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75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形变传感器感应门板形变量大小,在门板形变量超过安全距离之前对电梯进行制动,防止发生电梯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An elevator car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门。
技术介绍
2018年上半年,某城市发生一起由乘客猛踹电梯轿厢门所引发的电梯事故,事故的原因是:搭乘轿厢的乘客用脚猛踹轿厢门,电梯轿厢门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与层门地坎之间发生摩擦碰撞,电梯轿厢门瞬间损毁,造成整部电梯瘫痪,轿厢门系统被冲击力损毁并报废,造成安全事故。分析该事故发现,事故中引发电梯损毁瘫痪的部件是轿厢门,即轿厢内门在受到瞬时外力作用时产生形变,且该形变超过额定的轿厢门与地坎间的安全距离,最终引发轿厢门发生形变,在轿厢的运动惯性作用下撞向地坎,从而引发事故。为了避免因电梯轿厢门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而引发的类似事故的发生,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轿厢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轿厢门发生形变的情况下保证电梯以及内部乘员安全的电梯轿厢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轿厢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形变传感器感应门板形变量大小,在门板形变量超过安全距离之前对电梯进行制动,防止发生电梯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电梯轿厢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电梯轿厢门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电梯轿厢门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电梯轿厢门侧视图;标号说明:1-门板;2-空腔;3-形变传感单元;4-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门板形变情况来进行电梯紧急制动的电梯轿厢门。参照附图1至4,本技术的一种电梯轿厢门,包括门板1,所述门板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电梯轿厢门的门板1在受到外力的过载作用下会产生形变,设置在门板1空腔2内的形变传感器会跟随门板1一同发生形变,并感知门板1的形变量γ的大小。当门板1的形变量γ大于轿厢门与电梯层门地坎间的安全距离A的一半时(即γ>A/2时),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向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发送电信号,电梯制动系统接受到电信号则立刻进行紧急制动,将轿厢制动停止,防止发生电梯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形变传感器感应门板形变量大小,在门板形变量超过安全距离之前对电梯进行制动,防止发生电梯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进一步的,所述门板1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A,所述空腔2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S,所述0.7A≤S≤0.9A。由上述描述可知,空腔面积足够大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传感器,保证门板任意一处发生变形都能被形变传感器检测到。进一步的,所述形变传感器包括多个阵列布置于空腔2内的形变传感单元3,所述形变传感单元3至少设置有3列。由上述描述可知,阵列布置能够使形变传感单元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且节约形变传感单元的个数。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阵列布置的形变单元之间设有井字形的间隙,所述空腔2内设有肋板4,所述肋板4设于间隙处。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肋板是为了提高门板强度,避免门板由于开设了空腔而更容易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形变传感单元3为电阻应变片。由上述描述可知,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电阻变化产生的电信号能够通过导线传递至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实施例一一种电梯轿厢门,包括门板1,所述门板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所述门板1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A,所述空腔2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S,所述0.7A≤S≤0.9A;所述形变传感器包括多个阵列布置于空腔2内的形变传感单元3,所述形变传感单元3为电阻应变片,所述形变传感单元3至少设置有3列,所述多个阵列布置的形变单元之间设有井字形的间隙,所述空腔2内设有肋板4,所述肋板4设于间隙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形变传感器感应门板形变量大小,在门板形变量超过安全距离之前对电梯进行制动,防止发生电梯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空腔面积足够大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传感器,保证门板任意一处发生变形都能被形变传感器检测到。阵列布置能够使形变传感单元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且节约形变传感单元的个数。设置肋板是为了提高门板强度,避免门板由于开设了空腔而更容易发生变形。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电阻变化产生的电信号能够通过导线传递至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梯制动系统的接收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轿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A,所述空腔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为S,0.7A≤S≤0.9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电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钊詹峰李爽邓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江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