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804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包括导流堰板及竖向的支撑板,所述导流堰板包括入流导流堰板、出流导流堰板,所述入流导流堰板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前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前并向下弯曲悬置,所述出流导流堰板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后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弯曲,且弯曲端沿其弧形切面斜向下延伸一段一体成型的斜直板并悬置;所述入流导流堰板、支撑板、出流导流堰板顶面成平滑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形成跌水,避免出现紊流,减少过流水流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减少跌水充氧,降低外加碳源投加量,同时消除跌水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出水堰板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弧形出水堰板。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厂提升泵房出水井出水堰、沉砂池出水堰、反硝化滤池进水堰大多采用矩形薄壁堰。由于工程设计时为了确保后续处理单元在某一格故障检修时,其余几格仍能有效处理全部水量,往往将堰后跌水高度设置较高,由此导致正常运行时跌水高度高,跌水充氧严重,跌水充氧容易导致污水中的碳源更加不足。随着污水脱氮除磷要求的逐步提高,对污水中碳源的需求量也逐步提高。跌水充氧对有效利用碳源不利,会导致外加碳源量的增加,同时,跌水产生的噪声是污水厂除风机、水泵以外的第三大噪音来源,是污水厂“降噪”应重点关注的对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堰后跌水充氧、跌水噪声大、外加碳源投放量大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包括导流堰板及竖向的支撑板,所述导流堰板包括入流导流堰板、出流导流堰板,所述入流导流堰板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前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前并向下弯曲悬置,所述出流导流堰板为弧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堰板(1)及竖向的支撑板(5),所述导流堰板(1)包括入流导流堰板(11)、出流导流堰板(12),所述入流导流堰板(11)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前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前并向下弯曲悬置,所述出流导流堰板(12)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后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弯曲,且弯曲端沿其弧形切面斜向下延伸一段一体成型的斜直板(121)并悬置;所述入流导流堰板(11)、支撑板(5)、出流导流堰板(12)顶面成平滑过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堰板(1)及竖向的支撑板(5),所述导流堰板(1)包括入流导流堰板(11)、出流导流堰板(12),所述入流导流堰板(11)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前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前并向下弯曲悬置,所述出流导流堰板(12)为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后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弯曲,且弯曲端沿其弧形切面斜向下延伸一段一体成型的斜直板(121)并悬置;所述入流导流堰板(11)、支撑板(5)、出流导流堰板(12)顶面成平滑过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出水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板设置在堰(6)上方,所述入流导流堰板(11)位于所述堰(6)前侧并整体浸没在上游水体(7)液面下,所述出流导流堰板(12)位于所述堰(6)后侧并整体浸没在过堰水流(8)液面下并将过堰水流(8)引流入下游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刚李振川刘燕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