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7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7
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包括载带传送通道、连杆组件和动力源,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用于传送载带,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载带传送通道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源提供动力供连杆组件动作,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的前端通道口的上方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更加准确地找寻载带插入孔、有利于后续卷绕顺利进行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
本技术涉及收带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收带机工作都有寻找载带盘的载带插入孔位置,并将载带准确插入到在载带盘的载带插入孔的工作步骤,而传统的找寻原点的方式都是先依靠卷绕工位寻找载带盘上的插入孔,再来定位,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还未到插入孔位就插入载带的现象,即导致寻找插入孔位置不准确的隐患,插入载带错误,从而影响后续的载带的卷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可更加准确地找寻载带插入孔、有利于后续卷绕顺利进行的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包括载带传送通道、连杆组件和动力源,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用于传送载带,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载带传送通道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源提供动力供连杆组件动作,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的前端通道口的上方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的动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光电感应元件是反射光纤或者是光电头。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光纤线槽,所述反射光纤埋设在所述光纤线槽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动力源是气缸或者是电机。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连杆组件是一连杆。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的摆动角度。本技术由于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的前端通道口的上方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的动作。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对载带盘上的插入孔的感应,当控制元件接收到一个反射信号时,则未找对插入孔的位置,此时控制元件控制动力源带动载带传送通道继续摆动,当控制元件没有接收到该反射信号时,则找对了插入孔的位置,此时控制元件控制载带进入插入孔内,从而完成载带的插入。本技术找寻载带插入孔更加准确和快速;因此,本技术具有可更加准确地找寻载带插入孔、有利于后续卷绕顺利进行的收带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外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处于准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载带传送通道找寻到载带插入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揭示的是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包括载带传送通道1、连杆组件2和动力源3,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用于传送载带9,所述连杆组件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1与载带传送通道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42与动力源3连接,所述动力源3提供动力供连杆组件2动作,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的前端通道口12的上方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用于感应载带盘的插入孔的位置,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图中未画出)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3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1或者载带9的动作。本技术中,具体的,所述光电感应元件是反射光纤或者是光电头,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感应元件是反射光纤,所述通孔10内部设有光纤线槽(图中不可见),所述反射光纤埋设在所述光纤线槽内。本技术中,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8,所述限位机构8用于限定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的摆动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8是一安装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下方的限位块,当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往下摆动时,所述限位块能够防止载带传送通道1在摆动范围之外继续摆动,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本技术中,请参见图4,图4是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此时所述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安装在机构安装部位7,当需要供带时,动力源3退回,带动连杆组件向下动作,由于所述载带传送通道与连杆组件是通过第一连接轴41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一起向下摆动,直到达到限位机构8处停止,图5是工作状态,由于载带盘6已经被卷绕工位进行了一次载带盘6上的插入孔(图中不可见)找寻,此时,载带盘6已经处于载带盘6上的插入孔(图中不可见)的大致位置,接着载带传送通道1中的光电感应元件工作,通过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对载带盘6上的插入孔的感应,当控制元件接收到一个反射信号时,则未找对插入孔的位置,此时控制元件控制动力源3带动载带传送通道1继续摆动,当控制元件没有接收到该反射信号时,则找对了插入孔的位置,此时控制元件控制载带9进入插入孔内,从而完成载带9的插入。本技术找寻载带插入孔更加准确和快速。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动力源3是气缸或者是电机,本技术中,动力源3采用的是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包括载带传送通道(1)、连杆组件(2)和动力源(3),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用于传送载带(9),所述连杆组件(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1)与载带传送通道的后端(11)连接,所述连杆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42)与动力源(3)连接,所述动力源(3)提供动力供连杆组件(2)动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的前端通道口(12)的上方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3)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1)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带机的可自找载带插入孔的载带插入机构,包括载带传送通道(1)、连杆组件(2)和动力源(3),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用于传送载带(9),所述连杆组件(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1)与载带传送通道的后端(11)连接,所述连杆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42)与动力源(3)连接,所述动力源(3)提供动力供连杆组件(2)动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带传送通道(1)的前端通道口(12)的上方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设有光电感应元件,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与插入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将感应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根据信号控制动力源(3)的动作从而控制载带传送通道(1)的动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雄斌詹永康刘立伍何选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标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