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53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其配置于拉出框内;断路器主体,其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以及挡板机构,其具有供断路器主体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512a、512b),在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多个开口(512a、512b)堵塞。终端装置具有绝缘基座(21),该绝缘基座(21)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它们对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23-2)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215),其包含与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2151、2152、2153、21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出型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对端子装置进行配置的拉出框内能够拉出地收纳断路器主体的拉出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有挡板机构的拉出型断路器。挡板机构为了防止下述情况而具有将拉出框侧导体覆盖的功能,即,在从拉出框将断路器主体拉出时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被拉开的拉出框侧导体从断路器主体侧看见而露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挡板机构,该挡板机构具有:固定挡板,其是具有能够供从断路器主体凸出的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开口的面板;以及可动挡板,其在断路器主体拉出时,通过驱动机构而移动至将固定挡板的开口覆盖的位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4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拉出型断路器通电时,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发热。但是,在具有挡板机构的上述现有的拉出型断路器中存在下述课题,即,在通电时,由于端子装置的断路器主体侧被覆盖,因此散热性被抑制。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对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拉出型断路器。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断路器主体和挡板机构。端子装置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配置于拉出框内。断路器主体具有在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挡板机构具有面板部和挡板部。面板部具有在断路器主体向拉出框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配置于端子装置和断路器主体之间。挡板部在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多个开口堵塞。端子装置具有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它们对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其包含与多个端子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对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图3是表示将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的情形的后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框侧导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绝缘基座的后视图。图7是沿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和挡板机构的关系的挡板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图9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面板部的外观斜视图。图10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挡板的外观斜视图。图11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滑块的外观斜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将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图15是沿图14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将滑块推出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安装有锁止部件的状态的图。图18是沿图14所示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图19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形成的通气路径进行说明的图。图20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形成的通气路径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此外,在包含图1及图2的附图中,为了使得说明容易理解,图示出包含Z轴、X轴和Y轴在内的3维的正交坐标系,该Z轴是铅垂朝上为正方向,该X轴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前方设为正方向,该Y轴将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左方向设为正方向。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断路器主体1,其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开闭;端子装置2,其与断路器主体1连接;以及拉出框3,其配置端子装置2且将断路器主体1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收纳。并且,拉出型断路器100如图2所示,具有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进行连结的拉出轨道4。通过该拉出轨道4,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此外,拉出型断路器100例如在未图示的封闭配电盘的框体内将断路器主体1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收纳。断路器主体1具有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公知的结构。断开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断开的动作,闭合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进行连接的动作。此外,断路器主体1也可以是进行单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结构。断路器主体1具有:框体10,其内置未图示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开闭机构及跳闸机构;以及向框体10的后方凸出的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12-1、12-2、12-3。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针对每相而设置。在图2中,断路器侧导体12-3处于无法视觉识别的位置,因此没有图示,但设置于断路器侧导体11-3的下方。此外,下面,有时没有将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1,没有将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2。在框体10的前表面部10a设置有未图示的操作按钮,通过对该操作按钮进行操作,从而以相为单位进行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动作及以相为单位进行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背离的断开动作。通过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连接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通电状态。另外,通过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背离,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断路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非通电状态。另外,在框体10内设置的跳闸机构具有下述功能,即,在过电流流过3相回路时,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自动地背离而将3相回路的电路断开。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固定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可动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1、12-1是形成R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2、12-2是形成S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3、12-3是形成T相的电路的导体。此外,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拉出框;/n端子装置,其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配置于所述拉出框内;/n断路器主体,其具有在收纳于所述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以及/n挡板机构,其具有面板部和挡板部,该面板部具有在所述断路器主体向所述拉出框内收纳时供所述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配置于所述端子装置和所述断路器主体之间,该挡板部在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开口堵塞,/n所述端子装置具有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它们对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其包含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拉出框;
端子装置,其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配置于所述拉出框内;
断路器主体,其具有在收纳于所述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以及
挡板机构,其具有面板部和挡板部,该面板部具有在所述断路器主体向所述拉出框内收纳时供所述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配置于所述端子装置和所述断路器主体之间,该挡板部在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开口堵塞,
所述端子装置具有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它们对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其包含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路径部具有将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之间进行连接的通气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部具有通气口,
所述通气路径部具有一端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通气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路径部从与所述断路器主体相对的区域中的没有与所述面板部相对的区域起,具有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的至少一个连通、且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坂谦一松田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