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70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玻璃瓶成排夹起,不会对瓶口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热转印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热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热转印技术是一种表面印刷技术,由于其无限创意设计、印刷要求简单、印刷图案颜色丰富、生产环境环保、不易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现有的热转印机只能平烫或滚烫,其只能针对平面产品或圆柱产品,对于不规则产品则无法使用。其具体过程是将热转印膜通过导膜装置送到要转印的产品表面,利用升降动力装置将加热平板压在转印膜的表面,当转印膜受热以及受压后,图案脱离箔带,就可以实现将图案转印到产品的表面上。但是针对方形的玻璃瓶100,玻璃瓶侧边有过渡边101,构成玻璃瓶具有八个面,八个面相交构成八边形,形成8个角。这种形状的瓶体的转印,例如江小白的经典瓶子的转印,图案要求印刷至表面以及正面过渡边,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技术上无法突破,成为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首要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包括热转印传送带,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两台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分别为正面热转印装置和反面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的翻转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的上料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两侧对应所述热转印装置设置有工装,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与下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热转印传送带上的水平设置的玻璃瓶转化为竖向设置的玻璃瓶并转移至下料传送带上的瓶体竖直机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有合流机构,所述合流机构用于将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所述合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将玻璃瓶排列成排,还包括瓶体移动机构,所述瓶体移动机构用于将成排的玻璃瓶夹取到加热网带上,烘干机构包括烘箱,所述烘箱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网带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外侧,所述加热网带的下料端外侧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向下安装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冷却的风机。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双面热转印。在玻璃瓶分流之后,需要将玻璃瓶由支撑网带成排移动至加热网带,利用加热网带带动玻璃瓶进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干燥,但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将玻璃瓶成排夹起,避免对玻璃瓶瓶口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瓶体移动机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玻璃瓶成排夹起,避免对玻璃瓶瓶口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这样,分流移动机构带动安装板运动,通过安装板带动分流气缸以及横板和竖条板运动至成排的玻璃瓶上方,分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气缸位于玻璃瓶瓶口外侧,之后第二气囊充气,对玻璃瓶进行夹持,然后分流气缸收缩,分流移动机构将玻璃瓶带动至加热网带后,分流气缸伸长,第二气囊放气,玻璃瓶放置在加热网带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呈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相对的两侧的第二燕尾导轨,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燕尾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移动气缸,所述第二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设置。这样,第二移动气缸动作,带动安装板沿第二燕尾导轨滑动,稳定性高,安装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气缸设置有三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以及中间位置。可以使得安装板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高。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气缸以及第二移动气缸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通过电磁阀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燕尾导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块。设置有二次保险,避免安装板滑出。综上所述,可以更好的成排夹起玻璃瓶,避免对玻璃瓶瓶口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本技术结构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俯视图。图2为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夹持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图4为瓶体竖直机构从热转印传送带吸取玻璃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放置在下料传送带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热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的示意图。图8为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9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顶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合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图16为图14的侧视图。图17为图14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18为图15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19为瓶体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19的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种采用本技术结构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辊压生产线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21所示,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包括热转印传送带12,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一侧设置有两台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分别为正面热转印装置121和反面热转印装置122,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的翻转机构13,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的上料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两侧对应所述热转印装置设置有工装,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与下料传送带1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热转印传送带12上的水平设置的玻璃瓶转化为竖向设置的玻璃瓶并转移至下料传送带15上的瓶体竖直机构14;所述下料传送带15的下料端设置有合流机构,所述合流机构用于将下料传送带15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所述合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将玻璃瓶排列成排,还包括瓶体移动机构17,所述瓶体移动机构17用于将成排的玻璃瓶夹取到加热网带19上,烘干机构包括烘箱18,所述烘箱18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网带19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外侧,所述加热网带19的下料端外侧设置有风机支架191,所述风机支架191向下安装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冷却的风机1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呈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相对的两侧的第二燕尾导轨,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洋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