物承载块,所述氧化腔的内壁位于活动杆的下方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于所述活动杆设有齿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齿杆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杆位于所述横杆下方设有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和所述齿杆在氧化腔中的浮力总和小于所述浮动块和所述齿杆的重力总和,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曝气泵,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一端与所述曝气泵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氧化腔的内部,所述氧化腔的内底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管的出口端位于转动板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微生物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时,曝气泵通过导管将气体导入氧化腔的内部气体通过导管排至转动板的底部,将气体分散至整个氧化腔的底部,且转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更好的将气体细分,同时也减小了转动板在转动时的阻力,保证了微生物能更好的与气体进行接触;同时在横杆设有的浮动块,在气体上浮时,气体推动浮动块向上移动,齿杆与活动杆上的齿轮进行啮合,带动活动杆上的微生物承载块进行转动,在气体推动浮动块一段距离后,气体离开浮动块的底面,使得浮动块下沉,再次转动活动杆上的微生物承载块,当浮动块下沉到一定距离后,从导管出口端排出的气体再次循环对浮动块进行推动,从而保证了微生物承载块上附着的微生物能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提高了对废水处理的效率,缩短了处理的时间。进一步:所述齿杆位于所述横杆上方的外壁设有限位块,所述浮动块与所述齿杆的密度均略大于水的密度。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块防止浮动块落入氧化腔的底部。进一步:所述导管呈L字形,所述导管的竖直端镶嵌在酸解腔和氧化腔之间的隔板内,所述导管的水平端出口处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下方。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管的竖直端位于酸解腔和氧化腔的内部,气体能更快的进入氧化腔的内部,导管的水平端出口处位于浮动块的下方,保证从导管排出的气体能位于浮动块的下方。进一步:所述酸解腔包括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输出管延伸至氧化腔的内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水泵与排水管的配合能将酸解腔内部的液体排入氧化腔的内部。进一步:所述沉淀腔包括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管连通有与沉淀腔底部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沉淀腔的内底壁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延伸至所述排污管内部的螺旋叶片杆。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抽吸泵对沉淀腔内部的污泥进行排出时,通过搅拌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杆的转动,更好的将污泥集中于排污管的内部,保证了排污时的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齿轮与齿杆配合示意图。图中:1为箱体、2为酸解腔、21为排水泵、3为氧化腔、31为活动杆、32为微生物承载块、33为横杆、34为齿杆、35为齿轮、36为浮动块、37为曝气泵、38为导管、39为驱动电机、310为转动板、311为通孔、4为沉淀腔、41为抽吸泵、42为排污管、43为搅拌电机、44为螺旋叶片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被分隔成酸解腔2、氧化腔3和沉淀腔4,氧化腔3包括活动杆31,活动杆31与氧化腔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微生物承载块32,氧化腔3的内壁位于活动杆31的下方设有横杆33,横杆33上垂直于活动杆31设有齿杆34,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与齿杆34啮合的齿轮35,齿杆34位于横杆33下方设有浮动块36,浮动块36和齿杆34在氧化腔3中的浮力总和小于浮动块36和齿杆34的重力总和,浮动块36的内部可为装满了水的物体,浮动块36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箱体1的顶部设有曝气泵37,曝气泵37的型号可为RB-31D-1,箱体1的内部设有一端与曝气泵37连通的导管38,导管38的另一端延伸至氧化腔3的内部,氧化腔3的内底壁设有驱动电机39,驱动电机的型号可为Y112-M,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板310,转动板310上开设有通孔311,导管38的出口端位于转动板310的下方。在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曝气泵37通过导管38将气体导入氧化腔3的内部,气体通过导管排至转动板310的底部,同时驱动电机39带动转动板310进行转动,将气体分散至整个氧化腔3的底部,且转动板310上开设有通孔311更好的将气体细分,同时也减小了转动板310在转动时的阻力,保证了微生物能更好的与气体进行接触;同时在横杆33设有的浮动块36,在气体上浮时,气体推动浮动块36向上移动,齿杆34与活动杆31上的齿轮35进行啮合,带动活动杆31上的微生物承载块32进行转动,在气体推动浮动块36一段距离后,气体离开浮动块36的底面,使得浮动块36下沉,再次转动活动杆31上的微生物承载块32,当浮动块36下沉到一定距离后,从导管38出口端排出的气体再次循环对浮动块36进行推动,从而保证了微生物承载块32上附着的微生物能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提高了对废水处理的效率,缩短了处理的时间。本技术实施例2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齿杆34位于横杆33上方的外壁设有限位块,浮动块36与齿杆34的密度均略大于水的密度。本技术实施例3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导管38呈L字形,导管38的竖直端镶嵌在酸解腔2和氧化腔3之间的隔板内,导管38的水平端出口处位于转动板310的下方。本技术实施例4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酸解腔2包括排水泵21,排水泵21的型号可为ISG80-125A,排水泵21的输出管延伸至氧化腔3的内部。本技术实施例5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沉淀腔4包括抽吸泵41,抽吸泵41的型号可为80XWJ25-32,所述抽吸泵41位于箱体1的外侧,抽吸泵41的输出管连通有与沉淀腔4底部连通的排污管42,沉淀腔4的内底壁设有搅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被分隔成酸解腔(2)、氧化腔(3)和沉淀腔(4),所述氧化腔(3)包括活动杆(31),所述活动杆(31)与氧化腔(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微生物承载块(32),所述氧化腔(3)的内壁位于活动杆(31)的下方设有横杆(33),所述横杆(33)上垂直于所述活动杆(31)设有齿杆(34),所述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齿杆(34)啮合的齿轮(35),所述齿杆(34)位于所述横杆(33)下方设有浮动块(36),所述浮动块(36)和所述齿杆(34)在氧化腔(3)中的浮力总和小于所述浮动块(36)和所述齿杆(34)的重力总和,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曝气泵(37),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一端与所述曝气泵(37)连通的导管(38),所述导管(3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氧化腔(3)的内部,所述氧化腔(3)的内底壁设有驱动电机(39),所述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板(310),所述转动板(310)上开设有通孔(311),所述导管(38)的出口端位于转动板(310)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被分隔成酸解腔(2)、氧化腔(3)和沉淀腔(4),所述氧化腔(3)包括活动杆(31),所述活动杆(31)与氧化腔(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微生物承载块(32),所述氧化腔(3)的内壁位于活动杆(31)的下方设有横杆(33),所述横杆(33)上垂直于所述活动杆(31)设有齿杆(34),所述活动杆(3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齿杆(34)啮合的齿轮(35),所述齿杆(34)位于所述横杆(33)下方设有浮动块(36),所述浮动块(36)和所述齿杆(34)在氧化腔(3)中的浮力总和小于所述浮动块(36)和所述齿杆(34)的重力总和,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曝气泵(37),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一端与所述曝气泵(37)连通的导管(38),所述导管(3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氧化腔(3)的内部,所述氧化腔(3)的内底壁设有驱动电机(39),所述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板(310),所述转动板(310)上开设有通孔(311),所述导管(38)的出口端位于转动板(310)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琦刘潇宦学民閤俊黄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佳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