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64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卡钩等,第一卡钩通过一个转轴、一个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通过另一个转轴、另一个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一卡钩的一端、第二卡钩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之间都通过一个拉簧连接,固定板、加强板都与支架固定,底板与支架的底端固定,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第一挡块固定于第一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二挡块固定于第二轮子卡块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楼梯担架固定放置在其上,能够防止楼梯担架倾倒,也能够节约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与便利性,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楼梯担架,这种楼梯担架能够将人抬上去和抬下来,方便腿脚不方便的人上下楼,所以市面上有许多厂商来时生产这种装置,但是这些楼梯担架大多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占用空间,随意倾倒放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其能够使楼梯担架固定放置在其上,能够防止楼梯担架倾倒,也能够节约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与便利性,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卡钩、拉簧、支架、转轴、固定板、底板、第一挡块、第一轮子卡块、第二挡块、第二轮子卡块、第一凹槽、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卡钩、横梁、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第二凹槽、凸起,第一卡钩通过一个转轴、一个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通过另一个转轴、另一个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一卡钩的一端、第二卡钩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之间都通过一个拉簧连接,固定板、加强板都与支架固定,底板与支架的底端固定,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第一挡块固定于第一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二挡块固定于第二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都设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都与横梁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加强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第一卡钩、第二卡钩都设有一个第二凹槽,两个凸起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上、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上,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根立柱和一根弯曲管,两根立柱分别与弯曲管的两端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有折边。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拉簧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与一个楼梯担架的后驱动轮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后驱动轮上设有刹车片。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与一个楼梯担架的横管的直径相等。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使楼梯担架固定放置在其上,能够防止楼梯担架倾倒,也能够节约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与便利性,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钩1、拉簧2、支架3、转轴4、固定板5、底板6、第一挡块7、第一轮子卡块8、第二挡块10、第二轮子卡块11、第一凹槽12、加强板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二卡钩16、横梁17、第一螺丝孔18、第二螺丝孔19、第二凹槽20、凸起21,第一卡钩1通过一个转轴4、一个凸起21与第一支撑板14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16通过另一个转轴4、另一个凸起21与第二支撑板15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一卡钩1的一端、第二卡钩16的一端与固定板5的顶端之间都通过一个拉簧2连接,固定板5、加强板13都与支架3固定,底板6与支架3的底端固定,第一轮子卡块8、第二轮子卡块11分别固定在底板6的两侧,第一挡块7固定于第一轮子卡块8的一侧,第二挡块10固定于第二轮子卡块11的一侧,第一轮子卡块8、第二轮子卡块11都设有一个第一凹槽12,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都与横梁17固定,横梁17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的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板5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18,加强板13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19,第一卡钩1、第二卡钩16都设有一个第二凹槽20,两个凸起21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4的顶端上、第二支撑板15的顶端上,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支架3包括两根立柱和一根弯曲管,两根立柱分别与弯曲管的两端固定,弯曲管上方便安装第一卡钩等元件。支架3上设有把手,这样方便搬运。固定板的底端设有折边22,提高固定板的强度。固定板上设有拉簧孔9,方便安装和固定拉簧的一端。第一卡钩1和第二卡钩16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板23连接,实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同时动作,保持一致性。第一凹槽的直径与一个楼梯担架的后驱动轮24的直径相等,这样方便卡住楼梯担架的后轮,防止楼梯担架的后轮随意移动。后驱动轮上设有刹车片,这样能够稳定后驱动轮。第二凹槽20的直径与一个楼梯担架的横管25的直径相等,这样方便卡住楼梯担架,防止楼梯担架转动。本技术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楼梯担架不用的时候,将楼梯担架的后驱动轮卡在第一凹槽内,楼梯担架的横管卡在第二凹槽内,这样将当楼梯担架的上下两端都卡住了,从而防止楼梯担架随意移动和倾倒,也能够节约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与便利性。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拉簧可以调整第一卡钩的位置、第二卡钩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二凹槽的位置,方便与楼梯担架的横管卡住。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第一卡钩通过一个转轴、一个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通过另一个转轴、另一个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这样方便连接和转动第一卡钩、第二卡钩。固定板用于固定拉簧的一端,固定板通过第一螺丝孔、加强板通过第二螺丝孔与多个螺丝配合,可以将本技术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固定在墙面上,使本技术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不会发生移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横梁用于配合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用于定位楼梯担架的后驱动轮,方便第一凹槽卡住楼梯担架的后驱动轮。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使楼梯担架固定放置在其上,能够防止楼梯担架倾倒,也能够节约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与便利性,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卡钩、拉簧、支架、转轴、固定板、底板、第一挡块、第一轮子卡块、第二挡块、第二轮子卡块、第一凹槽、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卡钩、横梁、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第二凹槽、凸起,第一卡钩通过一个转轴、一个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通过另一个转轴、另一个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一卡钩的一端、第二卡钩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之间都通过一个拉簧连接,固定板、加强板都与支架固定,底板与支架的底端固定,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第一挡块固定于第一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二挡块固定于第二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都设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都与横梁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加强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第一卡钩、第二卡钩都设有一个第二凹槽,两个凸起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上、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上,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楼梯担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卡钩、拉簧、支架、转轴、固定板、底板、第一挡块、第一轮子卡块、第二挡块、第二轮子卡块、第一凹槽、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卡钩、横梁、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第二凹槽、凸起,第一卡钩通过一个转轴、一个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卡钩通过另一个转轴、另一个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第一卡钩的一端、第二卡钩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之间都通过一个拉簧连接,固定板、加强板都与支架固定,底板与支架的底端固定,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第一挡块固定于第一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二挡块固定于第二轮子卡块的一侧,第一轮子卡块、第二轮子卡块都设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都与横梁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加强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第一卡钩、第二卡钩都设有一个第二凹槽,两个凸起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上、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上,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同德马二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合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